新癀片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外敷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45例疗效观察
2015-03-22张玉霞周秀敏朱丽杰武建兰
张玉霞 周秀敏 朱丽杰 武建兰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护理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滴注、推注,化疗药物对皮肤、皮下组织及血管内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容易发生化疗性静脉炎,轻者造成局部肿胀、疼痛,重者甚至引起组织坏死。2011-08—2013-08,我们应用新癀片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外敷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45例,并与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乳腺科住院女性患者,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均系行前臂浅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引发的化疗性静脉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年龄42~72岁,平均(54.32±11.35)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11例,腺癌12例,黏液腺癌6例。对照组45例,年龄43~71岁,平均(54.01±10.44)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例,非浸润性导管癌11例,腺癌12例,黏液腺癌7例。2组所用化疗药物:表柔比星或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21 d为1个周期,连用4~6个周期。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所制订的标准[1]。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先消毒静脉炎处皮肤,消毒范围大于静脉炎1 cm部位。将新癀片(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5020063)研成粉状后,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7)10 mg,用75%酒精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消毒敷料上,消毒敷料的大小应超过静脉炎患处2 cm,涂抹的药物厚度应不低于2 mm,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1.3.2 对照组 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的3层无菌纱布湿敷化疗性静脉炎患处,湿敷过程中保持50%硫酸镁纱布呈持续湿润状态,每日换药2次。
1.3.3 疗程组均治疗3 d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静脉炎症状(红、肿、热、痛)消失,静脉条索状红线或硬结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正常,可以顺利进行静脉输液;显效:静脉炎症状(红、肿、痛)消失,血管弹性有明显改善;有效:静脉炎症状(红、肿)消失,疼痛减轻,有轻微压痛,血管弹性无明显改善;无效:静脉炎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血管弹性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医务人员操作因素、患者自身因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药物因素。乳腺癌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为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紫杉醇等,这些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还可以对机体正常细胞的代谢产生影响。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程度和药物自身的药物浓度、药物毒性、药物酸碱度、药物渗透压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次,化疗药物可以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所有阶段,可以影响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进入机体后不但对静脉血管产生刺激作用,还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从而导致机体血管内皮损伤,同时因为药物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痉挛,导致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强,致使血液中液体成分和少量药液渗出,造成血管及周围组织损伤,引起浅表静脉局限性、迁徙性、无菌性炎症,导致化疗性静脉炎,致使输液浅静脉红肿、疼痛,甚至形成血管壁硬化和色素沉着。再次是医务人员多次进行静脉穿刺,对血管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使静脉萎缩变细;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时,穿刺进针不当或针头固定位置不合适,同样也可以引起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化疗性静脉炎等[2]。最后是由于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一般为6个周期,化疗周期长,且乳腺癌患者经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机体免疫力低下,对血管壁修复能力也较差,16.5%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术中清扫淋巴结,致使静脉回流缓慢,血液淤滞,乳腺癌患者输液可供选择的静脉只有健侧上肢,而且皮下脂肪厚,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特别容易发生化疗性静脉炎[2]。
针对以上情况,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6点:①化疗前首先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化疗药物的功效和副作用,以及输液过程中应如何配合治疗。自我感觉疼痛是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第一信号,要教会患者在感觉输液部位有疼痛感或烧灼感时,应立即关闭输液调节器,停止输液,然后再呼叫护士处理,这样能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外渗,从而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②在输注化疗药物前要叮嘱患者做好充分准备,把输液过程中需要的物品放在伸手即取的地方;告诉患者在输化疗药物时要尽量减少下床活动和输液肢体的活动,一定要注意保护好针头,防止衣物等碰撞、摩擦针头造成针头移位。③因为乳腺癌术后患侧肢体静脉回流差,所以忌用患侧肢体静脉输液。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时要做好计划,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选择外横径粗、直、弹性好、血流通畅、易于穿刺,并且容易固定的血管,切勿靠近肌腱、韧带和关节处,避免在有静脉窦部位穿刺,避免24 h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远端再次穿刺化疗。④穿刺时,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引路穿刺,穿刺成功后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几分钟,输液局部未出现疼痛、肿胀,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液体输入通畅后再输入化疗药物,防止直接穿刺失败,化疗药物外渗到组织造成化疗性静脉炎;化疗药物输完后,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冲管 10~20 min,然后拔除,减少输液器内残留的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⑤当日输完化疗药物后,医务人员要注意指导患者输液肢体多做活动,并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流动,减少化疗药物在血管的停留时间。⑥输入化疗药物时,尽量选择精密输液器,因为精密输液器可以截留化疗药物中的不溶性颗粒,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进而保护患者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能顺利完成[3]。山莨菪碱是我国特产茄科植物山莨菪碱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作用于机体能阻断乙酰胆碱、组胺、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的受体及抑制血栓素A,增加外周血中补体含量,起到改善微循环,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强抵抗力,控制炎症,促进愈合的作用[4]。
中医学认为,静脉炎的发生机制是毒结凝滞于血脉,使局部脉络气血通行不畅,治疗上应以清湿热、化瘀血、散结脉为主[5]。新癀片是中药组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是由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等数味中药组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胁痛、黄疸、无名肿毒等症[6]。方中肿节风清热祛风,活血散瘀;三七活血化瘀,消肿止痛[7];人工牛黄清热解毒[8]。因为新癀片皮肤吸收好,故采用新癀片外敷,可以消除化疗药对血管和皮肤的损伤,改善微循环,减轻患者疼痛和肿胀,缓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刺激。
50%硫酸镁是高渗溶液,湿敷后吸收至皮下,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扩张末梢毛细血管,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起到止痛作用。但是硫酸镁效力较低,并且对皮肤表面有一定刺激性,患者感觉不适,同时护士还需要频繁更换纱布,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
观察结果表明,新癀片联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满意,不但减轻了患者痛苦,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其方法经济实用,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取材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护理实践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0.
[2] 吕耕苏.湿润烧伤膏联合利多卡因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7):1468-1469.
[3] 宋梅,赵欣.冷敷结合护脉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30):2867-2868.
[4] 周取英,赖丽萍,骆菊英,等.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7):608-609.
[5] 黄琦,符维芝,杜娟.两种治疗方法对化疗性静脉炎疗效的比较[J].柳州医学,2009,22(1):61-62.
[6] 杜光,刘东.医院临床用药手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0.
[7] 李淑慧,李晓辉,楚延.三七总皂苷抗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0,31(9):676-678.
[8] 杨淑莉,王淑琳,唐淑美.新癀片糊剂辅助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3,28(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