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各国血压研究影响力评价和前沿进展

2015-03-22,,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肺动脉论文血压

,,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欧洲高血压患者的比例占总人群的30%-45%。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快速地增长,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1]。近些年,世界各国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科学探索,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准确了解世界血压研究进展,本课题组以SCI论文这一科研产出形式为数据源,对2004-2013年世界及中国血压研究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估,试图勾勒世界血压研究10年的整体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国和世界主要科学发达国家的研究实力分布及比较。同时采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展示10年间若干研究分支格局及演进历程,评述与展望若干重要前沿方向上的发展格局和机遇,为未来制定科学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学科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检索策略:(hypertension)OR(hypotension) OR (“blood pressure”)OR(“blood-pressure”),文献类型:(ARTICLE OR REVIEW OR PROCEEDINGS PAPER ) ,语种: (ENGLISH),时间跨度:2004-2013年。检索时间:2014年11月16日。经查重、筛选,排除与本课题无关文献,最终得到68 174篇相关文献。

1.2 方法

通过论文数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等多项指标,进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和国家间的横向比较,动态揭示2004-2013年间中国和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研究成绩和趋势。

将下载的相关数据全部录入CiteSpaceⅢ (版本号为3.9.R6) 进行聚类分析。首先,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所要研究的时间区间,设定时间跨度为1年;其次,设定阀值,选定路径搜索(pathfinder)算法;最后选定相应的网络节点。modularity大约在0.4-0.8时通常为符合要求的图谱。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学科影响力动态分析

2.1.1 产出规模

2004-2013年,血压研究领域共产出核心SCI论文68 174篇。10年间世界血压研究论文产出基本上保持在稳定的发展态势(图1),从5 881篇小幅增加到7 974篇,期间略有起伏。

图1 世界血压研究论文产出规模年度变化趋势

2004-2013年间,国家间产出规模差距较大,西方国家占绝对优势,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其中美国以绝对优势占据领先地位,在全球拥有33.0%的份额;亚洲国家中,以日本的产出规模最大,居世界第2;而中国的产出规模不足美国的1/6,排名世界第5(表1)。

美国年度发文量增长平稳,远超其他国家,已处于较高水平的平台期;日本、英国、意大利、德国也在波动中缓慢增长;中国在血压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产出规模明显快速增长,尤其是2013年的发文量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个国家(表1)。

表1 主要国家血压研究论文年度产出规模(TOP10) 篇数(份额/%)

表1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发文量迅速攀升,以2009年为分水岭,前后2个5年的产出规模差距较大。因此本文以2009年为界,比较前后2个5年间世界研究实力和脉络。纵向对比后发现, 多数国家后5年的产出规模较前5年小幅增长;美国发文量遥遥领先,2004-2013年始终都拥有1/3左右的世界产出份额;中国后5年发文量较前5年翻了一翻,2009-2013年中国的产出规模已跻身世界第二。

2.1.2 被引频次

通过国家间的横向对比(表2)发现,前后2个5年间美国的总被引频次和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均远超其他各国,是排名第二的英国的3倍以上,其次为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但美国篇均被引频次前后2个5年分别居世界第7和第8,说明美国血压研究论文产出大,但质量参差不齐。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国学科实力较强,影响力稳定。中国2004-2008年的总被引频次和去除自引的总被引频次均居第10位,2009-2013年发文量已跃居世界第2位的情况下,排名仍居第10位。原因可能是产出较少和论文质量相对不高。

表2 世界血压研究领域影响力纵横向比较(TOP10)

2.1.3 H指数

美国在篇均被引频次不高的情况下,H指数一直位居第1位。2004-2008年,美国H指数遥遥领先排名第2的英国,说明其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较多,盘踞本领域科研前沿阵地。第3-5名的国家依次是法国、德国、意大利。2009-2013年,美国H指数为93,英国为74,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缩小。中国在2009-2013年发文量跻身世界第二的情况下,H指数低于其他国家。

2.2 世界血压研究热点分支领域和前沿

为了更详细地显示研究脉络,用CiteSpace分别进行世界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的共被引分析,时间跨度选择1年,阈值设置为每年被引频次前70的文献,得到共被引网络聚类知识图谱(图2),结合软件列出的聚类关键词表和聚类文献进行人工判读,得到以下聚类。

图2 2004-2013年世界血压研究分支领域的共引网络时区视图

2004-2008年,世界血压研究热点聚成13大类,分别为聚类#0基于循证医学的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1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2 家庭血压测量、#3 高血压认知、#4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5大动脉僵硬、#6 饮食与高血压、#7左心室重量、#8代谢综合征相关的高血压、#9 基因变异、#10 青少年高血压、#11高血压胚胎起源、#12过氧化(图2)。

2009-2013年,世界血压研究热点聚成15大类,分别为聚类#0 肺动脉高压新治疗方法(可吸入伊洛前列素的长期治疗)、#1 联合用药方案、#2 国际血压计验证方案、#3 肾去交感神经、#4 肺动脉高压机制研究、#5 降压目标、#6 ACCORD研究、#7肺动脉高压诊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8系统性硬化相关的肺动脉高压、#9全基因组关联研究、#10高血压前期(人群调查)、#11青少年高血压、#12血压变异性、#13老年高血压和女性高血压、#14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图2)。

2004-2013年中国血压研究分成了18个聚类,分别为聚类 #0线粒体tRNA突变与中国人高血压相关性、#1 肺动脉高压的机制和治疗、#2家庭血压测量、#3微量营养素与高血压、#4晨峰血压的预后、#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的治疗潜力、#6抗癌药物的致高血压效应、#7脂蛋白脂酶基因与中国高血压表型相关性、#8压力反射敏感度与靶器官损伤、#9高血压易感基因、#10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11基因多态性影响贝那普利的治疗效应、#12中药方剂治疗高血压、#13青少年高血压等(图3)。

图3 2004-2013年中国血压研究分支领域的共引网络时区视图

3 讨论

3.1 美欧引领血压研究发展,中国与之差距亟待缩小

201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高血压全球概要》,阐述了21世纪初期,高血压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所有成员国制定和落实政策以减少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和残疾。尽管医学上对高血压这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入,治疗也较成熟,但纵观全球,各国仍不遗余力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科学探索,包括科学、立体的高血压防治体系的优化,高血压治疗措施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基础机制的深入挖掘和新治疗方式的探索等。

2004-2013年间世界血压研究论文产出增长平稳,期间略有起伏,基本上保持在稳定的发展态势。欧美国家的论文产出占世界份额较大,美国的论文产出规模以绝对优势占据领先地位。从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研究实力强且稳定,引领学科的发展。

10年间中国高血压领域论文的产出规模快速增长,到后5年已跻身世界第二,但H指数不到美国的1/2,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也较低。这说明在目前科研评价体制的激励下,中国近年在血压研究方面投入和产出数量快速增长,但论文影响力仍有待提高。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血压研究领域原创性成果方面的差距亟待缩小。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2年更是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其中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就高达5600.1亿元。然而,与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和不断扩充的科研队伍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2]。虽然国内各医院、医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均积极开展研究,但缺乏具有引领性和突破性的成果,无论是在研究的原创性、系统性还是在成果的指南应用方面水平皆有待提升。

中国人口基数大且高血压发病率高,高血压患者是一个庞大的人群,且多为终身治疗。目前,欧美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大多是基于西方人群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否适合中国人群仍不得而知。在学习、接纳这些指南的精髓之处时,更应该多进行一些以中国人为目标人群的研究,积极开展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指南的制定。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成本效益比最佳的诊治策略也将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3]。

3.2 宏观与微观视角下热点涌现,中国在研项目可望新突破

2004-2013年世界血压研究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深入细化,体现在为微观的基因、分子研究更加细化,宏观的血压人群调查、血压控制大数据化。各分支领域布局合理,研究前沿涌现。

前后2个5年的研究领域在交叉的基础上有递进。肺动脉高压、青少年血压是贯穿10年的关注热点,基于循证医学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以及联合用药方案的优化探索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自2003年ESH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概念以来,基于该人群的调查研究和治疗争议也备受关注[4]。自2009 年Symplicity HTN-1 研究发表以来,经皮导管射频消融肾去交感神经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领域最引人注目,各国迅速开展此项技术,到2014年发布Symplicity HTN-2和-3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又将该技术推向争议的风口浪尖[5-9]。由于“白大褂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的存在,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的地位备受重视。英国NICE2011指南历史性地推荐将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用于高血压诊断,提出“如果诊室血压≥140/90 mmHg,须行动态血压监测以确定高血压诊断”[10],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欧洲国家、日本等学者组织了多项关于动态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的研究,其结果显示血压水平与预后明确相关,但由于一些衍生指标可重复性差,尚缺乏针对诊室外血压干预并以预后指标为研究目标的大规模临床试验[11-13]。《2013年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强调,诊室血压测量仍是高血压筛查、诊断及管理的“金标准”[14],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尚无法取代诊室血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地位。此外,高血压胚胎起源学说、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也是关注热点。

肺动脉高压也是中国较关注的研究领域。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肺动脉高压研究多侧重于基础研究,例如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的细胞和动物研究等,而其他国家则以大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较多。此外,中国在家庭血压测量、青少年高血压、易感基因研究等热点方向上均有布局。基于中国人群的原发性高血压母系遗传的标志和特点研究、中药方剂治疗高血压是中国血压研究特色,高血压的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走在世界前沿。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日本全球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美国杜兰大学等6个国家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多个东亚地区人群特异性的高血压易感基因[15],有助于未来研发更适合东方人的治疗药物。随着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还可通过基因筛选来选择最适疗法。

2007年以来我国高血压领域启动并开展一系列重大研究,如“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CHIEF)”、中国人血压正常高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CHINOM)、卒中患者最佳血压控制目标研究(SHOT)等。相信这些研究结果将会确立我国在国际心血管病临床试验中的地位,填补我国甚至世界临床指南的空白,从而为我国临床实践和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宝贵和急需的循证医学证据。

本文对2004-2013年全球血压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旨在激发我国血压研究人员的科研动力,为加强学科建设、制定科研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今后,本课题组将针对血压研究分支领域发展脉络进行进一步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肺动脉论文血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