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40例

2015-03-22张迎庆

中国药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腮腺炎流行性口服液

张迎庆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11)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40例

张迎庆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11)

目的 观察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退热、支持疗法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退热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并发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为(2.3±1.5)d、腮腺消肿时间为(1.8±1.2)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2±1.7)d和(2.7± 1.6)d(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与对照组的5.00%相当(P>0.05)。结论 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治愈率高,且可缩短病程,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蒲地蓝口服液;流行性腮腺炎;抗感颗粒;疗效;安全性

流行性腮腺炎是小儿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2岁以上小儿,冬、春季流行,传染性强,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胀,可发生脑炎、胰腺炎、睾丸炎、耳聋等并发症[1],临床一般给予对症和支持疗法,如退热、局部外用药物消肿等。近年的研究发现,中药对流行性腮腺炎有较好疗效[2-4]。笔者观察了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8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已发生胰腺炎、脑炎、睾丸炎和耳聋等并发症;化脓性腮腺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腮腺肿大;不能耐受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发热不低于38.5℃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10 mg/kg口服,每6 h 1次,并适当补充电解质;发热低于38.5℃的用湿毛巾擦拭腋窝、额头等物理降温,嘱多饮水;腮腺肿胀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观察组加用蒲地蓝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95,规格为每支10 mL),每次5~10 mL,每日3次;联合抗感颗粒(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23030,规格为每袋5 g),每次2.5~5 g,每日3次,温水冲服。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并发症则给予对症治疗。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n=40)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s,n=40)

组别 腮腺肿大(例) 发热(℃)性别(例) 年龄(病程(±s,岁)±s,d)男女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值26 27 0.06 0.81 14 13 6.2±3.3 6.8±2.8 0.87 0.48 1.1±0.8 0.9±1.0 0.98 0.37单侧29 26 0.52 0.47双侧11 14≥38.5 18 20 0.20 0.65<38.5 22 20

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退热时间、腮腺消肿时间、并发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效:用药2~3 d体温降至正常,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用药2~3 d后,患者体温明显下降,肿胀好转或肿胀存在,但疼痛明显缓解;无效:用药3 d以上患者仍发热,肿胀、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变。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和表3。治疗期间,对照组共发生2例(5.00%)药品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3例(7.50%)药品不良反应,均为胃肠道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6.27,*P<0.01。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及并发症情况比较(n=40)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通过唾液飞沫传播,所有人群均为易感人群,最常累及的部位为唾液腺,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如胰腺、睾丸等。目前,腮腺炎的治疗除卧床休息外,以对症治疗为主,抗病毒治疗可能使患者受益[6-8],但抗病毒药物一般不良反应较多,而相关研究缺乏安全性数据。

中医称流行性腮腺炎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和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疾病,中医诊治主要辨别轻证重证,以清热解毒散结治疗为主。对于邪犯少阳、温毒在表者,常表现为轻微发热、恶寒,一般给予金银花清热解毒,配伍板蓝根专解温毒,赤芍疏肝散结;温毒入里,热毒壅盛,症见高热不退,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应清热解毒,辅以消肿散结药物[9]。

蒲地蓝口服液是从蒲公英、地丁、板蓝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口服液,4药均以清热解毒为主。抗感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赤芍、绵马贯众,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散结。2种药物联用既能治疗热毒炽盛引起的高热不退,也能消邪毒内传致局部漫肿,符合中医辨证治疗腮腺炎的原则。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蒲地蓝口服液中的黄芩苷、绿原酸、腺苷等[10-11]和抗感染颗粒所含的芍药苷[12]均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均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13-17]。由于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儿童,一般的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多为注射给药,与之相比,上述2种中药服用方便,剂量易于控制,均为口服给药,且低毒,利于低龄患儿使用,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蒲地蓝口服液联合抗感颗粒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可缩短病程,缓解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1]张 磊.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的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2]王宗喜,朱慧娟,文九芳.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7):647-649.

[3]王超群.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3,14(1):37-38.

[4]张海玲.炎琥宁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3,56(6):58-59.

[5]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5-757.

[6]曾焕文,董玲英,陆 燕.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12,21(9):95-96.

[7]赵色玲,陈世伟,刘 火昆,等.阿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30-31.

[8]胡卫强,王军伟,王华伟,等.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7(9):130-131.

[9]徐海元,樊凤花.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8例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3,31(8):566-567.

[10]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46-347.

[11]卢海波,陈路佳,沙 皖,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3,22(15):24-27.

[12]Zhang XP,Tian H,Cheng QH.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pharmacological study on baicalin[J].Chin Pharmacol Bull,2003,19(1):1 212-1 215.

[13]Zhang XP,LiZF,LiuXG.Reviewinpharmacologicalstudy ofbaicalein[J]. Chin Pharmacol Bull,2001,17(6):711-713.

[14]邹 亮.复方抗感颗粒的药学部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

[15]周洁晨.清解抗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证Ⅱ期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16]陈玲玲,李春华,陈宝川,等.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流行性腮腺炎2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3-94.

[17]丁 樱,闫永彬,张 霞,等.不同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12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3):384.

(收稿日期:2014-06-14)

R285.6;R286

A

1006-4931(2015)02-0088-02

2014-06-14)

猜你喜欢

腮腺炎流行性口服液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