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37例

2015-03-22杨英

中国药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左室心肌

杨英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 张家口 075800)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37例

杨英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北 张家口 075800)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LVH)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并LV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加服血府逐瘀汤并随症加味,每日1剂,连服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及左室心肌厚度。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78.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8,P=0.349)。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不同程度减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疗效独特,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预防左室重构较西医治疗表现出较大优势。

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血府逐瘀汤;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之一,左室心肌肥厚(LVH)是高血压中期心室重构的表现形式,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比例达30%~50%[1]。随着病情的进展,左室泵血功能和顺应性逐步降低,最终发展成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增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概率。近年来,中医中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效果显著,笔者采用传统组方血府逐瘀汤并随症加味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对左室重构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纳入标准:年龄不小于60岁;符合中西医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中医辨证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确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不小于12 mm。排除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瓣膜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脑卒中;服药依从性差及对研究药物过敏者。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主症为眩晕、头痛,腰膝酸软,面红耳赤,脉弦滑、弦涩或细涩,次症为口干、耳鸣、失眠、舌质红或紫暗、苔白腻或少苔,有4项主症或3项主症伴1项次症即可诊断。70例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61~83岁,平均(68.4±5.8)岁;病程3~15年,平均(7.8±2.3)年;高血压分级Ⅰ级和Ⅱ级各35例。本治疗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倡导低钠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在此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联合治疗。马来酸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567,规格为每片10 mg)10 mg,口服,每日1次;硝苯地平缓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50,规格为每片20 mg)20 mg,口服,每日2次。观察组加服血府逐瘀汤(组方为桃仁10 g,红花、当归、川芎、赤芍各9 g,生地、牛膝各15 g,枳壳、柴胡、半夏、葛根、鸡内金各12 g,甘草6 g),随证加味,痰湿重加陈皮、茯苓、白术,痰浊重加石菖蒲、胆南星,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气短乏力明显者加黄芪,失眠者加夜交藤、合欢皮、远志;每日1剂,1剂2煎,混合至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左心室厚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美国HP 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美国Marquette公司),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心肌质量(LVM)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4]。LVM(g)=[0.8×1.04(LVDd+PWT+LVST)3-LVDd3+0.6,LVMI(g/m2)=LVM(g)/体表面积(m2),体表面积(m2)=[0.006 1×身高(cm)+0.012 8×体重(kg)]-0.152 9。

临床疗效判定:显效,舒张压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19 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4。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眩晕、头痛症状不同程度减轻,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mmHg)

组别 收缩压舒张压t值治疗后128.5±8.6 135.7±8.8 3.458<0.01 P t值P观察组(n=37)对照组(n=33)18.614 13.646<0.01<0.01 9.273 6.109<0.01<0.01 t值 P值治疗前168.4±9.8 165.6±9.0 1.240 0.219治疗前98.6±7.2 98.2±6.9 0.237 0.813治疗后84.6±5.7 89.2±4.9 3.599<0.01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指标观察组(n=37)对照组(n=33)P值t值t值P值LVDd(mm)IVST(mm)PWT(mm)LVMI(g/m2)治疗前52.1±4.5 13.7±1.5 12.7±1.7 143.3±7.4治疗后50.0±4.0 13.0±1.6 11.3±1.5*136.5±5.7*2.122 1.941 3.756 4.428 0.037 0.056<0.01<0.01治疗前52.4±4.4 13.6±1.6 12.5±1.6 141.7±6.9治疗后51.7±3.7 13.2±1.6 12.1±1.5 139.3±5.8 0.699 1.016 1.048 1.530 0.487 0.313 0.299 0.131

表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LVH会增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LVH是高血压的一种独立而严重的并发症,用以对抗增高的压力负荷以维护正常的泵血功能。其组织学改变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间质纤维化及血管重构,严重影响心脏舒张功能。因此,减轻和逆转LVH已成为当前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目标。

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和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临床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马来酸依那普利是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扩张小动脉,降低血压;同时可降低血管中扩血管物质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的水解,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与水钠潴留[5]。硝苯地平可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Ca2+经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进入细胞内,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发挥降压作用。联用上述2种药物,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但单纯的扩血管治疗并未对LVH产生明显效果。

高血压属中医“头痛”“心悸”“肝风”等范畴,多系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阳上亢,气血失运,气滞血瘀,痰湿壅盛而发病,以阳亢阴虚、瘀血阻络为主。血瘀会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和凝血、纤溶功能失调,使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状态,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而上述病理性变化又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6]。瘀血阻塞脉道,血黏度和血管阻力增加,心室发生代偿,心肌细胞变肥大,纤维组织增生而致LVH。近年来,活血逐瘀法降低全血黏度与红细胞聚集的效果已得到证实[7]。郭伟聪等[8]通过化瘀浊益肝肾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治疗组治疗12周后血压值、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等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中应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LVH,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提高了7.70%;且观察组治疗后PWT及LVM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血府逐瘀汤在降血压、减轻和逆转LVH方面效果较明显。

血府逐瘀汤是传统中药名方,方中桃仁破血行滞、红花活血祛瘀、川芎活血行气,3者共为君药;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生地、当归养血和血,此3药共为臣药,辅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引血下行、活血通络,柴胡疏肝解郁、理气行滞,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决明子清肝明目、利水化瘀,枳壳破气行痰,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协调诸药,为使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桃仁中的苦杏仁苷,红花中的红花苷、红花油,川芎中的川芎嗪具有舒张血管、增加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调血脂的功效,可改善血液“浓、黏、凝、聚”状态。赤芍中芍药苷能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动脉、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阻力;当归中的阿魏酸有抗心肌缺血和扩张血管及调脂作用。生地中的有效成分具有强心、利尿、增加细胞免疫的功能;牛膝中的磷酸镁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改善机体微循环的作用;枳壳能改善心、肾、大脑的血流。在上述诸方中随证加味,如黄芪补气固表、利尿保肝,气短乏力者加之;陈皮、茯苓、白术燥湿化痰、利水渗湿,痰湿者加之,痰浊重者加味石菖蒲、胆南星活血去湿、清火化痰;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主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纵观诸方,共奏凉血清热、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之功效。程少冰等[9]的研究证实,服用血府逐瘀汤患者的血清可有效对抗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造成的内皮功能障碍,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武文辉等[10]和吉中强等[11]通过大鼠造模试验发现,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改善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和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减少心肌Ⅰ型、Ⅲ型胶原的形成,预防心肌纤维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加服血府逐瘀汤加味后,血压值及左室心肌质量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进一步佐证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阴虚阳亢、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疗效独特,从而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并左室心肌肥厚,预防左室重构较西医治疗优势更大。

[1]喻正科,陈志红,解发良.天丹降压颗粒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改善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1):50-5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8(13):13-1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6-368.

[4]邓珍华,张世新.高血压左室重构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1):59-63.

[5]陶晓剑.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3例[J].中国药业,2012,21(21):61-62.

[6]孙 静,李宝珍,李 英.论活血化瘀药物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63-64.

[7]周明龙,姚祖培.活血化瘀方药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09-210.

[8]郭伟聪,刘德桓,林惠琴,等.化瘀浊益肝肾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6,47(10):752-755.

[9]程少冰,周永红,陈利国.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血清致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71-973.

[10]武文辉,吉中强,纪文岩.新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 084-1 086.

[11]吉中强,武文辉,纪文岩.新血府逐瘀汤影响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385-387.

R285.6;R289.5

A

1006-4931(2015)02-0075-03

2014-07-28)

猜你喜欢

血府逐瘀汤左室心肌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Effect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hematopoietic homeostasis of LPS induced sepsis in mice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