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优秀班级团队建设之管理方法浅析
2015-03-21韦美英
韦美英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的好坏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每一个优秀的班级都有一个优秀、高效的团队,也离不开班级每一位成员的齐心协力。作为一名中职班级的班主任,笔者通过自己带班的亲身体验,从如何树立班主任形象、树立班级目标、制定班规、培养班团干部、开展班级活动、从细节教育、实施奖惩制这七方面进行阐述。对于中职优秀班级团队建设之班级管理办法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优秀班级 团队建设 班级管理办法 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a)-0173-02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团队合作建设通常会比较好,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比较强,班级的管理办法也有迹可循,笔者根据所带的班级(获得2014年度广西区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的心得体会,概括为以下几点。
(1)班主任良好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利于班主任树立威信,为管理工作铺平道路。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在中职学校有这么一句传言: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通过一个班学生的表现也大致可以了解该班班主任的为人处世、性格、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特色。因为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每天都在有意无意中发生对学生的影响。所以优秀班主任都知道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感染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让班级的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当然对一个班主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一个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的班集体,是班主任良好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的积极成果。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首先来自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班主任越注重自身形象的完美体现,越能对学生产生强大地吸引力,越发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这种感召力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学生在校的几年,很可能是终身性的。一般来说,崇高的学术形象和人格形象必须同时具备。 班主任基本上都有本班授课任务,给本班学生留下的首先就是学术形象。崇高的学术形象就是班主任以自身丰富的学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学习榜样和努力方向。它要求教师具有务实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富的专业学识、不懈的求知欲望等综合修养。班主任的学术形象越完美,越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尊重、喜欢和敬仰,越能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从此层面来说,先把课上好,然后才能把班里学生教育好、管理好。实际上,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一般都会同时具有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管理理念,学生会由衷地信任、尊重、喜欢和敬仰这样的班主任兼老师。而一个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形象是指班主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修养,体现在班主任平日里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中,处于好奇和喜欢模仿年纪的中职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班主任努力管理班级,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的上进心和不轻易放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民主形象,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洗礼,这样具有感召力的影响是直观的、有益的。良好的性格和风度也是班主任的人格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的说,班主任的人格形象比学术形象对学生更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无法在短期内与班主任并驾齐驱,但是在性格修养和为人处世的风度上是可以努力向班主任靠拢的。班主任每天都接触、处理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和学生探讨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自然会感受、吸收班主任良好的性格和风度的精华。一般而言,学生都有着很强的“向师性”,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 有着良好的德才学识和情感人格的班主任会带给自己的学生眼见为实、生动和长久的影响。这也利于班主任树立威信,为管理工作铺平道路。
(2)班级应该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超越自我,争创辉煌”是张贴在我班前面黑板上方的目标用语。也是我班同学共同追求的班级目标。目的就是激励班上同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为班级的团队和谐、集体荣誉发光发热!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班的目标为优秀班集体或者和谐的班集体或者是努力向上的班集体。现在的中国人就是精神太空虚,没有精神支柱,很无聊,行动找不到正确方向。回到中专的班级管理问题上来,一个富有激情的积极向上的目标可以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给全班学生一个为班级自豪、努力的精神动力,即使是从不开口的内向学生,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班都是很有感情的,有了具体可行的目标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班级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行动力,也可以把全班同学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为班级而奋斗,为班级荣誉而自豪。
(3)制定适合本班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平等民主,贯穿始终:管理班级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有相应的适合本班的规章制度,但是注意和学生说好规则,可以允许犯错三次,三次以后就按制度执行!班主任一定要言出必行,在处理犯错的学生前反复宣讲纪律和规则,让全班同学都知道每个人都不能搞特殊化。曾经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没有正当理由向我请假在宿舍睡觉,而且保证安全绝不出问题,但是我坚决不许。我对他说的道理是:你做初一,很多人就会跟着做到十五,班规面前人人平等。他有了第一次破例,其他同学以后也会不断突破班主任的防线的。班主任的很多原则也无法贯穿始终!实际上失去的是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尊重。而一个纪律松散的班级的结局一般就是好学生呆不下去,坏学生也不想呆。其实一个班只要把那些比较懒散的所谓“坏学生”拉回严格管理、平等民主的正轨上来,其它的管理工作也会水到渠成,班主任也不会劳心劳力而不得善终。
(4)有一支团结有力的班团干队伍。班主任再能干也做不完所有的事,而且也不必做完所有的事,这时必须有好助手:一支团结有力的班团干队伍,这些人要有奉献精神,不斤斤计较,本身学习、表现、素质比较好,能起榜样作用,最好是自愿做班团干,做起事来才会任劳任怨。我班的班团干都是自己自愿申请做的,凡是不愿做的、自己表现不行的,我不会让这样的班团干留下来。我班的班团干不但在各方面以身作则,表现无可非议,还积极代表班级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为我班获得先进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我班的美女班长唐静同学一个人就获得了2013年度广西“刘三姐”、2014年度自治区三好学生、自治区第十届“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赛项三等奖、桂林市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桂林市英语书法比赛一等奖、学校演讲比赛二等奖等众多的荣誉称号。正因为有了诸多班团干的正面影响,其他同学也争先恐后地努力地参加各种比赛,班级才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和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班风。
(5)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缓解内部矛盾,转移紧张关系,形成团结氛围,努力实现人人有责,人人有成功感:
1 203班学生在校的四个学期我在班内组织了17个活动(不包括学校组织的活动),活动的组织一开始是我想出来逼他们参加的,后来发展到他们自觉自愿地去筹划、组织和执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既可以解决中职生空余时间过多,经常无所事事、想东想西的棘手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策划、讨论、参与、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在活动中缓解平时看得见看不见的紧张关系,更能给他们的中专生活留下美好回忆。大部分的活动,从活动后的及时反馈和正规的调查问卷来看还是挺有效果的,因为同学们开心地、认真地参加,受益颇多。平时天天坐在一起上课上了两年,没有一些活动作为催化剂,同学之间的熟悉程度倒是不如活动来得直接。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自然就增强了同学间的了解、对班级的感情和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培养了中职生的比较缺乏的成功感,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走向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6)从细节着眼实施教育,从实际要求学生发展。例如:我对学生的出勤抓得很严,绝对不允许学生迟到、早退、旷课,任何人出现上述情况,我一定会“追根问底”,而且教育得不厌其烦,时间花得也不少。因为我认为:一个学生天天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也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偷懒做其它事了,无形间消除了很多安全隐患。因为学生从小学或者初中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习惯是很难短时间内改的,而且关于如何改正迟到、早退、旷课的不良习惯,班主任还必须手把手地教方法,只能要求他们做他们能够做到的事情。从小处着眼实施教育要求班主任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而且一定要做得比学生更好。所以我班的学生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是不是为了学校流动红旗的评比都养成了不迟到、不早退和不旷课的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对于中职生,提出的要求必须符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没有必要提出一些他们无法做到,班主任又伤身伤神的要求。把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而且小事做好了,再做一些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了!
(7)适当的奖惩制度。每个班的所谓“好学生”和“坏学生”总是存在的,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必须有一定的奖惩制度。我的总体原则是有获奖必进行物质奖励。学生看重的不是那份小礼物,而是班主任的心意和班级同学的认可和小小的成就感。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班各10位男生和10位女生代表学生去参加桂林市中职生的体能测试,因为他们努力训练,认真比赛,没有给1 203班丢脸,我也进行了小小的奖励。对于犯错的学生,我采用的是“心罚”!让他了解自己犯的错误对自己对他人对班级的影响,最后帮他找出改正的对策。对于叛逆的中职生而言,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处罚和处分都是“适得其反”的。
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全能的,班主任也不是万能的,用好用对了适合班主任适合班级特色的管理方法可以发挥班级团队无穷的的力量。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成功的团队,各位同学学会尊重、欣赏、信任对方,加强互相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增强团结合作,和睦相处,奉献出每一个人的努力、激情与行动,快乐地生活、学习,既能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走上社会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团队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创建出一个优秀的团队,形成“共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王福玲,刘明玉.谈班主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班主任,2004(2):36-37.
[2] 熊川武.教育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张秀芳.用情商“管人”[J].中外管理,200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