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5-03-21梁颂游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汀组艾司西帕罗西

梁颂游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 (中山 528400)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梁颂游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60例)及帕罗西汀组(6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 周末分别用SCL -90,Y-BOCS以及 TESS进行评分,对比两组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 SCL -90、Y-BOCS评分明显下降(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 SCL -90 、Y-BOCS评分在治疗 4 周及治疗 8周时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67% ( 7/60) ,帕罗西汀组为 23.33% ( 14/60) ,差别有显著性(χ2=0.45,P<0.05),两组间TESS 评分在治疗 4 周及治疗 8周时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两者相比,前者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终身发病率大约在 1% ~3%[1],其主要症状以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近年来 5 -羟色胺( 5 -HT) 再摄取抑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2],因其能有效的改善抑郁、强迫症状而获得患者及医生的好评,为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的效果及安全性,笔者选取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75例,女45例,年龄 18 ~39岁,平均年龄27.38 ±2.32岁; 病程6 ~72个月,平均病程32.38 ±3.13月。诊断标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6(CCMD-3)[3]。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器质性疾病、酗酒或药物依赖及人格障碍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60例)及帕罗西汀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入组治疗前服用药物者需停药2 周,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系统治疗,初始剂量为 5 mg/d,根据病情 1 周内逐渐加量增至 10 ~20 mg/d;帕罗西汀组采用帕罗西汀系统治疗,初始剂量为20mg/d,1周内逐渐剂量增至40~60mg/d。疗程均为 8 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 周末分别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 Y-BOCS) 以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4]。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为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 SCL -90 评分比较 见表1。

2 两组Y-BOCS评分比较 见表2。

3 安全性评价 见表3。

讨 论

强迫症的发病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一定关系,且是一种趋于慢性病程的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常合并多种其它精神疾病或症状,如抑郁、焦虑、抽动等[5],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相关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与脑脊液中 5 -羟吲哚醋酸( 5 -HIAA) 含量有关,即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 5 - HT) 功能低下有关[6]。

本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 SCL -90 评分、Y-BOCS明显下降,提示两种药品均具备改善患者强迫症症状的效果,而艾司西酞普兰组SCL -90评分 、Y-BOCS评分在治疗 4 周及治疗 8周时均低于帕罗西汀组,提示了前者的优越性。艾司西酞普兰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67% ( 7/60) ,帕罗西汀组为 23.33% ( 14/60) ,具有显著差异。两组间TESS 评分在治疗 4 周及治疗 8周时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为艾司西酞普兰对很多重要受体亲合力都很低,故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较少。

表1 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 SCL -90 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 4周后两组间比较, ▲P<0.05 ;治疗 8 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

表2 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 ▲P<0.05 ;◇表示治疗 8 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

表3 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TESS 评分比较

注:治疗 4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 ;治疗 8 周后两组间比较,▲P<0.05

终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两者相比,前者具备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1] 符惠群,郭 敏,彭小兰,等.儿童强迫症、抑郁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的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5):2932-2934.

[2] 王天昊,樊双义,闫 洁,等.5-羟色胺在觉醒肽(Orexin-A)促醒酒精性昏迷大鼠中的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652-654,664.

[3] 李雷俊,王相兰,魏钦令,等.不同病程强迫症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12):1529-1530.

[4] 徐 青.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2):58-59.

[5] 郑林科.大学生强迫症诊断及人格因素和应激源预测模型[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14-1716.

[6] 刘进文,张晓斌,周宏辉,等.复发性抑郁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9): 29-31.

(收稿:2014-11-23)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批科技计划项目(20132A120)

强迫症性人格障碍/药物疗法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R749.9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4.049

猜你喜欢

汀组艾司西帕罗西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