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

2015-03-21刘胜湘

关键词:非传统东南安全观

刘胜湘 张 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

刘胜湘 张 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中国安全环境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提供了思想依据,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基于近来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出现的安全困境和中国东南周边现有多边安全机制的缺陷,总体安全观要求我们重塑中国东南周边安全体系,要求注重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交织发展、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相融合及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相统一。为了谋求一个稳定与安全的中国东南周边,可考虑分步骤实现如下建议:制定和出台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统筹考虑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将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结合起来、建立和加强共同安全机制,做到自我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间的协调与统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中国东南周边; 东盟; 多边安全机制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他认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①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中国安全环境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构建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中国周边安全战略提供了思想依据,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方向。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总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②总体安全观要求我们重塑中国国家安全体系和中国周边安全体系。

东盟在中国东南周边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贸易等问题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中国东南周边的稳定与安全。这一地区的安全真空也给域外大国的干预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建立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对保持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及中国东南周边的稳定与安全极其重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需要重新思考中国东南安全机制问题。笔者拟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的设想、中国东南周边现有多边安全机制的缺陷和建设中国东南周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议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的设想

总体国家安全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③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辩证统一的多层次的双面安全观。在中国东南周边地区,总体国家安全要求注重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交织发展,要求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相融合及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相统一。

(一)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相交织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国家要在国际社会立足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与发展问题。只有以发展求生存,国家才可能长治久安。同理,国家安全是为国家发展与生存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安全的丧失,必然使国家的发展成为泡影。强调发展机制和安全机制交织发展,不仅是国家自身的战略选择,也是使双方共赢的战略出路。发展与安全相互支撑,不可分离。

发展机制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发展经济的重要渠道。发展机制的特点是通过坦诚合作获得共赢。然而,发展机制给世界带来发展的同时,一些国家出现了安全困惑。这些困惑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上,财富增长出现严重失衡,一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或低增长。国际上一些大国和金融巨鳄利用弱小国家在经济体制上的漏洞不断剥夺这些国家的财富,出现了财产大规模转移,现有发展机制带来利益分配的不对等。在政治上,弱小国家的主权受到发展机制的严重挑战。由于一些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弱势,一些大国和强国往往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在经济与安全决策、人权等领域等对其进行蛮横干涉,弱小国家无法“当家做主”。在文化上,弱势一方的本土文化日益被侵蚀。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发展还夹杂着其他很多问题。在国际社会的发展合作过程中,弱势一方的本土文化被强势一方的文化所覆盖和碾压,出现严重的文化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发展机制是很多国家之间互相解决经济问题而建立的国际合作机制。由于各国发展的急切性,当初建立之初并没有认真考虑安全问题,也没有思考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结果随着发展机制的成长,发展机制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阻碍了各国之间的持续发展。

安全机制是基于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双边或多边机制,是为解决和缓解国家安全问题所建立的机制。在合作机制带来日益增多的安全问题的时候,安全机制成为发展机制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各方共赢,也有利于发展机制的持续。如金融安全机制可以缓解发展带来的金融危机。军事安全机制可以消除陆上和海上冲突,保证发展所需的交通要道的畅通无阻。情报安全机制可以互通相关情报和信息,有利于减少误解、误判,增加信任。应急安全机制可以解决紧急安全问题。其它还有电话沟通机制、半官方的论坛机制等也是增信释疑、提升安全感的安全机制,对发展机制的持续也有很大的益处。

安全机制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大国主导的安全机制会对机制内的小国和机制外国家构成威胁。另外,虽然各国声称建立安全机制的目的是和平,但由于其注重实力与军事,安全机制常常会导致安全困境。如果将安全机制注入发展机制将有利于国际社会向和平的方向发展。因此,单一的发展机制不能维护安全,单一的安全机制又忽视发展。安全机制可以弥补发展机制的不足,发展机制可以纠正安全机制的缺点。只有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交织发展才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安全机制是发展机制保证,发展机制是安全机制的目的,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应分割。当今世界,单纯的发展机制不能解决安全困境,单一的安全机制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相互补充。

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在中国东南周边地区需要加强发展机制和安全机制的共同发展与交织发展,既要强调发展机制,又要强调安全机制,还要强调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间的沟通、渗透与交织发展。

(二)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相融合

传统安全涵盖国家军事、主权和政权等领域范围,长期占据安全领域的主导地位。国家安全也主要限于军事、政治领域。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提升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强弱密切相关。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冲突与战争是国际社会的本质。国家要维持生存和安全,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要解决冲突与战争问题需要建立以武力为基础的传统安全机制。传统安全机制是基于避免战争、缓解冲突等而建立的集体安全机制。二战结束以后,联合国等传统安全机制得以迅速发展,至今仍然是国际冲突治理的主要机制。传统安全机制强调军事实力,通过集体安全解决国际冲突问题,并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传统安全机制解决的是传统安全问题。然而历史证明,仅靠传统安全机制不仅难以解决传统安全问题,国际社会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更是无法得到解决。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增加,传统安全机制捉襟见肘。非传统安全包含经济金融危机、生态恶化、信息网络、跨国犯罪、恐怖主义、非法移民、民族文化、种族和宗教冲突等问题。冷战结束以后,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相对上升,并得以迅速扩散,其影响逐渐扩大。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传统安全问题可能演化为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可能转化为传统安全问题,进而造成更加严重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干涉催生了“9·11”恐怖主义袭击,“9·11”恐怖主义又促使美国打击其认为的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恐怖主义行动,彼此相互转化。因此,国际社会既需要传统安全问题解决机制,也需要非传统安全问题解决机制,更需要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解决机制。

在中国东南周边地区,需要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设计出包含综合解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机制。

(三)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相统一

自身安全机制是国家依靠自身国力建立的防护外来威胁、排除外面危险,以解决自身安全问题的机制,是一国保护自身免于威胁的基本机制。在国际关系史上,注重自身安全的现实主义安全观一直占据各个国家外交战略的主导地位。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国家维护安全需要自助。国家间的关系为零和博弈关系,一国的军事力量及其增长为另一国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国家主要是靠加强自身国力,尤其是加强军事力量并建立自身安全机制来维护本国安全。

人来历史反复证明,只注重自身安全而忽视他国安全的自身安全机制不仅不能保护自身安全,反而因增强世界各国的对立面而使自身威胁增加。人类历史实际上是各类威胁不断增多和加深的历史。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联系不仅由于经济利益的日益紧密而加深,而且越来越多地面临诸多人类共同难题,如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生态、病毒入侵等,这些问题仅靠建立以自我保护为主的自身安全机制是无法得以解决的,自身安全与他国安全难以分割。唯有国家之间合作和协商的共同安全机制才能应对。

共同安全机制是注重彼此的相互安全和人类共同安全关切而建立的安全机制。如联合国属共同安全机制,已经从初期注重传统安全问题发展到今天注重综合安全问题的综合安全机制。其他还有注重贸易安全的世界贸易组织、注重金融与投资安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重世界经济安全的20国集团和注重公共卫生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等。只有共同安全机制,人类的安全与发展才能得到真正保护。

在中国东南周边,各国主要以自身安全机制维护安全,明显缺少共同安全机制。建立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一致的共同安全机制是适应本地区安全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东南周边现有多边安全机制的缺陷

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局势非常复杂,美国等国家的介入使局势更加复杂化。从总体国家安全观来看,现有的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一)中国东南周边安全观与安全机制的滞后

安全机制源于安全观念,有什么样安全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周边大致经历了三种安全观:传统安全观、发展安全观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东南周边相应出现了传统安全机制、多元安全机制和共同安全机制。

1949—1979年是传统安全观和传统安全机制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强调国家主权安全和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问题,国家重视军事力量和结盟手段实现国家安全目标。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机制基本是重视自身安全的传统安全机制。在这种安全机制的影响下,出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越南入侵柬埔寨,中国自卫反击战等。

1979—2009年是发展安全观和多元安全机制时期。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了符合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发展安全观。这成为中国东南周边的主导性安全观,发展经济成为中国、东南亚的主要目标。“武力向来不是解决争端的良策”④。为此,中国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指导思想,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方针。中国周边开始出现了以发展机制为核心的多元安全机制,包括中国—东盟贸易机制、对话与论坛机制、环境保护机制等。

2009—2039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共同安全机制时期。在世界经历2008—2009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打击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发展的相互依存和世界的整体性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开始提出适应新形势的、注重平衡自身安全和他国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在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基础上,突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中国东南周边将是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受惠者。中国东南周边将逐渐出现以共同安全机制为核心的,多元的综合安全机制。

然而今天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观念还很落后,其安全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安全局势变化的需要。一是一些相关国家的安全观念落后,主导性的安全观依然是国家自身安全观和发展安全观。这些国家以自身发展和自身安全为主要目标,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成为一些国家实现自身利益和片面国家安全的工具。这些国家一方面强调与中国、美国的经济依赖性,一方面强调传统安全与军事实力,幻想用武力解决问题,甚至邀请与域外国家干预和平衡,实施大国平衡战略,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相呼应,⑤甚至邀请日本巡逻南中国海地区,这明显阻碍了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机制建设。二是本地区没有形成相互统一的安全观。中国东南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受到多重力量的影响,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印度、东盟国家和中国等。这些国家的利益不同,安全局势有别,安全观各异。一些国家担忧中国的崛起,依然坚持“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背后是传统安全观、冷战安全观和自身安全观在起作用。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难以建立起注重发展与安全交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融合、自身安全与他国安全相统一的总体安全机制。无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还是中国—东盟环保保护合作中心还是分散的、割裂的安全机制,与总体安全机制还有很大的距离。

(二)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的脱节

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发展机制和安全机制脱节,这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中国东南周边的主要发展机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正式启动。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和东盟在经济上愈加相互需求,相互依赖。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资金,也有东盟需要的高铁、卫星等技术,东盟有大量丰富的热带资源。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可以加快双边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大大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正是基于双方的发展需求,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双边贸易发展迅猛。201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超过4800亿美元,大大超过中国对外整体贸易的增长,有力促进了彼此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并没有解决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问题,反而使其安全问题越加严重,如被媒体广泛炒作的南海争端问题。特别是越南、菲律宾等南海涉事国故意制造和夸大南海争端,加之美国有意介入这一争端,日本在在介入争端上跃跃欲试,南海争端问题更加复杂化。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ARF)是中国东南周边主要的官方安全机制。本论坛由东盟倡议创建,是目前亚太地区主要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东盟地区论坛采取的是非排他性的广泛合作形式,是一种无假想敌、非集团化、不针对任何一方的对话合作机制,强调平等协商、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方式。东盟地区论坛,尤其是“东盟10+1”、“东盟10+3”、“东盟10+6”是中国东南周边的主要安全机制,为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美国、俄罗斯等与东盟各国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其中“东盟10+1”是中国与东盟的双边与多边安全对话机制。这些机制既可以预防冲突的发生,也可以帮助解决地区冲突。

然而,东盟地区论坛主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1993年7月,第26届东盟外长会议特别安排了“非正式晚宴”,东盟6个成员国、7个对话伙伴国、3个观察员国和2个来宾国外长就下一年度会议非正式讨论地区安全问题达成一致。1994年曼谷东盟地区论坛首届外长会议就地区安全形势初步交换了意见。目前,东盟地区论坛会议讨论救灾、反恐与打击跨国犯罪、海上安全、防扩散与裁军等问题。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彼此之间经济合作加深,仅仅是单纯的安全机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东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1997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与稳定,南海主权争端又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因此,在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和发展机制不能隔离开来。中国—东盟安全机制需要和经济机制并行发展,发展机制中可以考虑增加安全机制,安全机制中也可以考虑增加发展机制。根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中国东南周边的发展既要重视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⑥。发展机制和安全机制既要考虑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之间的平衡,也要探索彼此之间关于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的对话机制和窗口。

(三)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的分离

中国东南周边的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基本是分离的。中国东南周边的传统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南海争端问题上,其解决方法主要是争端方的双边机制和东盟“10+1”多边机制。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解决南海争端指明了方向。《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

中国东南周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金融安全、跨国犯罪、公共安全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上。在金融安全方面,东盟和中国、日本、韩国的财政部长于2000年5月在泰国签署了《清迈协议》,协议包含有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多边和双边货币援助机制,以解决金融安全问题。在跨国毒品犯罪方面,东南亚的“金三角”地区是国际影响很大的制毒、贩毒和卖毒基地,已成为中国东南周边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困境。为了打击毒品跨国犯罪,2000年中国和东盟制定了《东盟和中国禁毒行动计划》,这是中国东南周边为了摆脱毒品困境而建立的非传统安全机制。2002年,中国与东盟发表《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2004年,双方签署《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和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展开合作。⑦在公共安全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还就预防全球性传染病“禽流感”、打击马六甲海盗和恐怖主义等方面有密切合作。

然而中国东南周边地区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在中国南海,由于海洋争端纠纷,不仅导致南海区域的冲突时常发生,也造成恐怖主义、海上走私、毒品犯罪滋生,这又严重影响了各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在重视传统安全的同时重视非传统安全。因此,在中国东南周边地区,既要重视海洋纠纷,又要重视公共安全问题。中国东南周边相关国家需要既建立传统安全机制来优先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也要同步建立非传统安全机制打击金融犯罪、反恐、反贩毒等。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甚至相互渗透,形成综合安全解决机制。近年来,“10+1”机制、“10+3”机制和“10+6”已从经济合作逐渐向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合作。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已经开始融合,这与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相一致的。

(四)共同安全机制的匮乏

共同安全机制的匮乏是中国东南周边机制的主要安全隐患。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东盟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关系的改善,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局势和安全状况开始发生变化。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后,其队伍逐渐壮大,各国之间的合作也逐渐增加。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与东盟的关系逐渐改善。1979年,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后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日益加深。然而,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关系并没有好转,反而因各方担忧中国的崛起而表现出不确定性。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里程碑。此次危机使中国东南周边地区的安全机制也逐渐建立起来。危机期间,中国在自身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对东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东盟因此认识到中国地位的不可或缺。东盟开始启动与中国新的合作层次,“10+1”、“10+3”、“10+6”合作机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形成的。在1997年举行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定了双边“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了打消东盟的疑虑,中国于2003年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各国的自身安全开始与东亚的整体安全结合起来。近10多年来,中国还成功打造一系列共同安全合作平台,包括2004年启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CHINA-ASEAN Exposition)、“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CHINA-ASEAN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Summit),2007年成立的“中国—东盟环保保护合作中心”(China-ASEA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Center),2008年拉开帷幕的“教育交流周”(China-ASEAN Education Cooperation),2009年成立的“中国—东盟中心”(ASEAN-CHINA CENTRE)等。

然而这些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东南周边的共同安全需要。中国东南周边的国家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还是基本割裂的,共同安全机制极度匮乏。共同安全机制的匮乏使中国东南周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是中国和东盟不能很好地应对本地区的共同安全威胁,真实的安全威胁容易被域外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所掩盖。二是使中国—东盟不能很好地通过共同安全机制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安全问题,使一般性的安全问题放大。三是容易给其他大国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制造猜疑,为它们介入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并分裂中国和东盟留下了机会。

虽然这种状况出现改善势头,各类共同安全机制越来越多,但总体来看,中国东南周边的共同安全机制还不能适应安全局势发展的现实需求,缺乏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衔接机制,更缺乏强而有力的共同安全机制。

三、关于建设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议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理念,对指导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同样有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看,谋求中国有一个稳定与安全的东南周边,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和出台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

中国东南周边是美国针对中国布局的“第一岛链”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国成为海洋大国的首要区域。中国要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首先需要成为海洋大国。因此,中国东南周边是中国崛起的关键地区。布局和长远思考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问题,制定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是谋划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的重要的一步。

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可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环境评估。战略环境评估包含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总体评估和中国东南周边安全的战略环境评估。重点是中国东南周边安全的战略环境评估,内容包括中国东南周边面临的发展威胁和安全威胁、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自身安全威胁和共同安全威胁,以及彼此分离的威胁;

第二,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目标的设定。从时间上看,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目标包括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具体问题领域来看,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目标应包括解决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自身安全问题和共同安全问题,做到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相交织、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融合、自身安全问题和共同安全问题相统一;

第三,实现中国东南周边安全的战略手段。实现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战略目标可以依靠双边机制和多边机制,多边机制包括包括大多边机制和涉事相关国的小多边机制。实现战略目标可以运用安全机制外溢理论,即安全机制的建构可以从发展机制扩散到安全机制,也可以从安全机制扩散到发展机制;可以从传统安全机制扩散到非传统安全机制,也可以从非传统安全机制扩散到传统安全机制;

第四,非传统安全机制的构建方案与步骤:(1)完善现有非传统安全对话机制和解决机制;(2)逐步建立其他非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的争端对话机制;(3)逐步建立其他非传统安全各个领域争端解决机制;(4)逐步建立非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的综合对话机制;(5)逐步建立非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综合解决机制;

第五,传统安全机制的建构方法与步骤:(1)完善现有传统安全对话机制和解决机制;(2)逐步建立其他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的对话机制;(3)逐步建立其他传统安全各个领域解决机制;(4)逐步建立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的综合对话机制;(5)逐步建立传统安全各个领域综合解决机制;

第六,在传统安全机制和非传统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先建立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之间的对话,然后逐步建立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综合解决机制。

第七,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步骤:(1)完善现有南海问题对话机制和解决机制;(2)优先解决南中国海通道的联合巡逻问题,并制定有关规则;(3)次优先双边解决石油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的分配问题和制定有关规则;(4)再次优双边解决领海划界问题与制定有关规则;(5)最后多边解决石油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的分配问题和解决领海划界问题与制定有关规则。

(二)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⑧。具体在中国东南周边安全问题上,要求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

中国与东盟都是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曾受到日本和西方的侵略,现在面临着相同的发展问题、社会问题、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近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地位,共同的历史遭遇,相同的发展问题与安全威胁使中国—东盟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中国—东盟建立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中国—东盟建立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经济命运共同体可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逐渐展开,逐步开放所有贸易领域。然后从贸易领域扩展到投资、金融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推动“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建设⑨,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命运共同体;

第二,建立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东盟环保保护合作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反海盗、中国—东盟反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

第三,建立中国—东盟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南中国海海上联合巡逻机制、中国—东盟南中国海沟通机制、中国—东盟南中国海磋商机制,逐步建立中国—东盟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

第四,建立中国—东盟应急安全命运共同体。在建立中国—东盟应急安全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应急安全命运共同体;

第五,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在建立中国—东盟经济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东盟传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安全命运共同体;

在以上多个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⑩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此为基础建立东亚命运共同体和亚太命运共同体。

(三)统筹考虑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既要重视发展问题,也要重视安全问题,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双赢。中国东南周边的安全机制设计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综合性的中国—东盟发展机制;

第二,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整体安全机制;

第三,在中国—东盟综合发展机制和中国—东盟整体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彼此之间的沟通机制;

第四,在统筹考虑发展机制与安全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在综合性的中国—东盟机制。

(四)将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结合起来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统一,不可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在中国东南周边安全问题上,需要将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结合起来考虑和设计:

第一,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传统安全机制;

第二,在“中国—东盟环保保护合作中心”的基础上和中国—东盟反海盗、反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机制;

第三,在中国—东盟传统安全机制和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中国—东盟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间的沟通机制,统筹考虑中国—东盟传统安全机制与非传统安全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将海域纠纷与打击海盗、反贩毒和反恐怖主义结合起来,可考虑建立海上联合执法机制。

(五)建立和加强共同安全机制

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并行发展,两者不应分开。中国东南周边安全机制需要统筹考虑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要求自身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的统一,尤其重视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安全机制。可考虑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梳理出各方自我利益和中国—东盟共同利益的冲突点和交叉点;如中国与东盟在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主要差异。又如菲律宾与和东盟整体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上的冲突点和交叉点;

第二,在多元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分步骤建立各个不同安全问题领域的自我机制之间的沟通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的小多边安全机制,在小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大多边安全机制,整合不同的多边安全机制;

第三,在整合不同的多边安全机制的基础上,最后建立中国—东盟共同安全机制,做到自我安全机制与共同安全机制间的协调与统一。

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东南周边相关国家的经济状况、民族文化、历史特点和政治制度并不相同,各国的国家需求迥异,加之又有大国的干预,安全局势会更加复杂。因此,建立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不同国家的利益和诉求,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需求和中国东南多边整体安全需求之间的关系。“中国与东盟地理相邻,文化相通,血脉相亲,利益相融。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的域外大国,也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同东盟启动并建成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在中国的国际战略框架中,东盟被定位为没有战略冲突的邻居、可以长期互助互惠的友邦”,只要“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东南多边安全机制的建设还是可望可及的。

注释

①②③⑥⑧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

④张蕴岭:《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回顾与前瞻》,《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0期。

⑤许利平:《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的中国—东盟合作》,《当代世界》2013年第10期。

⑦米良:《论中国-东盟安全机制的构建》,《前沿》2014年第3期。

⑨陈万灵、何传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于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战略构想》,《东南亚纵横》2013年第1期。

⑩《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0-03/5344133.shtml

责任编辑 王敬尧

On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and the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 in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Liu Shengxiang Zhang Nan

(School of Law,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2)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hinking that is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judgment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circumstance. It has provided ideological basis for structuring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and peripheral security strateg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has provided the direction for the Chinese way of preserving nation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security dilemma formed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states of the Southeast Asia and the defects of the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 in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requires us to reshape the peripheral security system in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and to put emphasis on the interwoven development of developing mechanism and security mechanism,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and the unification of self-security mechanism and common security mechanism. For a stable and secure circumstance in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step by step: formulating and introducing the strategy about the security of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establishing the China-ASEAN security and fate community, coordinating developing mechanism and security mechanism, combining tradi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with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nd reinforcing common security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self-security mechanism and common security mechanism.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the southeast areas surrounding China; ASEAN;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

2015-08-1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周边地区安全机制建构研究”(14ZDA087)

猜你喜欢

非传统东南安全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基于文本挖掘的非传统文本批评话语研究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慢、轻、微、精”,做传统行业的非传统企业……何丹妮
论当代插图艺术的非传统媒介化
依托国际组织 保障我国非传统安全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藏东南溜砂坡的发育特征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