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剖析
2015-03-21王洲
王 洲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基于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剖析
王洲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摘要:在过去的50多年里,翻译研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语言学、文学、解构主义理论观等不同研究角度的探索,到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研究室主任Michael Cronin(迈克尔·克罗宁)最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国内,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翻译的适应选择理论”。文章探讨了生态翻译学的3个核心概念,即:适应与选择理论,翻译的生态环境及译者中心理论,并就翻译生态学10多年的研究做出综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译者中心;适应与选择;生态环境;翻译观
1生态翻译学的起源和发展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在著作《物种起源》[1]一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定律和生物进化的规律。
百年之后,作为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主任,Michael Cronin(迈克尔·克罗宁),首次将物竞天择、适应与选择的概念与翻译相结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打破了往常对翻译的界定,与众不同的是,Michael从生态学视角的考虑出发,对翻译进行了仔细认真的一系列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翻译的生态学视角像一座桥梁一样,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系起来。这一独特视角的提出,立刻引起翻译界的热议。翻译生态学,其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在内容上和方法上,不仅和其它分支学科有着紧密联系,也有着重叠和交叉。但是,生态翻译理论不但具有其抽象的理论系统,一套不同其他理论的翻译观点,而且具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角度,生态翻译学也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样:翻译学和生态学的单纯罗列组合,而是共同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着眼于国内,我国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最早是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并在2009年达到研究的最高峰[2]。在其 2004年发表的著作《翻译适应选择论》[3](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其中一章节中,胡教授明确指出:译者在翻译原著的过程中,也符合适者生存的定律,即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做出最适合的翻译,否则就有可能被翻译生态环境“淘汰”。
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角度来看,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是生态翻译研究的实质,这种相互关系尤其体现在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存境遇和能力发展的研究。如果译者在翻译活动过程中不但适应了其翻译生态环境,而且在这个的基础上做出了最恰当的选择,即称作为最佳翻译[4]。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指整合适应度最高的选择,对最佳翻译的研究能够帮助翻译界更好地评价译本与译者之间的关系。
2008年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解读,这本书中综合探讨了3种翻译境界,即:翻译研究的转向、超越和回归。书中还提到,从生态翻译学视角,胡教授将翻译广义的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此后10多年里,生态翻译学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前沿的翻译理论[5]。
2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
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2.1 理论范式:翻译的适应与选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作为适用于世间万物的客观真理,众所周知是由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得出来的重大研究成果。21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在《翻译适应选择论》(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一书中明确指出: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也是“适者生存”。在国内其首次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概念,如“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原理创新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来,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6]。
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创意性的概念首次提出即在国内引起轰动,一方面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看,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译者会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出大量的适应、选择的操作,从而挑选出适合的翻译。另一方面,他也从宏观角度思考问题,他相信 “求存择优”的自然法则与翻译活动必然存在着一些联系,通过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与选择”学说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经过仔细研究与深入的探讨,最终理清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的关联性和通融性,表现在基本特征、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
其中,胡教授认为这种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机理表现为:不仅译者可以作用于翻译的生态环境,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出选择与适应,并且翻译的环境也可以反作用于译者,生态环境也可以“淘汰“译者。在2004年出版的《适应与选择论》一书中,胡教授从译者与翻译环境的相互适应与选择的角度对翻译的基本概念作出了全新的定义,对翻译的本质、原则、机理和规律都作出新的描述和诠释,从而论证和创建了一门全新的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
作为一门新兴的译学理论体系,在2009年,胡教授发表了—生态翻译学诠释: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7]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对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更加全面的描绘,他指出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该学科的研究从传统角度上看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并且将生态环境放进译者翻译活动中进行考虑,这种对翻译的全新定义与分析,开阔了翻译研究者的视野,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
2.2 理论基础:译者中心论
2004年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发表了题目为: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8]的论文,这篇重要的论文刊登在我国译界最权威的期刊《中国翻译》上,文中主要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在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念,打破了以往“以原著为中心”的枷锁,目的在于为译者的“译有所为”寻找理论依据。
这个概念的提出彰显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功能和地位,彰显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胡庚申教授认为确立译者在翻译活动的“中心”地位,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从理论上、特别是从机制上真正对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给予明确的定位。
“译者中心论”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突出强调了译者的能动作用,是总结了以往译者研究的成果。它将译者放在翻译过程和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考察,译者、原文本和译文本便构成了翻译活动的三要素。他以译者中心的身份做出积极回应和创造性选择,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凸显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能动作用[9-15]。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译者为中心”概念的目的在于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即:从译者为中心的视角对翻译活动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
对于“译者中心论”的翻译观,胡教授补充到:译者主体性不足以表明译者的“中心”地位和 “主导”作用。确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与只是力争和确认译者在作者、读者等诸者“主体间性”中的“主体性”是有区别的。
还有很多学者也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季宇、王宏(2010)对“译者中心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翻译的“中心论”的弊端在于,“译者中心论”将译文作者过度神圣化,译作应该贴合原作,译者的再创造忽略了文本意义的客观性。龙佳红在2005年发表的论从边缘到中心——对译者地位的思考[16]中提到,确立译者为中心的理念,并不是孤立译者主体,而是有利于提高译者的地位和责任感,因为他们翻译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同时他也提出,研究译者主体性要有“度”的把握,“译者中心论”要避免出现过分夸大译者作用、译作偏离原著的现象。
2.3 决定性因素:翻译的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文、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胡教授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三要素就是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译者和译文的产生离不开这三要素构成的整体环境,这个翻译环境既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文化、交际、语言等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前提和依据,又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原因。胡庚申教授指出,“译者是在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又转过来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最佳行文的选择”[17]。
生态学翻译研究是一种与以往角度不同的对翻译的研究,打破了前人对翻译的定义,无法单纯地归纳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以“翻译生态”为整体视角,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将 “自然生态”和“翻译生态”进行参照类比,经过全面综合的阐释,将翻译理论研究回归到“翻译生态环境”中去解读,其理论意义不可小觑[18]。在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原创理论研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开创了一片新的视野,其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结语
生态翻译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翻译理论,仅仅发展了 10多年,但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发展趋势却不容小觑[19-20]。
就生态翻译的三大核心观点:“适应与选择理论”、“译者中心论”和“翻译的生态环境”,对其研究效果做了整体评价。翻译的发展历经多次洗礼,从最初以文本为中心,到译者为中心,都只是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因此,文中提出无论“以文本为中心”,或“译者为中心”的理论都有其局限性。然而,就“译者中心”论而言,本人认为其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思想有所主观,有失偏颇[21-22]。对此,本文认为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进一步商榷和讨论。
作者希望有更多的译学研究者加入到翻译生态学视角研究,并不断深入下去。世界发展,翻译的作用功不可没,与此同时,翻译生态理论的提出及发展循环往复及螺旋式的上升也使得翻译生态系统整体得到升华与进化。
参考文献:
[1]达尔文.物种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6):11-15.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04):62-67.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
[6]胡庚申.对生态翻译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4(06):86-89.
[7]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诠释: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 [J].上海翻译,2009(02):3-8.
[8]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25(03):10-16.
[9]李楠.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314-315.
[10]翁金.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0):101-102.
[11]郑慧娟.生态翻译学参照下的译者中心论—以《玉米》翻译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异”和“新”—不同翻译研究途径的比较研究并兼答相关疑问[J].中国外语,2014(05):104-111.
[1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06):96-99.
[14]胡庚申.翻译生态vs自然生态:关联性、类似性、同构性[J].上海翻译,2010(04):1-5.
[15]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2(02):47-53.
[16]龙佳红.从边缘到中心—对译者地位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18(04):630-633.
[17]祖利军.全球背景下的生态翻译[J].中国外语,2007,4(06):89-93.
[18]张丽红,刘祥清.生态翻译论对外宣翻译的启示[J].中国科技翻译,2014,27(02):43-46.
[19]祖利军.翻译的意义建构模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11-116.
[20]祖利军.偏离与翻译[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07-112.
[21]祖利军.翻译的意义建构:管道—认知模式[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01):36-40.
[22]祖利军,李晓红.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本体论[J].邯郸学院学报,2007,17(04):99-102.
[作者简介]王洲(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6-2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596(2015)09-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