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餐菜名的翻译

2015-03-21王传梅

文教资料 2015年2期
关键词:菜系菜名中餐

王传梅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6)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中餐菜名的翻译

王传梅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6)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国家之间的旅游活动日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我国观光游览、体验文化。“吃”是旅游中的重要环节,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探讨中餐菜名的翻译策略,使菜名的英译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和表达性。

跨文化交际 菜名 翻译策略

1.引言

近年来,国家间交流的日益密切,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北京2008年奥运会曾一度把中国推到了世界关注的前沿,越来越多的境外朋友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方式,菜名的英文翻译在饮食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中餐的特点

中西餐在食材选取、烹制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只有了解中餐特点,才能选取更适当的翻译策略。

2.1 菜系众多

中国地域辽阔,根据生态、气候、文化及地域的差异,中餐大体分为八大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湘菜、淮扬菜、浙江菜、福建菜和安徽菜,每个菜系均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特征。按照不同标准,中餐可以分为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六大菜系等。

2.2 菜名命名方式多样

有些菜名直接体现了主要食材和味道,如“糖醋鲤鱼”、“麻辣小龙虾’、“芥末鸭掌”等;有些菜名富含一定寓意,如“金玉满堂”,“早生贵子”等;有些菜名源自一些典故或者趣事,如“叫花鸡”、“佛跳墙”等;为了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还有一些菜名采用了比喻描述法,如“蚂蚁上树”、“八仙过海”等。

2.3 烹制方法多样

相对于主要以煎、烤、烘焙为主的西餐来说,中餐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有煮、炖、炒、红烧、焖、烩、煎、炸、扒、熏、烤、灼等。在中餐菜单中,很容易找到“炒土豆丝”、“炖甲鱼”、“红烧肉”、“炸里脊”、“扒鸡”、“熏鱼”等常见菜品。

3.翻译策略

鉴于中餐的特点及较大的中西餐差异,为了使外国客人清楚了解每一道菜品,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采用写实的方法,尽量将菜肴的原材料、烹制方法、味道、形等翻译出来,使人一目了然。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可以根据菜名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翻译策略。

3.1 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

英国翻译学家Peter Newmark把翻译主要分成四类:交际性翻译、语义性翻译、直译和死译。交际翻译理论要求译作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的确切意义,这一翻译模式通常根据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方式传递信息。参照这一翻译理论,菜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3.1.1 以主要食材开头

对于中餐中富含比喻意义、寓意、典故的菜名,如“蚂蚁上树”、“金玉满堂”、“佛跳墙”等,若采取直译,外国客人则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为了使英语读者清晰地了解菜的原料和味道,可以按照“主要食材+with+辅助食材”,以及“主要食材+with/in+味汁”的公式进行翻译。因为中餐制作时对原材料加工的方法不同,如切丝、切片、切丁、剁碎等,所以主料前有时需加上表示形状的形容词。

例如 “西红柿炒蛋”可以翻译成 “scramble egg with tomato”;“肉末海参” 可译作 “sea cucumber with minced pork”;“鱼香肉丝”可译为“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葱油鸡”可译作“chicken in scallion oil”。“蚂蚁上树”若直译为“ants climbing the tree”英语读者则会很疑惑,译为“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则更能传递真实的信息。“四喜丸子”的英译不是“four happiness meatballs”而是“meatballs with soy sauce”。

3.1.2 以烹制方法开头

由于中餐烹制方法多样,为了使菜名的英译能够传递和原文对等的信息,可以采取“烹制方法+主要食材”的翻译方法。例如:

炸里脊 fried pork fillet;

蒸桂鱼steamed mandarin fish;

熏鱼 smoked fish;

炖鸡 stewed chicken;

白灼虾scalded shrimps;

炒土豆丝braised shredded potato。

3.1.3 以味道开头

中餐的每个菜系均有不同的风味,比如川菜、湘菜以辣为特征,淮扬菜中有些菜品以甜为特征,因此很多菜名中包含味道,如“麻辣小龙虾”、“糖醋排骨”、“酸辣土豆丝”等。为了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对于这类菜名,可以采取“味道+主要食材”的翻译方法。例如“糖醋里脊”和“酸辣土豆丝”可以分别译为“sweet and sour pork fillet”和“sour and spicy shredded potato”。

3.2 直译法/直译+增词法

中餐中有一些著名菜品的名称是由专有名词 (人名或地名)和食材组成的,如“北京烤鸭”、“东坡肘子”、“麻婆豆腐”等。为了在进行成功交际的同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以及推广中国特色饮食,对于这类菜名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必要的时候采取增词法。如上几个菜名可以翻译为“Beijing roast duck”,“Dongpo joint/Dongpo stewed joint”,“Mapo bean curd/Mapo spicy bean curd”。经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外国食客就会慢慢接受这种说法,其简称“Dongpo joint”和“Mapo bean curd”则会流行起来。

3.3 音译法/音译+注释法

对于一些广为流传、特别典型的中餐菜名和食品,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传播中国特色饮食文化。如饺子、包子、馒头等词属于英语文化的空缺词汇,英文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表达,这些食品的音译“Jiaozi”,“Baozi”,“Mantou”越来越广泛地被外国人接受。因此,为了让更多的外国食客了解并接受中国饮食文化,可以采取直译法。但为了使他们更清晰地获得菜品的信息,可以在直译后加上简单注释。如“烧卖”可译为“Shaomai(steamed pork dumpling)”,汤圆译为“Tangyuan(glutinous rice balls)”。在口语的交际中,若交际对象是一名“中国通”或者非常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则对于一些菜名可以直接采用音译的方法。例如“宫保鸡丁”可译为“Kongpo Chicken”,“棒棒鸡”可以翻译为“Bon Bon Chicken”。

4.结语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饮食文化、饮食习惯和饮食禁忌,菜品的原料、味道等是外国食客关注的重点。语言是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为了在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同时传递确切的菜品信息,翻译时需根据菜名的不同特点、交际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1]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刘清波.中式菜单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03(4):52-53.

[3]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56-58.

[4]张媛.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中餐菜名英译.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6-19.

猜你喜欢

菜系菜名中餐
海外中餐繁荣基地齐聚扬州,共商海外中餐发展
以食为“桥”推动中餐文化走向世界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下的SVM模型预测世界各国菜系
基于随机森林的世界各地菜系预测及分析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河中餐厅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看清楚菜名:认真审题
网友盘点最萌最“坑爹”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