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江土著鲤繁殖技术要点

2015-03-21顾泽谋谌金吾胡彦燕谌洪光胡世然

贵州畜牧兽医 2015年6期
关键词:从江侗乡从江县

顾泽谋, 谌金吾, 任 琼, 胡彦燕, 罗 军, 谌洪光, 胡世然

(1.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局水产站,贵州从江557400;2.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从江土著鲤繁殖技术要点

顾泽谋, 谌金吾1,2*, 任 琼1, 胡彦燕1, 罗 军1, 谌洪光1, 胡世然2

(1.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局水产站,贵州从江557400;2.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从江土著鲤是“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 (Congjiang Dong’s Rice-Fish-Duck Complex System)经过长期的稻田隔离饲养和驯化而成的地方性鲤鱼品种,具有体色浅黄灰色偏淡暗红色、食性杂、性成熟早、肉质鲜嫩和鱼鳞细软等特点,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的鲤鱼亚种。“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于2013年6月被世界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e, FAO)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rms, GIAHS )保护点,是继浙江省“传统稻鱼共生系统(Tradition Rice-Fish Agriculture)”、江西省“万年稻作文化系统”(Wannian Tradition Rice Culture Systerm)、云南省“哈尼梯田系统”(Hani Terrace)之后第4个获得该项荣誉中国保护点[1,2]。“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与“侗族大歌”(The Dong’s Grand Song)[3]构成了目前我国侗族文化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世界级荣誉[4]。在“稻-鱼-鸭”这个复合的立体系统中,“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立体的农业生产模式。现将从江土著鲤在“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生产模式中的繁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繁殖池的准备

1.1 产卵池及产卵床准备 在稻田角或田边挖1个长、宽2.5~3 m,深1 m的土池为产卵池,然后在距池底部0.2 m深处,用木条搭成长、宽2.2~2.7 m 的木架,采集当地的新鲜虱子草捆扎成束,均匀摆放在木架上形成产卵床(鱼巢),注水,水深淹没产卵床0.25 m,产卵池水深控制在0.45 m。

1.2 孵化床准备 在产卵池就近选择一田块或荒地,其上方有水沟,能形成落差在1~2 m水流的地方搭建孵化床。孵化床长3~5 m,宽1.5 m,长度视鱼巢多少而定。孵化时,把附有鱼卵的鱼巢均匀摆放在孵化床上,并铺盖1层5 cm厚的新鲜树枝叶,然后用竹筒或者水管从水沟引水浇淋,使新鲜树枝叶下的鱼巢始终保持湿润。

1.3 孵化池准备 在孵化床相邻的空地或田边开挖一圆形直径1.5 m,深0.5~0.7 m,呈锅底形状的孵化池,设置进排水口,保持水的流动。然后在孵化池上搭建保温棚,避免因天气突变或下冻雨影响鱼苗的孵化。保温棚用新鲜的松枝条和大叶植物枝叶搭建,可挡风避雨。

2 繁殖亲鱼的准备

2.1 繁殖亲鱼选择 选择体重500~1 000 g,体型丰满、体格健壮、活动力强、无畸形和伤残病灶、性成熟发育完全的2~4 年龄鱼作为繁殖亲鱼。雌鱼选择腹部大而柔软,尾鳍宽大,用手摸鱼体腹部能隐约摸到卵巢轮廓,泄殖孔红润而外凸的;雄鱼选择体格匀称,个体尽量大,体、胸、腹鳍和鳃盖上追星明显,用手轻轻挤压腹部不红润而略向内凹的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从江土著鲤雌雄鉴别:通常同批成熟的鱼中雌鲤个体较大,腹部明显饱满、柔软,泄殖孔大而突出,胸、腹鳍和鳃盖上追星无或者稀少;雄鲤个体偏小,腹部狭小而略硬,泄殖孔较小而略向内凹,胸、腹鳍和鳃盖上有追星。亲鱼选择后,雌雄应隔离饲养。

2.2 繁殖亲鱼产卵 在天气晴朗,近期气温比较稳定的时段,按照雌雄比为1∶2~1∶3把雌雄鲤放入产卵池。一般雌雄并池后2 h开始追逐,16~24 h后开始在产卵床的鱼巢上产卵,产卵通常在凌晨进行,最迟在第2天早上8:00之前结束。

2.3 从江土著鲤育苗孵化 把附满鱼卵的鱼巢平摊放置在孵化床,进行淋水孵化。孵化时间一般3~5 d,最多8 d。观察鱼卵出现黑色眼点后,取出放入孵化池进行微流水孵化,通常1 h出壳成水花鱼苗。出壳后的鱼苗蓄养2天后即可出售或者转塘培育。若需延长暂养时间,必须配制蛋黄浆投喂,以补充营养。

3 总结

3.1 从江土著鲤繁殖通常选在清明节前10天左右进行,即每年农历2月上旬开始,至立夏结束,前后时间40 d左右。由于从江土著鲤繁殖技术作为“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有机组成部分,在自繁自养选育中完全适应这种原生态的繁殖方式,保证了较高的产卵率和孵化率。

3.2 从江土著鲤繁殖技术特别强调与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产卵池、产卵床、孵化池和孵化床均因地制宜临时搭建,并利用山地梯田水流落差浇淋鱼巢孵化,节约了建造产卵池和孵化池稻田的使用,同时结合当地山地地形条件,利用自然水势从高处引水浇淋鱼巢孵化鱼卵,节约引水成本。

3.3 该繁殖技术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催产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所有原料均来源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制备鱼巢的材料源于当地新鲜虱子草、搭建产卵床和孵化床的材料采用当地的木棒木条,产卵池上的保温棚材料用植物枝叶。

3.4 “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土著鲤鱼由于长期在这种“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鱼、鸭的生产形式”下自繁自养和不自觉的定向选育,形成个体偏小、肉质鲜嫩和性成熟早等特点,是从江县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侗族丰富的历史人文因素相结合的地方农产品[5]。

[1] 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及其动态保护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 谌金吾,顾泽谋,谌洪光,等.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种类[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2): 84~89.

[3] 欧俊娇.侗族大歌与侗族习俗[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6~10.

[4] 吴平.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获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 3(2):95.

[5] 李昕升,王思明.江苏稻田养鱼的发展历史及生物多样性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39~144.

声 明

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所以,凡在本刊录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本刊所付作者稿酬包含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来稿时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贵州畜牧兽医》编辑部

2015-08-27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2015年省级财政渔业发展项目:黔财农[2015]198号

顾泽谋(1963—),侗族,水产养殖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局水产站站长。

S965.116

B

1007-1474(2015)06-0064-02

*通讯作者: 谌金吾(1979—),侗族,博士,主要从事基于贵州良好生态环境衍生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产业方面研究。

E-mail:1752767264@qq.com

猜你喜欢

从江侗乡从江县
水天一色梯田美
从江县宰章水库料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
侗乡情
情满侗乡呀啰耶
梯田稻熟
如今我到侗乡走
和谐共生道法自然
———从江加车村
从江小白和小罐茶说起 成功的表象与隐象
贵州乡间斗牛
感悟侗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