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T梁早期病害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分析

2015-03-21孟祥彬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结构胶空洞粘贴

孟祥彬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1 高速公路T 梁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

1.1 桥梁上部的主要病害

(1)蜂窝麻面、破损露筋等类似病害产生的原因大致为:①倒角、拼缝等模板的设计没有严格参照标准进行,加固肋与钢筋预留孔无法协调,模板的刚度没有达到标准,导致出现变形现象等;②施工人员以蛮力进行拆模工作,导致模板遭到损害;③模板没有得到严密的封堵,出现漏浆等现象。

(2)翼板底面纵向出现裂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大致为:①翼板下缘在承载车辆负荷之后有横向张拉力存在;②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材料与工艺没有达到标准;③施工质量较差,结构构造不合理。

(3)腹板竖向出现裂缝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大致为:①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的材料质量偏差,工艺不精;②温差较大等气温因素所导致;③没有得到正确的养护;④在车辆的荷载作用下T 梁出现侧弯现象,导致腹板竖向开裂现象的产生。

1.2 桥梁表观的主要缺损现象

(1)空洞露波纹管等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①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②钢筋间的空隙较为狭窄;③混凝土级配不佳。

(2)混凝土破损露筋等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①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不佳;②钢筋保护层没有达到一定厚度,且钢筋密度分布不均匀,出现局部较密的现象;③气候潮湿的情况下混凝土可出现胀裂现象,导致破损。

(3)渗水泛碱等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为:①桥面部分的防水层与排水设施出现故障导致失效;②桥梁结构内部有部分水体残留;③梁体结构有裂缝出现。

1.3 桥梁下部的主要病害

(1)桥台台帽、盖梁、墩柱等部分竖向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为:①空气湿度较小,气候干燥且具有较强风速;②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养护;③施工的过程中水泥用量出现误差;④振捣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控制,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收缩裂缝等现象产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2)墩台部分出现渗水泛碱的原因主要为:②桥面部分的防水层与排水设施出现失效现象;②伸缩缝止水带出现破损,导致雨水下渗现象的出现。

(3)桥梁支柱部分出现错位缺失、开裂的原因主要为:①预制梁受力不均;②主梁及支座安装的过程中出现偏差;③曲线桥发生位移错误;④支座质量较差。

(4)桥梁抗震设施部分出现开裂、抗震挡块缺失的原因主要为:①桥梁安装出现偏差;②施工质量较差。

1.4 桥梁桥面及附属设施的主要病害

(1)伸缩缝部分出现保护带与止水带破损、积土的原因主要为:①伸缩缝本身质量较差;②伸缩缝中的杂质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③保护带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较差。

(2)桥面部分出现铺装开裂的原因主要为:①温差过大,导致沥青层收缩;②沥青质量不佳,出现老化现象;③桥台后的路堤出现沉降现象;④墩顶负弯区域由于受到拉力作用,出现横向开裂;⑤梁间的横向联系不佳,出现纵向开裂。

(3)排水设施部分出现堵塞及缺失的原因主要为积土未得到及时清理。

(4)防撞护栏出现混凝土开裂、破损、错位的原位主要为:①施工质量不佳,出现安装错位现象;②保护层厚度不足;③受到外力撞击。

2 对病害现象进行处理的相关措施

2.1 对纵向裂缝的处理

对于纵向缝宽≤0.15 的微裂纹,以封闭胶进行封闭;对于缝宽≥0.15 mm 的裂缝,以恒压灌注法进行处理,并以碳纤维布(300 g)进行粘贴。

2.2 对梁底横向、翼缘板竖向及腹板竖向的裂缝处理

对于缝宽≤0.15 mm 的裂缝,以封闭胶进行封闭,并以碳纤维布(300 g)进行粘贴,对于缝宽≥0.15 mm 的裂缝,以恒压灌注法进行处理,并以先纵后横再纵的顺序将三层碳纤维布(300 g)进行粘贴。如出现可对桥梁结构产生严重影响的病害,则立即商讨专项修复方案进行处理。

2.3 对梁板空鼓声缺陷的处理

对于梁板混凝土空鼓声缺陷等想象,可对空洞部分进行凿除后以结构胶实施修补,如长边长度>1 m,则以先纵后横的顺序将两层碳纤维布(300 g)进行粘贴。

2.4 对梁板混凝土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的处理

对于单块面积<0.1 m2的露筋部分可进行除锈处理后以结构胶实施填补;对于单块面积>0.1 m2的露筋部分可进行除锈处理后以结构胶实施填补,并以一层碳纤维布(300 g)沿主筋方向进行粘贴。

2.5 对梁板混凝土松散、空洞露波纹管缺陷的处理

松散混凝土得到清除后,如内部没有蜂窝、空洞现象出现,则对露筋部分进行除锈处理并以结构胶进行填补,同时对于缺陷宽度≤0.5 m 的加贴一层碳纤维布(300 g),对于缺陷宽度≥0.5 m 的以先纵后横再纵的顺序加贴三层碳纤维布(300 g);如内部仍然存在蜂窝、空洞现象,则露筋部分进行除锈处理并以结构胶进行填补,并于预留注浆孔内将结构胶灌注后封闭,最后将碳纤维布进行粘贴,粘贴原则同上。

2.6 对橡胶支座缺陷的处理

(1)对支座剪切变形的处理措施主要为:①当横桥向剪切角>10°的情况下,轻微顶起梁片使支座回归原位;②当纵桥向剪切角<10°的情况下,可不采取处理措施;③当纵、横向剪切角>35°的情况下,则立即进行更换。

(2)对橡胶支座出现破损、开裂的处理措施为立即进行更换。

(3)对板式橡胶支座安装错位的处理措施为轻微顶起梁体,以规范要求为参照,重新安装橡胶支座。

(4)对支座钢板变形的处理措施为:①对变形的钢板向密贴的角度进行调整;②以结构胶进行封闭;③如变形严重则立即进行更换。

2.7 对下部结构缺陷的处理

(1)对墩柱、盖梁等部分出现空洞、露筋等现象以“梁板混凝土空洞露筋、蜂窝露筋缺陷”为参照进行处理。

(2)对支座垫石开裂等现象可采用凿除处理后并用结构胶进行恢复。

[1]吴庆佳.高速公路T 梁早期病害原因及其处理方法[J].广东科技,2014,(14):112-113.

[2]吴祥.论钢筋混凝土T 梁预制质量病因及防控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7):377.

[3]李慧珍.高性能混凝土预制T 梁早期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J].交通科技,2014,(2):71-73.

[4]林锦平,魏生炎.浅析T 梁横隔板常见病害的成因、危害与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4,(50):100-101.

猜你喜欢

结构胶空洞粘贴
帖脸谱
车用结构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结构胶粘接厚度对建筑幕墙抗形变能力影响分析
《猫头鹰》小粘贴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双马来酰亚胺对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改性研究
空洞的眼神
玻璃屏幕结构胶失效原因及现场检测
用事实说话胜过空洞的说教——以教育类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