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弧菌性肝炎的诊疗
2015-03-21孙永泰
孙永泰
(辽宁省沈阳市近海开发区畜牧养殖场,辽宁沈阳110200)
雏鸡弧菌性肝炎的诊疗
孙永泰
(辽宁省沈阳市近海开发区畜牧养殖场,辽宁沈阳110200)
2013年6月,某养鸡户的雏鸡群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出血坏死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诊断为弧菌性肝炎,用庆大霉素肌注,喹乙醇拌料和卡那霉素饮水,控制了疫情。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5月21日,该养鸡户从外地购进1日龄杂交雏鸡2 000只,育雏期间无异常,成活1 916只,成活率98%(1 961/2 000)。6月14日(25日龄)开始出现病鸡,由于没有及时确诊,患雏陆续死亡。6月22日死亡鸡105只,死亡率5.4%(105/1 961)。
2 临床症状
雏鸡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不爱活动,呆立一隅,两翅下垂,嗜睡,对周围环境不敏感,拉绿色或黄白色稀粪,羽毛杂乱无光泽,肛门周围污染粪便,病鸡外观腹部膨大,触摸较硬。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20只,腹围膨大,腹部青紫,腹腔内积有大量透明液体;肝脏肿大,质脆,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并在被膜下形成血肿,大多数出现肝脏破裂;胆囊肿大呈暗灰色,胆汁充盈,呈深黄褐色;心脏有黄色坏死灶,心包积透明液体,心肌呈黄褐色、柔软、脆弱;肾脏肿大、苍白或黄染,质地脆弱、易碎;脾脏肿大明显,有点状出血;肺支气管有浆液性渗出物;肌胃角质膜有溃疡灶;嗉囊积液;小肠有卡他性炎症。
4 实验室检验
4.1 直接涂片镜检 取病死鸡肝脏、胆汁涂片,革兰氏染色,100倍显微镜下镜检。肝涂片可见到呈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稍弯曲的弧菌;胆汁涂片可见到逗点状、S型及长螺旋状细菌。
4.2 细菌培养 无菌取肝脏及胆汁病料接种于10%血清琼脂培养基,经37 ℃培养24小时,长出细小似针点状、湿润、透明、光滑、圆形、微隆起的菌落。菌落稀释后涂片镜检,见呈S型、少数呈逗点状及螺旋状多形态细菌。
4.3 动物致病性试验 取培养物接种30日龄雏鸡6只,均于接种后4天发病,死亡4只。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均与自然发病鸡相同。
4.4 药物敏感性试验 用常规药敏纸片法对10种药种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喹乙醇抑菌直径分别为31.4、 30.5、 30 mm,属于高敏;链霉素、四环素抑菌直径分别为14.5、14.1 mm, 属于中敏;磺胺嘧啶、痢特灵、土霉素、先锋霉素抑菌直径分别为5、 4、 3、 0 mm,属于低敏或不敏感。
5 诊断
经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弧菌性肝炎。
6 治疗措施
6.1 将全群鸡分为2组,尚未出现症状的假定健康鸡为第1组,以0.003 5%喹乙醇拌料饲喂,连喂7天。出现症状的鸡为第2组,采用肌注庆大霉素(20 mg/kg体重,每日1次)和卡那霉素饮水(每只3 000 IU,每天3次),连续7天。
6.2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及一定的温度、湿度,严禁饲料和饮水被污染,并用百毒杀溶液(1∶100)带鸡消毒,每天1次,连续3~4天。
经采用上述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第1组1 183只再无发病;第2组778只除了用药过程中死亡19只外,其余腹部膨大的明显缩小,腹部有柔软感,精神状态和食欲恢复正常。15天后鸡群稳定,生长发育良好,没有发现新的病例。
2015-08-20
S858.31
B
1007-1474(2015)06-0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