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绿化喷播技术
2015-03-21邢世强
邢世强
(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1 岩质边坡绿化的现状
1.1 品种差别
在进行岩质边坡喷播过程中,通常不会考虑到草品种之间的相克,并且多数播种过程中都处于凭经验进行草种分配。混播草种的比例没有根据时间情况进行调整,没有气候多变性作为草种喷播的设计范围。
1.2 外来品种侵害
在岩质边坡中主要种植草种对灌木和花卉考虑较少,使绿化景观缺乏层次感,另外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多使用易存活的植被,但是这些植被多为外来物种,这样容易形成外来物种侵入,使本地物种受到侵害。其次本地物种的抗逆性要低于外来物种,这使本地的生态植被更容易受到侵害。
1.3 播种密度大
在进行岩质边坡的喷播设计时,不考虑种植密度。同时还在土层较薄弱的地区加大播种率,这使植被在发芽后植株间相互泽当,较小的植株将光照不足。加大植被之间的生态竞争。使植株的生长性受到抑制,最终造成个别植株干枯,不仅造成了浪费,还对生态植被起到了破坏作用。
2 岩质边坡特点
岩质边坡与土质边坡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首先在岩质边坡中缺少植物生长的水分、土壤,坡度一般在45°以上,坡面所形成的土壤容易受雨水和风的侵蚀难以保存,如果使用播种、铺草等方法种植的植被不易生存。所以要想在这一路段中开展植被种植就要采取新型的种植技术,现阶段在这一研究上诞生了很多种植方法,例如厚层基质喷附法、三维植被网法、客土植生带法等,而厚层基质喷附法、是目前为止应用效果最好种植技术之一,这种方法的基础是在坡面喷附一层结构类似于自然土壤且能够贮存水分和养分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基层材料,使岩石能够产生植物生长环境,从而解决岩石边坡无法生长植物的问题。
厚层基质喷附法适用于1∶0.8 以上坡面的种植技术,它的施工原理是在岩质坡面加装锚固金属网后载利用喷附机和空压机进行坡面上种植,并且以此促使植物完成根系生长发育层的重建,使其成为山体上的固定土壤,这种方法属于喷播方法的一种,后经过技术升级,在普通喷播方法基础上对喷射物进行改进,使工序更加简单,坡面的结合效果更加良好,容易与植被相互接触,适用于多种高陡岩石边坡
3 案例应用
3.1 技术原则
保证厚层基质喷附法能够满足实际种植需要,要对岩质边坡的形态、走向进行实际考察。将实际施工情况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且保证植物群落生长规律,同时根据边坡稳定性来提高水土保持质量,提高边坡植被的景观观赏性。
3.2 工期保证
岩质边坡在绿化过程中要将自然条件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在人为因素影响下自然条件的变化,尤其在确保公路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对实际的气候变化进行分析。明确分项工程完工时间,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具体安排。厚层基质喷附法的最佳施工时机,可以保证在雨季到来时完成植被发芽,提高植物过冬的成活率。在本工程喷播时间受到山体开挖所影响,将播种时间延期,但是在厚层基质喷附法施工中,基材附着性的提升为植被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4 厚层基质喷附法施工流程
4.1 挂网施工
挂网施工的主要施工流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搬入施工机械设备→平整坡面→铺挂菱形金属网→标定锚杆位置→固定菱形金属网→检查锚杆及金属网固定状况→标定喷播厚度→喷厚层基材(含草种)→检查喷播厚度→挂保湿防蚀遮阳网(视气候情况而定)。
4.2 喷附施工
在喷附施工前要在岩石坡面上铺设菱形金属网,并且使用锚杆对金属网进行固定,在连接过程中要保证金属网能够和岩石表面连接紧密。要在金属网的节点位置设置夯实点,以降低喷附施工时冲击荷载降低。从而避免落石、滑坡等危险因素的存在。金属网表面可以增加基材以提高其附着力和基材的冲刷能力。喷附工序是使用空气压缩机带动喷附机来完成的。首先将多种草种按照生物性配比进行搅拌和混合,并且装入喷附机直接喷射到基质层中。基质层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它不仅要满足生态性,更要具备良好的工程。植物生长基质具有轻型的特点,以便于以空气为载体把基质压送至百米高空,同时植生基质也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从坡面上自然滑落。喷射在坡面上的植生基质要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厚度,酸碱度,水分,渗透性,营养成分以及耐久性。这些指标能够和坡度、大气温度、降雨量等自然条件有关,并且要根据设计规划,对植被的生长状态进行配比组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环境气候随时的调整基质中的粘合材料。以提高基质层的含水率。使基质层能够创造有利的植被生长环境,降低水土流失和剥离现象的发生。
[1]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岩石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J].水土保持通报,2000,(7).
[2]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9).
[3]杨京平.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与生态工程丛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8).
[4]叶建军,许文年.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12).
[5]马海天才,廖心北.边坡生物防护研究现状初探[J].四川草原,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