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流行文化语境下的审美之变

2015-03-21

关键词:价值艺术文化

李 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主要现象,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汹涌的文化潮流。其发展之迅速,波及之广泛,影响之深入,成为极具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的人文变革。“流行文化源出于‘时装’、‘时髦’或‘时尚’。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民众中普遍地传播,并经由社会特定领域内某种力量的推动而在有限周期内迅速起落的特殊文化。”[1]“流行文化”所指向和包含的内容,就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或者是在日趋世俗化的社会演变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的大众化的文化传播现象和文化活动。与传统的文化类型相比,流行文化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流行文化是现代社会生活世俗化的产物,它不仅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而且直接构成一种商品经济的活动形式;第二,流行文化以现代大众传媒为基本载体,并且在大众传媒的操作体制中流行、扩展;第三,流行文化是一种消费性文化,呈现出娱乐性、时尚化和价值混合趋向。”[2]从流行文化的这三个基本特征中可以看出,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对传统文化从根本上的冲击和颠覆,更重要的是随着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断变迁,人们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等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流行文化与“艺术价值判断”问题

由流行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意识形态的变化,是通过“艺术的价值判断”这个问题的讨论而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流行文化之所以能流行起来,其传播载体正是音乐、舞蹈、美术、影视、文学等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而这些艺术形式又是相对成熟稳定、易于表现和接受的,所以才能够让受众较为明晰地对其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流行文化在艺术表现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就反映出流行文化的价值,同时也是艺术的价值。对于艺术价值判断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首先界定这样两个概念:艺术与艺术价值。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指出,艺术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这是就艺术的客观方面而言,若就主观方面,艺术家的方面说,艺术就是艺术家的理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所谓自我表现。对于艺术的价值,他认为,艺术至少是三种主要“价值”的结合体:(一)形式的价值,也就是“美的价值”;(二)抽象的价值,也就是“真的价值”;(三)启示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而言,是“心灵的价值”。通过这三种艺术价值的归总,我们不难看出,艺术的价值是分层次的,体现在“美的价值(形式)——真的价值(内容)——心灵的价值(内涵)”这一递进的关系上。因此可以说,艺术的价值判断也是分层次的,这种层次的区别和划分,则是体现在对于同一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不同对象、不同视野、不同环境等主客观因素不同而得出的不同答案。

流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生产活动。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艺术生产提出了初步探讨:“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显然,当下社会的艺术创作较之马克思时代,更具有了“商品生产”的意味和特点。那么,艺术的“生产化”“商品化”是否会使艺术创作与艺术作品脱离艺术价值而只剩功利价值,是否会导致对艺术的价值判断只求感官满足呢?答案肯定是:不会。“在社会生活中,是艺术生产创造了诸多的‘美’,如果说‘劳动创造了美’揭示了美的起源,那么‘艺术生产’则向我们描绘了审美价值创造的图景,即人类的劳动不但使某些自然对象成为实用产品,而且成为美的产品,发展了的劳动不但生产使用价值,而且生产审美价值。”[4]以“发展了的劳动”为前提条件,就对流行文化中的艺术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满足了受众的感官需求之外,还必须培育和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对于艺术价值的判断问题,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去审视。主观方面,包含了艺术创作者的创作价值取向(如选题、选材、表现手法等),艺术接受者的接受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同时也包含创作者的自我接受与满足)。就客观方面来看,讨论艺术的价值还得将其置于社会环境当中。只有把艺术的讨论放置在当下社会语境中,才能全面准确的透视其本质内涵。当下,社会语境就是流行文化的潮流,而透视艺术的过程就是审美。

二、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审美及其变化

有关于审美之“美”的讨论从来就没有休止过,也没有得出过明确统一的答案。但不管如何讨论,可以肯定的是,美是艺术存在的本质属性,是艺术的首要价值所在。在流行文化潮流的社会语境中,对于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也更多地较之以往体现出了流行文化的特点。流行文化也叫消费文化,作为文化本身,已经缺少了作为文化应具备的内在本质和内涵意味,而是更多地打上了欲望驱使的满足和自我个性的彰显的烙印。消费时代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这一时代审美趣味的特征。“以欲望满足为目的,以虚假信息为导向,以符号消费为手段的消费行为,并非直接指向人的生命需求,而是必然地和非理性纠缠在一起。”[5]这种非理性,是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内心欲望激发和膨胀的产物。在这样非理性情感的支配下,艺术也成了直截了当的消费品,直接参与了市场经济的交换和淘汰,接受着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指标的检验和证明,即所谓的“消费文化”。

流行文化之所以能盛行,并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正是迎合了大众对于耳目之所及“求新”“求变”“求快”的猎奇心理,不断满足了人们自我压抑的释放和心灵空虚的填埋,从而能让流行文化的潮流一波接一波地泛滥开来。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盲目“追星”,泛滥“造星”。在当今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明星真人秀节目和各类普通人选秀节目。这些节目的大量涌现并取得高收视率,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流行文化的发展为节目的推广奠定了广泛坚实的收视群基础;二是“明星效应”将流行文化的盲目性与功利性发挥到了极致——明星想通过节目扩大影响让更多人喜欢,追星者想通过节目成为明星。因此,才会导致各种盲目、疯狂追星的闹剧,甚至是悲剧的不断出现。又如,电影《小时代》系列是青年作家郭敬明根据个人同名小说改编并导演的,上映后均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但是看完就会发现,这几部电影无一不是“用极尽华丽的镜头和奢侈的场景来告诉你,什么才叫做金钱的力量和上流的生活”[6],传递给观众“或许不能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可以交往有钱的朋友,这样就能轻松过上‘幸福’生活”[6]的扭曲的价值观。以上所述案例告诉我们,流行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审美“虚荣”的可能性,但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媒体和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具有绝对的培育义务与完全的把控责任。“艺术家们应该将个人化的审美理想与当前大众的审美趣味以及市场需求等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整合成一种‘集体式’的审美期待。”[7]只有做好这一点,流行文化语境中的审美才不会偏移,才会实现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

有人把流行文化也叫做“快餐文化”、“眼球文化”,顾名思义,快餐能满足人的一时之饥,但未必有营养;眼球能饱一时之快,但未必能深藏内心,回味无穷。所以“阶段性”是流行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流行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泛众性”。流行文化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是依靠现代传播媒介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形式繁多的传播终端,使得一旦出现某一流行文化现象,就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各个地区、各类人群呈几何倍数的传播,使之迅速成为潮流。这种传播过程是快速的、直接的、易于操作的。因此,极容易形成复制性强、传播度广的流行环境,加之人们对于流行内容的选择和接受是自愿而主动的,所以针对随时出现的各种流行文化,都能产生一大批相关的注视者和追捧者。

流行文化的这些特点,同样也印证了流行文化审美的变化。在传统的审美观念当中,虽然对“美”的定义不一,但“美”的形象和气韵却是一致的。“以和为美”所体现的完满、对称、情趣、充盈之趣,成为一直以来人们对美的判断的大致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形态领域的占有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艺术修养和艺术感受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艺术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也越来越深刻和广泛,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得到了丰富和扩展,甚至出现了有些人认为的“泛艺术化”现象。与之相应的审美实践活动也较之以前更为宽泛,更加包容。颇受争议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就是当代流行文化多元发展的产物。

作为艺术领域的“非传统项目”,之所以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称之为“艺术”,笔者认为它是和“技术”相对而言的。相比之下,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并没有很高深的技术含量,很精湛的技艺,只是创作者将其极具个性的创意和不可复制的思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或道具的装置表现出来,让“简单”变得“不简单”,从而使其成为具有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这也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表达自我、追求个性、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不断膨胀和不断满足,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接受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艺术创作。但也正是它表现的随意性和参与的广泛性,使得行为艺术、装置艺术领域出现了良莠共存的混乱局面。虽然有些作品中表现着残缺、失重的状态,但因为其深刻而富有时代性的思想内涵,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喜爱;有些作品虽然外在符合形式美法则,但其表现内涵却充满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容易引发受众低级趣味的审美暗示,造成对流行文化审美的理解偏失。

三、流行文化语境下的审美特点

可以说,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同样也反映出人们对流行文化审美实践的特点:一是及时关注。由于传播媒介的极大丰富和普及,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流行文化的传播变得快速、有效、全面。这样,人们就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地了解流行文化的产生,并且即时掌握流行文化演变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即时性就对流行文化的产生形态和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在众多流行文化元素中脱颖而出,尽可能快地被人们所接受。二是个性选择。流行文化产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于它的审美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相对于传统的审美实践对象来说,流行文化泛滥下的审美更具有功利性,不同的流行文化可以满足不同审美主体的功利需求。因此,受众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个性,不会因为流行文化的某些不足或人们的某些看法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功利需求,受众就会对它产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流行文化作品都能够拥有自己的支持者,并得到一定程度地传播和流行。三是即时更替。流行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审美实践活动是短暂的、表浅的、随性的。流行文化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其表现与内涵都是浅显和普泛的,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出现的各种需求,一旦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寻找新的流行文化来满足自己新的需求,从而放弃对原有流行文化的追求,也就完成了一次短期的流行文化审美的周期循环。因此,由于流行文化的周期性、即时性,流行文化的审美过程较之传统审美也体现出了上述特点。

在流行文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与之相对应的审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专家指出,现在人们的审美心态已经不是停留在对“美”的追求上了,而是出现了“审丑”、“审怪”的趋势。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了解,当今流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是分层次的,即“主流”和“非主流”。对于“经典美”的审美追求是“主流”,对于“流行美”的审美追求是“非主流”。和哲学中“新事物、旧事物”的划分标准一样,“主流”和“非主流”的划分并不是以出现的时间先后和接受者的数量多寡为标准,而是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更深远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笔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对当下的流行文化进行强劲的抨击甚至是扼杀,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经阶段,我们应该给予关注,同时也要给予流行文化发展必要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大众的审美教育,注重美育对人的改造作用,尤其要加强和提高大众传播媒介的美育价值,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来引导和提高流行文化的发源者和接受者的审美情趣,着力宣扬“经典美”,正确引导“流行美”,让流行文化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流行文化的审美成为人们心灵的美好体验。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3.

[2]肖 鹰.流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处境[J].中国美术家,2007,(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2.

[4]闫 星,赵伯飞.“艺术生产”理论与审美价值的创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5]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8.

[6]鲁力立.“小时代”造的是什么“梦”[N].中国文化报,2014-07-24(6).

[7]彭修银,喻 颖.艺术生产与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价值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