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探讨

2015-03-21刘腊银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艺机械化

◎刘腊银

(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530001)

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探讨

◎刘腊银

(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 530001)

本文对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广西水稻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有利机遇进行了分析,就推进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提出了措施与对策。

水稻生产;机械化;问题;对策

水稻是广西最大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6.66~210万hm2(其中,早稻约93.33万hm2,晚稻约16.66~20万hm2),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15,2014年水稻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七位。推进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不仅影响到广西粮食生产问题,而且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近年来,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推进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力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和新装备,主攻水稻薄弱环节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及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稳步推进。但综合来看,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突出表现为一高三低,即:生产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商品率低。本文就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农机装备总量。2014年,广西拖拉机拥有量达3.7万台,增长8.2%;水稻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2.6万台,增长7.4%;水稻插秧机拥有量达1.55万台,增长7.6%;农机原值达276亿元,增长4.5%;农机总动力达3612万kW,增长6.8%。

2.机械化作业水平。2014年,全年完成水稻机耕面积197.9万hm2、机插面积44.5万hm2、机收面积157.1万hm2,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32%,比2013年提高3.02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化种植水平达20.44%,提高3.57个百分点。

3.农机社会化服务。初步形成以农机合作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统计到2014年底,全区拥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3200个,其中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1650个,入社成员1.75万人,拥有农机具4.6万台(套),服务农户数总量70万户,作业面积36.66万hm2,服务总收入6.5亿元。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350亿元,增长5.1%,为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存在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欠合理。大中型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高效复式作业机械少,产前、产后作业机械少,种植、收获环节作业机械少,小型、老旧、高耗作业机械则比较多,手扶拖拉机、微耕机等六七十年代诞生的农机老产品仍大量存在于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村。

2.农机化发展水平低。2014

年底,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7.32%,比全国平均水平相差6.68个百分点。其中,机耕水平为95.05%,机种水平为20.44%,机收水平为77.2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相差0.52、17.56和2.91个百分点。

3.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一是各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2006~2014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6.62%。其中,机耕水平年均增长8.39%,机收水平年均增长8.74%,而机种水平年均增长只有2.13%,机种水平只是机耕水平的1/7。二是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情况是平原地区发展较快,山区发展较慢,桂东南发展较快、桂西北发展较慢,且差异较大。三是关键环节技术应用各地不平衡。在机插育秧方面,广西主推拌浆育秧技术,多数为小规模分散育秧,由于育秧程序工艺多,各地育秧技术水平、育秧质量差异大,严重影响机插秧的推进。

4.机械化育插秧、谷物烘干成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各作业环节看,机耕水平已达95.05%。而机插秧水平只有20.44%,谷物烘干技术属刚起步阶段,机械化育插秧、谷物烘干成为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一)自然生产环境差,制约新机具新技术应用

广西是典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73.3%的耕地都是山地、半山和丘陵苔地,上下田块相对落差大,地块小而分散,受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等条件制约,土地整治、流转缓慢,土地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水稻用种无法统一、成熟期不一致,种粮效益比较低等严重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高效机械作业

农业基础设施、乡村及田间道路差,影响农机下田作业;地块小而分散,满足不了农机作业要求;农机具作业效率低、成本高,使具有作业效率高、经济性好的大型机械难以发挥作用,无法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

(三)农机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技术推广

推广机构办公条件、推广设施设备简陋,服务手段落后、经费短缺,技术队伍知识老化、知识断层问题凸显;推广体系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不灵活、推广方式不够多,仍然停留在面上宣传和短期活动上,服务“三农”的能力不强。

(四)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制约农机化发展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复杂多样的种植模式与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必然要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而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行政机制和规范标准尚未建立健全,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三、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正式发布,为广西水稻生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出: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着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加快实现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二)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农机化发展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农业机械化。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广西自治区政府提出2014~2015年在全区50个重点粮源县建立50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总投资6000万元,大力示范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三)土地整治流转加快,水稻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锁定广西在2015年前建成89万hm2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任务,使基本农田整治率达到20%以上。大力推行小块并大块的土地整治模式,实施桂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兴边富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取得良好进展,土地整治步伐不断加快。

(四)技术装备更加成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水稻机插加快发展,稻谷烘干机械化开始起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已经成熟,植保、化肥深施、谷物烘干、粮食初加工等服务领域发展不断拓宽。

四、推进广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强化行政推动

1.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提高机械化生产综合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把零星分散的土地集中成片,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强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机化作业条件;三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2.加强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农机推广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农机推广人员服务水平,提升农机化技术到位率;二是创新农机推广工作机制,构建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推紧密衔接的运行机制,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真正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全面提升稻农素质与科技水平。三是切实加强县乡两级农机推广网络建设和人才培训,保证编制、人员、经费三到位。

3.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机农艺必须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积极配合,应在顶层政策设计、思想认识、推广机制、项目组织实施、技术攻关等方面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建立农机、农艺的配套协作机制,联合成立技术专家小组,制定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加快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

(二)加强社会化服务,强化技术培训

1.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跨区作业、承包作业,大力推行“五代一管”生产模式,推进水稻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

2.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走向市场,开展社会化、市场化的作业服务。加快引导组建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强化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保障,确保机具正常作业。同时督促生产企业恪守承诺,保障“三包”服务及时到位。

3.加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开展技术演示培训,加大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一是要加大对各级推广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熟悉掌握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提高技术指导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等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认识和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加强对农机操作手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对机具的维护保养能力。

(三)加强示范推广,推进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

1.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区,加强示范推广。逐步做到省有重点、市有万亩、县有千亩、乡有百亩示范区,通过高产示范区建设,大力宣传、示范、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努力提高新技术普及率。

2.因地制宜,多模式推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根据各地实际,以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简易大棚育秧、庭院小棚育秧、拌浆育秧及营养土育秧等多种育秧模式,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切实解决水稻机插育秧难的问题。一是在平原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熟、基础条件较好、种植经营规模较大的区域,重点推进工厂化育秧技术;二是在丘陵地区、种植经营规模较小的区域,重点推广简易大棚育秧或集中育秧分散管理的育秧技术模式;三是在丘陵山区,为解决单家独户育秧难题,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示范推进庭院小棚育秧技术模式;四是在全区开展拌浆育秧和营养土育秧技术指导,创新机插育秧推广模式,突破机插水稻育秧“瓶颈”。

3.强化措施,重点推广水稻烘干机械化技术。一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作为示范点,依托示范区建设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加大对水稻烘干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烘干设备的补贴力度和额度,增强农户和种粮大户购买使用烘干设备的积极性;三是加强烘干机械化技术的培训,促进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4.加大力度,着力解决集中育秧基质难题。一是加强育秧基质本土化研究,做到取土在本地、研制在本地、应用在本地、服务于本地,解决育秧基质取土难的问题;二是引进专业育秧基质生产厂家,推进育秧基质本地化生产,进一步降低育秧基质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艺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