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商务合同语言对比及翻译
2015-03-21郭婕
郭 婕
(平顶山教育学院 外语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英汉商务合同语言对比及翻译
郭 婕
(平顶山教育学院 外语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商务合同的翻译必须准确、严谨和规范,翻译不当往往会导致商业纠纷或经济损失。通过对比英汉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从词汇、句法层面上分析两者差异,以探寻更恰当的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技巧和规律,进一步提高英语商务合同翻译的质量。
商务合同;语言对比;翻译技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业务的迅猛发展,商务合同翻译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熟知英汉商务合同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提高商务合同英汉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因翻译不准确引起的商务纠纷。本文以商务合同的基本特征和英汉语言基本差异为切入点,从词汇、句法层面对比分析英汉商务合同的语言差异,进而探讨英语商务合同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1 商务合同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商务合同是从事商务活动或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当事人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文体。因此商务合同具有严格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法律约束力。
首先,商务合同具有严格的规范结构,一般由前言(Preamble)、正文(Main Body)和结尾(Final Clauses)3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前言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当事人的名称(字号)或姓名、国籍、业务范围、法定住址、合同签订日期和地点,就感兴趣问题的约因,愿意达成协议的原则及授权范围。正文是合同的主体,主要有合同货物、合同价格、支付方式、包装和运输标志、交货与装运、保险、保密、索赔和仲裁等部分。其次,商务合同的语言有很强的专业性,术语词汇有其特定的含义,需要准确、简洁。第三,作为规范贸易双方经济活动的书面证明,商务合同具有很强的法律效力,并且规范、制约着交易双方的行为,对于交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保险、索赔和赔偿等问题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这些基本特征,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准则可主要归纳为:准确与严谨、简洁与清晰、连贯与通顺[1]。
2 英汉商务合同语言对比及其翻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也体现着各种差异,例如:句法上,英语句子形合而汉语句子意合;结构上,汉语句子呈竹节状而英语句子则呈树状,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则以主题为中心;用词上,英语是静态语言,趋向于多用名词(动词可以名词化),而汉语是动态语言,多用动词[2]。这些差异也体现在英汉商务合同中。因此,在翻译商务合同时,要充分考虑英汉语言的差异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并找到一些基本的适用规律。
2.1 英汉商务合同词汇对比及其英汉翻译
英汉商务合同的用词都追求简洁、准确,本文在此基础上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2.1.1 英文名词化结构与汉语动词结构
用抽象名词代替动词的现象在英语中称为名词化。名词化结构使用频繁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种现象,而汉语则是动词占统治地位的语言。名词化在英语商务合同中也很常见。名词化结构表明了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化,使英语商务合同的语体更加正式[3],然而在汉语商务合同中,动词的使用更多一些,例如:
例1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s the smooth transmission of proceeds form the buyer to the seller in transactions.
译文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交易汇中买方将款项顺利转交给卖方。
例2 Any supplement, modification or alternation agreed by both parties shall be take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ntract, and has the equal legal forces as the contract itself.
译文 经双方同意对本合同所做的任何补充、修改或变更应作为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具有与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例3 Partial shipment shall be permitted upon presentation of a clean set of shipping documents.
译文 允许分批装运,但必须提出一套清洁的装运单据。
针对这一差异,翻译时可以采取转换法进行处理。转换法是指改变词汇的词性以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主要有名词与动词、动词与介词、动词与副词相互转换等。英语商务合同汉译时,经常把名词转换为动词,例如:例1中名词transmission翻译成了动词“转交”;例2中,名词supplement、modification和alternation则依次转换为汉语的动词“补充、修改或变更”;例3中,名词shipment转换为动词“装运”,而形容词partial则转换为了副词“分批”。
2.1.2 英文合同中近义词并用
英语商务合同中经常出现一对或几对近义词并列使用的现象,这样更能体现合同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使合同语言更精准,避免合同双方曲解合同的意思,造成不必要的纠纷,例如null and void、terms and conditions、obligation and liability。
例4 It is the intent of the parties that all documents and annexes forming part hereof shall be read and taken together and that each and every provision or stipulation hereof be given full force, effect and applicability. However, in the event that one or more provisions or stipulations herein be declared null and void by the courts, or otherwise rendered ineffective, the remaining provisions and stipulations shall not be affected thereby[4].
例5 All permits, taxes and other fees arising from the prosecution and execution of the project shall be solely shouldered by the Contractor.
原译 项目施工过程中多产生的许可证费、税费及其他费用均由承包方承担。
改译 项目执行、施工过程中多产生的许可证费、税费及其他费用均由承包方承担。
例4中只有两个句子,而近义词并用多达7处。由此可见,近义词并用在英语商务合同中很常见。但是,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汉语商务合同中。在英文商务合同中,仅有少数近义词并列使用是为了追求他们之间相同意义的,这些词可归类为“相同意义型近义词”,其目的是为了使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不被曲解。然而多数近义词并用是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别意义,可将其归类为“差别近义型近义词”[5]。对于“相同意义型近义词”,由于没有其他特殊含义,处理时只需取它们相同的含义就可以了,因此,例4中的each and every、provisions and stipulations、null and void可以简单地处理为“每项”、“规定”和“无效”。例5中如果将prosecution and execution翻译为“施工”是不够准确的。根据已有的商务知识,许可证手续通常应在工程施工前办好,否则就算违规操作。由于原句中有permits一词,可知这一对近义词是为了强调其差别意义,所以翻译为“执行、施工”才较为准确,少了“执行”二字则可能造成双方理解不同。另外,obligation and liability、interpretation and construction也属于“差别近义型近义词”,应分别翻译为“义务和责任”、“理解和解释”。
2.2 英汉商务合同句法对比及其英汉翻译
在句法层面上,为了保证商务合同的严谨性,英汉商务合同中结构复杂的长句比较多。但具体来看,英汉商务合同语言在句法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态、定语从句位置等方面,因此翻译时要采取相应的语态转译、增译、减译、灵活调整句子顺序等技巧。
2.2.1 英语被动与汉语主动
英语商务合同一般采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主动语态居多,这是因为使用被动语态时有无动作主体都可,而使用主动语态一般需要动作主体出现。商务合同语言简练简洁,很多条款中动作的主体都不会出现,因此使用被动语态比较合适。例如:
例6 The documents mustbemadeclear.
例7 Party A is exempted from any business tax as required.
例8乙方按规定免缴房产税、契税,缓征地租,并可享受原有住房补贴。
例9 This contract shall be valid on and from the first day of April, 2013, and any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contract shall not be changed or modified unless by mutual written consent.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英汉商务合同在语态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因此,在进行英语商务合同的汉译时,可采取转换语态的技巧,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以符合汉语商务合同语言的习惯,但这不意味着英语中所有的被动句子都要处理为主动句子。通过语态转换,上述四个句子可分别翻译为:
例6译文 单据必须制得清清楚楚。
例7译文 甲方按规定免缴营业税。
例8译文 As required, Party B is exempted from building tax, deed tax, deferred land rent, and is entitled to the former housing subsidies.
例9译文 本合同自2013年4月1日起生效,未经双方书面同意,本合同之任何条款不得变更或修改。
2.2.2 定语从句后置与定语从句前置
定语从句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句子。合同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句子表达要完整、严谨,而定语从句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一般情况下,英语中定语从句位于中心词后,只有当定语从句较短时才置于中心词前面,而汉语中定语从句位于中心词前。英语偏形合,句子形式要求严格,因此句子结构大多呈树状。尤其在英语商务合同中,需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复杂的意思,因此定语从句通常篇幅较长、承载的信息较为丰富,而且通常置于中心词后面[3],而汉语正好相反,汉语偏意合,句子呈竹节状,结构较英语相对松散,因此汉语商务合同基本不会用到定语从句,而往往将丰富的内容作为定语置于中心词前面[3]。
定语从句又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针对英语商务合同中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要合理地调整句子顺序,英语中后置的定语从句翻译成汉语时一般要放到中心词的前面作前置定语。例如:
例10 If the Buyer is unable to sell out the amount of the goods which he has agreed to purchase from the seller……
译文 如果买方不能销售他已经同意从卖方所购数量的货物……
例11 Party B guarantees that the technical documents to be supplied by Party B are the latest technical information which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al use of Party B.
译文 乙方保证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是乙方经过实际使用的最新技术资料。
对于英语商务合同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由于它与中心词的关系没有限制性定语从句那么紧密,可以将定语从句前置,或者采用分句法,将定语从句单独处理为一个小句,这时中心词一般会重复或省略。例如:
例12 The seller shall not be responsible for delay in shipment or non-delivery of the goods due to force majeure, which has occurred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r in course of loading or in transit.
译文 因在生产、装运或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卖方对迟交或未交货不负责任。(定语从句前置,中心词省略)
例13 Both Party A and Party B confirm the price of the said house purchased by Party B shall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made by the municipality and its competent authority in 199_, which is RMB____ Yuan in total (refer to the appendix for detailed calculation).
译文 甲、乙双方确认乙方购买上述房屋的价格,以一九九__年市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房屋全部售价为人民币____元(具体价格计算详见附件)。(定语从句分译为单独小句,中心词重复)
3 结语
英语商务合同的翻译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只有准确、严谨地表达合同原文的含义,才能够减少双方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通过对比英汉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本文从词汇、句法层面剖析两者语言上的差异,从而寻找到恰当的翻译和规律,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英语商务合同的翻译。这些技巧和规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译者在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实践中,要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规律,以保持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准确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1]吴琴台,刘洪泉. 商务合同翻译准则[J].外语研究,2004(9):64-65.
[2]方梦之. 汉英翻译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吴浩浩. 英汉商务合同文体特征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1,26(5):121-124.
[4]陈建平. 对外经贸合同翻译失真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2003(4):32-35.
[5]陈建平. 经贸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J].中国翻译,2005(4):80-84.
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business contract and translation
GUO Jie
(PingdingshanInstituteofEducation,Pingdingshan467000,China)
Inaccuracy of a translation text may cause ambiguity and uncertainty which may lead to commercial losses or disputes. Hence accuracy is quite critical to the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basic rules and techniques applicabl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special genre into Chines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business contract on lexical and syntactical level.
business contract; comparison; translation
2015-08-17
郭 婕(1974-),女,河南淮阳人,硕士,讲师。
1674-7046(2015)06-0089-04
10.14140/j.cnki.hncjxb.2015.06.018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