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3-21师波芳
师波芳
(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嵩县 47711440000)
嵩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师波芳
(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嵩县47711440000)
近年来,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养猪生产形式已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家一户散养的方式,正被不断发展壮大的现代化养殖场所取代。这种养殖形式的改变,迫使养猪业先后经过了数量、质量、效益、环保为主的几个发展阶段,正在走向效益和环保为主的良性发展道路。然而,在大多数农村,还保持着落后的养殖方式。就拿嵩县来说,嵩县是豫西山区的贫困县,由于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是有名的经济欠发达县。特别是农业经济中畜牧业的比例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畜牧经济中猪、牛、羊的比例占80%以上,而养猪业就占48%,养猪生产是该县畜牧生产的主体,但基本还是一家一户的养殖形式,规模很小,多是农牧兼顾,粗放饲养,导致疫病频发,效益很低。笔者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到基层的养殖场(户)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接触了解,认为目前养猪业存在诸多与生产发展需要和经营场主们的愿望不相适应的因素和现象。现就该县养猪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个不甚成熟的对策,以供业者参考。
1 主要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把养猪生产当成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谈不上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从小家的角度出发,用发展家庭经济的思维来认识和规划个体养猪场(户)的生产发展思路。二是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养殖业同其他经济产业一样,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技术在不断更新,养猪的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而现在不少养猪场(户)立足于传统思想,传统观念,陈规陋习在生产领域时有出现。一批猪出栏了,挣钱了,不去认真总结经验,发扬光大;另一批猪出栏了,损失了,不去总结应吸取的教训,反而怨天尤人,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有个别场(户)不仅不学习现代养猪新科学技术,反而把养猪生产中坏做法、坏习惯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运用。
1.2场地选择不合理
现在的养猪场(户)有不少是在因陋就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场地选择和养殖车间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这就造成,外达不到防疫隔离和环保的要求,内不能适应各种猪群结构对环境条件的需求,具体来讲,就是猪场的建设,外不能保证防止疫病传入,内不能保证猪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怀孕、产仔、保育、育肥等,一个环节,甚至几个环节都对猪的健康生长造成伤害,推迟出栏,增加料耗,效益不好。
1.3经营规模小,效益低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养猪生产场(户)80%为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场(户)。由于生产规模小,首先制约了科学养猪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则更有难度,因为场小、生产量小,生产方式、生产管理很难实现规模化、科学化。不仅品种、饲料、圈舍条件不能按科学要求实施,就连饲养员也只能选择文化低、年龄大、报酬少的人,处处事事从小场的经济利益出发,本应该实施的方法和标准一降再降,最后造成生产质量的下降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1.4科学养猪水平低
养猪关键性技术、品种、猪舍、疾病、饲料、管理这几大要素,缺一不可,但在这些基层养猪场,几乎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种公猪不达标,种母猪选留不合理,淘汰不及时;二是饲料配方执行标准不严格,原料把关不好,猪价高时尚能按配方配料,猪价低时只追求效益,随意变更配方比例,饲料价格是降了下来,但最终降下来的还是经济效益;三是猪舍环境条件差,有些场连最基本的冬暖夏凉标准都不能管控好,设置不合理,清理粪便不方便,导致圈舍内污物遍地,阴暗潮湿;四是消毒不严格,防疫注射不科学;更有甚者,场门口消毒池形同虚设,消毒液不按品种要求及时更新;饲养管理人员外出回场不更衣、不换鞋、不消毒或简单消毒后随便出入猪舍的现象比比皆是;出现病猪隔离不严格,消毒不彻底;更有甚者就连病猪尸体的处理也很随意从事。
1.5缺乏经济联合体
很少有生猪生产合作社走“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客观上讲,大多数场(户)起步、发展、布局不一样,联系不紧密,但也有一地区、一个村镇有几个、多个养猪场(户)同时存在,缺乏组织管理,个体为主,分散经营,严格制约了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例如,一个行政村的甲场一个月前出了问题,乙场、丙场沟通不够,在很短时间内他们那里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不光是这样问题的重复出现造成影响,更主要的是生产、销售形不成大的掌头,不能“抱团”创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小,直接制约了养猪生产的扩大和发展。
1.6发展支持力度不够
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服务存在空档,对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服务不及时、不到位、不系统、不全面,养猪科技人员表面文章多,深入实际少。二是资金筹措投入困难,多少年来政府对生猪生产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需要。现实中凡涉及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两个关键问题时,最后都共同涉及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据了解,现在大部分养殖场(户)都存在资金缺乏问题,严重制约了养猪生产规模的再扩大、再发展。
2 对策探讨
养猪生产同其他产业一样,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的技术创新,要把一个传统的养猪业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生猪产业,笔者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养猪生产应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思想上认识到位
思想决定行动,只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了,行为才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关于养猪生产,笔者认为,思想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认识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养猪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实事,给社会提供十足、安全的猪肉是从业者的责任。把握好养猪生产与发展农村经济的关系,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紧密地联系起来,搞好科学养猪是一种担当,更是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身发展需要。其次,要认识到,发展生猪产业的目的是发展经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养猪的目的之一,只有围绕经济利益这样一个主体,才能用不变应百变,一切行为要为创造效益而努力。第三,一定要讲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说要深入脑海,统领养猪生产的全过程,只有依靠科学,利用科学,创新科学,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第四要适度扩大规模,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有更多的经济效益,要认识到规模的扩大会促进科学水平的提高,两者相生相长,助推效益的不断增长。
2.2全面推广养猪新技术
养猪生产环节很多,但关键技术必须要使用好,比如品种上要选择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市场行情好的品种品系,使供应市场的产品总有一个好的价格行情。饲养方面要认真抓好母猪基础作用,以“八成膘”统领全过程,保证母猪在空怀、妊娠、哺乳几个阶段,都有一个良好的繁殖体况;认真落实看膘施喂的几种方法,为母猪生产出个体大、窝重高、出栏重的生猪个体打好基础;仔猪饲养要着重解决好“过三关”的技术措施,使仔猪顺利过渡到保育期,为出栏大肥猪创造良好的条件;育肥猪则应以“六个月出栏”为饲养目标,做好分期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在100kg体质量时适时出栏。饲料要按照猪的各个生长阶段饲喂相对应的配合饲料,以满足猪只各个生长阶段的需要,从原料的选购、配方的选择、加工、投料方法、供水措施等方面严格把关,从不因为种种理由和借口降低饲料标准,切实把好饲料质量关。杜绝因饲料不合格出现的任何问题。猪舍条件方面,必须认真解决好温度、湿度、密度、空气、噪声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不能因环境因素引起生长受阻或出现疾病。同时,必须认真做好防疫灭病工作,要认识到猪病问题的关键是饲养管理问题,在搞好饲养管理的前提下,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卫生消毒切实有效,防疫注射及时准确,防疫投药中西药结合,方法得当有效。管理上做到资料齐全,查有实据,经验及时总结,吸取教训,发扬成绩,纠正不足,不断进取。
2.3经营上紧跟市场
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理性地认识价格的可变性和风险性的现实存在,利用好“猪周期”。行情差时缩小规模,选育优良个体,给发展留足后劲。行情好时理性处理扩大规模的时间和适合度,挣足该挣的钱,做到紧跟市场,顺应市场,应变得当。
2.4着力发展好生猪生产联合体
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成一个人人能接受的经济联合体,着力解决一场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抱团”创市场,产、供、销全程服务,风险有担当,效益同提高,在一个区域形成一个掌头,创出一个品牌则更为理想。
2.5加强学习、武装头脑、备足后劲
目前农村养殖场(户)的经营者多为年轻人,有胆识、有干劲,但共同存在学历低,专业知识少的现实,有经历、欠总结、提高慢等问题。通过接触发现,他们普遍缺少系统的专业技术,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少,了解透的更少,缺乏对问题的预见能力和应对的前提准备,往往是在出了问题以后,手忙脚乱地翻资料,有针对性地选读有关章节,临时抱佛脚,收效不理想。小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得当,酿成了大问题。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农村应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各业务部门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等养猪培训班,深入基层,开展得很好,但不少养猪户以生产忙为借口,疏于参加学习,有的即便学习了,理解了,但利用得不好,如现在农村养猪由于粗饲料利用欠缺造成母猪普遍养得过肥,影响繁殖率和泌乳力,还有仔猪白痢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两个问题,理论知识,管理要求都很好接受,可就是在生产中兑现不了,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养猪场(户)的从业者要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读两种以上版本的养猪专著,订阅相关专业杂志,读通、读懂养猪理论,了解、更新养猪新技术,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好生产,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养猪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