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015-03-20覃永年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心肌小儿

覃永年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40%[1]。MP主要感染呼吸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2]。肺外并发症全身各系统均可发生,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其他如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及皮肤、粘膜等亦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使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难度明显增大,愈来愈受临床儿科医师的重视,对支原肺炎肺外并发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就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支原体肺炎的报导日益增多,该病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之外,还可引起广泛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其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为25~39.3%[3,4],也有报道达25~50%,高建华[5]报道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6%,且累及消化、血液、神经、心血管、泌尿以及皮肤黏膜、肌肉、骨骼等系统,以消化、血液系统为主,分别占39.8%和26.5%。梁冰[6]发现支原体肺支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系统的并发症,在报道的135例中并发消化系统病变占44.44%。皮肤黏膜占28.89%,泌尿系统11.11%,血液系统8.15%,心血管系统5.9%,神经系统1.48%。郝淑芳等[7]报告则有不同,172例中胸部疾病(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血管系统)占44.2%,消化系统48.8%,泌尿系统16.3%,血液系统24.4%,皮肤17.4%,神经系统1.1%,其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0.6%。一些研究还显示,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肺外并发症。徐震[8]报告68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31例同时累及两个系统(45.6%),22例同时累及三个系统(32.4%),5例同时累及四个系统(7.4%)。可见,支原体肺炎由于累及多个系统或脏器,从而表现出不同系统的症状。这些表现可出现在病症的任何阶段,即可出现在肺感染症状前、中或后,也可在没有明显的肺炎的临床症状情况下出现,尤其当肺外症状掩盖了肺炎症状,或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这往往可使该病情复杂化,易造成误诊及漏诊[5]。为了防止误诊或漏诊,有作者从探讨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入手,其目的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减少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性别、年龄、体温、热程、白细胞、C反应性蛋白、血沉、肺实变影、胸腔积液和(或)胸膜炎、大环内酯抗生素等几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实变影、发病超过7d使用大环内酯抗生素、C反应蛋白及血沉等4个因素是肺外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9]。这些发现有助于提高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率,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2发病机制的研究

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随着实验检查方法的不断完善,其发病机制已逐渐清晰,目前基本围绕着支原体的粘附、直接侵入、直接造成细胞损害、免疫炎症反应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10];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机制为:①MP直接侵袭和毒素作用;有研究发现,从MP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血液中查出MP,推测MP可进入血液,直接侵犯各系统组织而引起病变[11];也有认为MP病原菌能通过粘附、融合等步骤直接损伤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损伤[12]。②自身作用,由于MP与人体肺、心、肝、平滑肌、骨、血细胞、结缔组织、脑等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MP感染源可刺激B细胞产生IgM及IgG抗体并引起宿主抗原结构的改变,可形成相应的自身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MP感染后多器官系统的免疫损害[13]。有报道[14],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细胞亚群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外围血CD4+T淋巴细胞过度表达和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也有研究显示,由于MP反复且临床感染增加患儿对病原体的敏感性,致免疫复合物引起器官的IV型变态反应,从而导致相关组织病变[15]。提示免疫机制在MP感染造成肺外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3临床特点及诊断研究

研究表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并不少见,几乎包括全身各系统,目前认为,支原体肺炎所导致的肺外并发症相对较轻,如果及时治疗不会引起严重的身体损伤。但因其损害系统及器官不同,其临床特点各有差异,损害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特点:

3.1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包括MP感染可引发心肌炎、心包炎、急性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等。白丽华[16]报告51例中并发心血管疾病22例(26.14%),任申易[17]报告165例并发心肌损伤28例(17%);胡旭等[18]报告79例中以循环系统改变的患儿26例(32.9%)。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主要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心律不齐等,均有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检查异常。石宁[19]报告45例支原体肺炎有36例发生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升高。徐震[8]报告35例心血管系统损伤患儿,均表现为心率增快、心律不齐11例,早搏9例、心电图异常13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早搏以及非特异性ST-T改变。心肌酶谱检查有28例存在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同功酶同时升高,11例诊断为肌炎,1例诊断为心包积液。而严职等[20]报告30例中有心慌、心悸者2例(6.6%),均无心脏阳性特征,但入院第一次心电图检查均为异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1例,轻度低电压8例,ST-T改变5例,I°房室传导阻滞3例,II°房室传导阻滞I型2例,房性早搏1例,认为心电图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心脏受损的较为灵敏的检查方法之一。张芝爱等[21]认为只有以下标准之一者为合并心肌损害:①心肌酶谱增高和(或)心肌肌钙蛋白阳性;②心电图发现ST-改变、QRS压低、Q-T间期延长、心脏传导阻滞、期前收缩等异常表现;③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

3.2消化系统并发症 主要为非特异性胃肠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偶有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陈学军等[22]报告68例中伴有消化症状者16例(23.53%),其中表现腹痛2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4例,食欲不振7例。徐英[23]报道55%的多脏器损伤患儿合并有消化道损伤,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随着病情进展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肝大。可见,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应予以重视。

3.3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损害中以脑炎和脑膜炎是最为常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神经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徐震[8]报告发生率26.15%,且主要是头痛、嗜睡和呕吐。有报道[18]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脑电图程度异常,腰穿检查脑脊液外观清亮,压力稍改变,细胞数偏多。于金凤[24]报告18例患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不同程度咳嗽、头痛、呕吐、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阳性等,提出诊断依据:①有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热、频繁咳嗽等;②发病后短时间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似病毒性脑炎改变;③血和脑脊液MP- M>1:80并排除其他病毒或细菌感染;④头颅CT或MRI显示脑实质有水肿,血管周围有渗出、出血或微血栓形成、梗死、脱髓鞘改变、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等;⑤脑电图异常改变。

3.4血液系统并发症 并发血液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粒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皮肤黏膜瘀点等。付静[25]报告发生率为18.24%,郝淑芳等[7]报告为24.4%,以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及网织红细胞增高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血栓栓塞现象、骨髓受到抑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3.5皮肤黏膜并发症 有报道[26]20~50%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发生皮肤损害,以皮疹多见,如斑丘疹、荨麻疹、红斑、水疱或大疱,过敏性紫癜、一过性红色斑疹等。一般于2~4d消退。付静[25]报告10例,其中红色斑疹3例,过敏性紫癜4例,荨麻疹3例,其他尚有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报道。

3.6泌尿系统、肌肉关节及其他并发症 这三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研究发现,MP感染源可在肾小球系膜内产生免疫复合物。临床以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最为常见,表现为血沉、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血清补体降低等。肌肉关节受累则表现为游走性关节酸痛或关节炎多见。其他尚有并发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中耳炎,但较少见。总之,支原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故对具有呼吸道症状,同时出现上述器官病变时,应注意MP感染的可能,对于有多脏器损伤而未能查及原因时,也应考虑MP感染以及肺外并发症起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和抗体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4治疗的研究

对支原体阳性患儿要密切关注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的可能性,避免漏诊,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目前阿奇霉素与红霉素仍为防治MP肺炎及肺外并发症的有效抗菌药物。高建华[5]对83例合并肺外脏器损害者给予红霉素20~30mg/(kg·d)或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给药,神经系统受累者给予20%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激素及神经细胞营养药物;心肌受累者予营养心肌等治疗;肝功能损害者予以保肝治疗等,结果全部患者症状改善,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出院后随访未见遗留后遗症。罗春龙[27]报告40例患儿在积极治疗肺炎的同时予以相应的治疗,疗效满意。陈振华[28]收治1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52例肺外器官受累,治疗上按全国儿科协作组制总方案,阿奇霉素10~15mg/(kg·d)口服,1次/d,连续治疗7d为一疗程,停药7d后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出院。张芝爱[21]对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尼卡汀治疗,取得较好效果,认为该药对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可有效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对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及心功能有保护作用。冯媛元[29]用左尼卡汀治疗43例,也获得类似效果,显示可有效控制心肌损害,改善心功能作用。此外,对病情重者可加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总之,对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抗炎治疗外,应根据肺外表现进行对症治疗,是治愈此病的关键。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对发病机制的研究更为深入,为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临床医师对肺外并发症的认识存在偏差,漏诊和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故应引起今后广泛的重视。

参考文献:

[1]Youn YS, Lee KY, Hwang JY, et al. Difference of clinical feature of childhood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J].BMC pediatr, 2010, 10(1):48-53.

[2]吴清,韦彦成.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63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12):1674-1676.

[3]Khan FY, Ayassin M. Mycoplasma pneumoniae associated with severe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J]. Braz J infect Dis, 2009, 13(1):77-79.

[4]李培杰,杜爱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器官损害210例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9):133-134.

[5]高建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83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90.

[6]梁冰.肺炎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0):6406-6407.

[7]郝淑芳,刘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脑外并发症1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3,25(2):49-51.

[8]徐震.68例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 20(3):319-320.

[9]王全,蒋建飞,赵德育.肺炎支原体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0):749-751.

[10]刘洋,李敏.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杂志,2011,29(2):186-198.

[11]Waites KB, Talkington DF. Mycoplasma pneumoniacand its role as a human pathogen [J].Clin Microbial Rev, 2004, 17(4):697-728.

[12]卢建忠.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观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3):420-422.

[13]张光明.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86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256-258.

[14]陈良东,周建波,张廷,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NF-2,IL6,IL8及T细胞亚群变化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374-1375.

[15]李荣寿.小儿支原体肺炎126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2):175-176.

[16]白丽华.8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9):176.

[17]任申易.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78.

[18]胡旭,韦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79例防治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6):76-77,79.

[19]石宁.4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0,14(13):115.

[20]严职,黄英.小儿支原体肺炎与心电图异常---附30例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8,23(2):179-180.

[21]张芝爱,王阿静.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策略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6):21-23.

[22]陈学军,余蓉.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21-122.

[23]徐英.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多脏器损伤2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61.

[24]于金凤,吕月明.小儿支原体肺炎病发神经系统损害18例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2):29-30.

[25]付静.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8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84-85.

[26]吴良霞.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16):1210-1211.

[27]罗春龙.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并发症40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2,30(4):337-338.

[28]陈振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当代医学,2013,20(21):184-185.

[29]冯媛元.左卡尼汀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效果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7):8-9.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支原体心肌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鸡败血支原体病的诊治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复合心肌补片对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复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