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中心二次绩效分配方式的讨论

2015-03-20彭文晖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效果

彭文晖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二次绩效分配的方式和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消毒供应中心内工作人员的职位、班次以及所承担的责任风险来制定二次绩效的分配方式。并从工作量、工作质量、临床满意度以及奖惩项目等方面观察二次绩效分配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以及工作质量较该项制度实施之前有较大提高,物品不合格率与实施前相比也明显降低,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二次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当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二次绩效分配;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医院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二次绩效分配方式投入到了医院绩效管理当中。该种绩效分配方式是针对科室内每个人来进行的绩效分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制度的影响,也有许多医院并未能将该种绩效方式应用到各个部门的绩效管理当中,其结果难免会出现多劳不得的情形,而这种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室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造成了影响[1]。本文将就消毒供应中心二次绩效分配方式展开讨论。

1 消毒供应中心二次绩效分配方案

1.1实施方法

1.1.1建立科室绩效分配小组 小组成员的制定 由全科室的所有人员讨论决定(主管护师2名)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组长的岗位绩效则由护理部考核决定。科室内部的工作质量标准以及实际考核要点由小组成员研究决定。但是整个绩效分配方式要围绕"效率为优,注重公平,保证质量"的基本原则[2]。在以往的工作当中,二次绩效分配完全是统一管理的,不仅导致分配工作复杂,同时在分配过程中,常常出现绩效分配不均的情况,导致工作人员与医院的矛盾不断升级,甚至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国的医院数量正在增加,招聘的人员也不断增多,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二次绩效分配方案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建立科室绩效分配小组,有利于将问题缩小化,并且彻底杜绝绩效分配上的恶性循环。

1.1.2将岗位细化并依据工作流程实施分组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多且杂,因此一定要将各个岗位进行细化,同时将各个工作流程进行分组管理。比如说设立收送组、清洗消毒处理组、包装灭菌组、无菌物品检查发放组等。每个小组可以设立1名负责人,来安排小组的日常工作以及质量控制。

1.1.3明确每位工作人员职称岗位以及班次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中各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各个班组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风险性以及工作强度来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称系数,并将每个人的职称、岗位以及班次统计记录在案。相对于之前的工作而言,很多医院并没有考虑到工作人员职称岗位以及班次的问题。这就导致二次绩效分配出现了严重的漏洞:①工作人员支岗位不明确,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工作量造假,而真正努力工作的人却无法凸显其地位;②班次不明,导致领导与下属的矛盾持续增加。在二次分配绩效的时候,领导依然占据较多的部分,员工应有的二次绩效没有得到明确,对员工的工作和消毒供应中心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

1.1.4临床满意度考核并设置奖惩制度 在每月月初或者月末,由护理部门向各个科室发放消毒供应中心满意度调查表:主要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以及供应物品的质量等等。调查结果要在每月的管理大会上进行通报。

1.1.5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将奖金中的5%设置成奖励基金,二次绩效分配则利用绩效评定表来完成(将50%的职称绩效以及50%的岗位绩效金额分别填入表格中的特定位置,并将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输入,由表格自动计算其所得的绩效数额),同时对照质量考核制度以及持续质量改进表、满意度调查情况来汇总绩效结果,并将最后绩效分配结果打印,发放于各个负责科室。电子表格则要加密保存。

1.2方案实施结果

1.2.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二次分配消毒供应之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为80.0%,相较于实施之前的66%。有较大提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升,意味着绩效二次分配方式的实施结果值得肯定。由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基层员工,绩效二次分配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开销。所以,满意度的提升不仅仅是心理上的一种认可,更是对二次绩效分配结果的肯定。

1.2.2消毒供应中心供应消毒物品的不合格率有了显著下降。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二次分配消毒供应之后,供应中心消毒供应物品的不合格率有显著下降(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在实施前为3.6%,实施之后为2.45;器械包装的不合格率为0.44%,实施之后下降到0.16%;无菌物品的不合格率为0.06%,实施之后下降到0.02%)。二次绩效分配方案在有效落实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多项工作都由于二次绩效分配的成功,出现了很大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物品的不合格率下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今后应深入研究二次绩效分配方案,进一步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合格率。

1.2.3实施结果分析

1.2.3.1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有显著提升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二次分配消毒供应之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为80.0%,相较于实施之前的66%,有较大提高。

1.2.3.2消毒供应中心供应消毒物品的不合格率有了显著下降。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二次分配消毒供应之后,供应中心消毒供应物品的不合格率有显著下降(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在实施前为3.6%,实施之后为2.45;器械包装的不合格率为0.44%,实施之后下降到0.16%;无菌物品的不合格率为0.06%,实施之后下降到0.02%)。

2 讨论

通过调查结果以及对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笔者发现实施二次绩效分配(将个人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临床满意度等加入到绩效分配当中,从而实现二次绩效分配)不但可以显著提高科室内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这个结果表明,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二次绩效分配可以避免传统分配方式的弊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并使得个人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因此,该种分配方式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及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在科室内进行满意度调查时,笔者发现许多工作人员均反映该种分配方式因为比较公平公正且分配结果能让大多数人信服。因而满意度也得到了有效提高[4]。

在进行次绩效考核的过程当中,其主要的考核原则是将个人工作质量和小组工作质量进行挂钩,也就是说如果所在小组的工作内容出现了质量问题,组内所有工作人员都会被处于同样的处罚。如果小组内或者是工作出现了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情况,小组内没名工作人员的日工作量统计值也会相应减半,同时每日的工作量以及出现的差错均会被记录在案(这是为了提醒每位工作人员务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考核方式不但明确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同时也加强可工作责任感,从而工作质量也得到了有效加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将二次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当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同时也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值得继续完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兰,郭明,程家祥,严君. 新医改方案下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模式探讨[J]. 中国卫生人才, 2007,11(3):58-59.

[2]张勤,王峰,张亿琴. 消毒供应中心绩效分配考核体系的建立与效果评价[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8(05):142-143.

[3]于翠香,梁云霞,吴可平,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及实施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 2006,21(07):75-76.

[4]薛晓英,任爱玲,王玲勉,等. 护理病区独立运行后护理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 护理管理杂志,2008,36(05)32-33.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