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分析

2015-03-20黄炜王曾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间歇

黄炜 王曾

摘要:目的 研究对原体肺炎患者采用连续和间歇阿奇霉素药物治疗时的临床效果和耐药性。方法 选取8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但观察组采用间歇给药的方式,对照组则采取连续给药的方式。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同时段最小抑菌的浓度值变化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且P<0.05;观察组最小抑菌的浓度值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用药后12d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已超过血药浓度值;另外,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且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时,宜选用间歇给药的方式,出现耐药性的速度更慢。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连续;间歇;阿奇霉素;效果;耐药性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肺炎类型,且该病症较难治愈,复发率高,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1]。当前,阿奇霉素的整体治疗效果得到广泛验证和认可,但给药方式却存在一些争议。现选取我院8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给予间歇给药和连续给药的方式治疗,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12~64岁,平均年龄(35.47±6.42)岁;病程2~16d,平均(3.57±2.11)d。对照组44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11~63岁,平均年龄(32.58±5.22)岁;病程2~15d,平均(3.63±2.03)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现给予所有患者均对症处理,包括镇咳、祛痰、吸氧、平喘等。然后给予观察组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289)间歇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如下: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按照10mg/(kg·d)的剂量使用阿奇霉素针剂,连续使用3d,1次/d,然后停药3d,以此作为1个疗程,并在每次疗程结束后进行药敏试验和痰细菌培养。之后同样方法再使用药物,重复2个疗程。对照组则采取阿奇霉素(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0289)连续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如下:同样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按照10mg/(kg·d)的剂量使用阿奇霉素针剂,连续使用6d为1个疗程,然后在疗程结束后进行药敏试验和痰细菌培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并于用药前与用药后不同时段(用药后4d、用药后8d,用药后12d)比较最小抑菌的浓度值的变化情况,在治疗6个月统计两组的复发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2]:①显效:患者的肺部湿罗音或干鸣音明显减轻,干咳、呼吸困难、头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并无其他不适感;②有效:患者的肺部湿罗音或干鸣音有所减轻,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体温正常;③无效:患者肺部仍然有湿罗音或干鸣音,且与治疗前相比无减轻,临床症状也未见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用 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20例(45.45%)、有效21例(47.73%)、无效3例(6.82%),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中显效11例(25.00%)、有效23例(52.27%)、无效10例(22.73%),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42)。

2.2 两组用药前后最小抑菌浓度值的变化情况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最小抑茵浓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的抑菌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且对照组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升幅大于观察组(P<0.05),且对照组在用药后12d后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已高于血药浓度值。说明该组患者对阿奇霉素已经产生比较强的耐药性(见表1)。

2.3两组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观察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55%,对照组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18.18%。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属于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约占各种肺炎的10%。患分析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这些病原体会吸附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表面,因而对纤毛活动造成抑制作用,进而对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形成损害作用[4]。经临床验证,阿奇霉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该药物的抗菌能力和安全性均较高,而且药性强、化学物质相对稳定、半衰期较长,因而在用药后能有效维持一定时间的组织浓度,药效明显。

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间歇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取连续给药的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P<0.05;两组用药后各时段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观察组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用药后12d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已超过血药浓度值,可见,该组患者对阿奇霉素已经产生比较强的耐药性;另外,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P<0.05。

分析原因,阿奇霉素消除半衰期一般为35~96h,而在组织中的半衰期通常为68h左右。在停药后3d其血药浓度依然会比最小的抑菌浓度要高,因而选择连续给药的方式反而无优势,而且还会增强致病菌的耐药性,降低整体的治疗效果。因此,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时,间歇给药方式要优于连续给药方式,且间歇给药方式出现耐药性的速度更慢。

参考文献:

[1]刘娟.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11):111-112.

[2]何运芳,赵琦.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2(03):69-70.

[3]郭小丽.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2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2):56+96.

[4]刘显翠.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耐药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08):92-93.

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间歇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后大叶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不同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两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