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西医结合比较研究

2015-03-20肖维琼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炎性因子

肖维琼

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后对其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入两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手术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手术疗法基础上应用银杏叶制剂疗法,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泡腾片疗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量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VS52.08%,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β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的TNF-α、IL-6、IL-8、IL-1β水平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情况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评估指标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后,可使缺血性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升高因子TNF-α、IL-6、IL-8、IL-1β降低,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推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炎性因子;缺血性脑损伤;银杏叶制剂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外科危急重症,致死率高,临床中老年男性较为常见[1],常可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2]。该病起病急,如不及时有效控制,会给脑血管系统带来不可逆性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质量[3]。有研究认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可降低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故我院对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银杏叶制剂疗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科室2012年6月~2013年9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95±1.32)岁。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经颅CT、MRI、脑血管造影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有患者均无肝、心、肾等重要脏器的原发疾患,入院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免疫制剂,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伴发症状、病变部位、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抗休克、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胃肠内外支持对症疗法,病情稳定情况下进行急诊手术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1~2次/d,2~4支/次。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服用血塞通泡腾片,1~2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14d,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及第1、3、7d抽取5ml腹腔静脉血,用ELISA检测TNF-α、IL-1β,IL-8,IL-6的含量。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1.3判断和评估标准 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先后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及临床效果评估。ADL实施Barthel指数评估:正常独立生活-I级;康复部分生活-II级;行走拄拐,需要人料理生活-III级;有意识,但需卧床-IV级;植物人-V级。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好转15例,无效9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VS52.08%,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中TNF-α、IL-1β水平变化 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情况均有提高,但观察组的评估指标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疗法,银杏叶制剂可清除机体产生过量自由基,同时可以刺激释放儿茶酚胺,抑制其降解,通过对内皮舒张因子及前列环素的刺激产生舒张动脉的作用,保护动静脉血管张力。本研究说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银杏叶制剂后,可使缺血性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升高因子TNF-α、IL-1β降低,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推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婷,郭大静,赵建农,等.320排容积CT全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重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7):135.

[2]唐绍军,吴素英.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4):182.

[3]程改存,陆鹏,吴丽珍,等.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12,40(3):170.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炎性因子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观察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炎性因子及血脂代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