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抑郁症及其膳食营养搭配

2015-03-20张美花杨彩荣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抑郁症营养素

张美花 杨彩荣

摘要: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兴趣缺乏,自责自罪,并伴有食欲下降,性功能减退及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抑郁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抑郁症;营养素;膳食搭配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近一千万的人处于抑郁的困绕。当这种原本正常的情绪表现或反应长期持续,挥之不去并且程度加深的时候,就转换为抑郁症。多数抑郁症患者会出现食欲降低,机体生理代谢失常,极易造成营养不良,加重病情[1]。

1 抑郁症的表现

人们会因为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而烦恼,但是如果这种烦恼发展为持续的抑郁,则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对忧郁症患者而言,每件事物都显得晦暗,它们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极度疲乏,常想用睡眠来驱走忧郁或烦闷,甚至产生错觉和幻觉,对他人疑虑重重,并时常有负罪感和无助感,失去和现实联系的能力。

忧郁症的症状包括慢性疲劳症候群、失眠或经常睡觉且睡眠时间过长、失去食欲或狼吞虎咽、头痛、背痛、结肠毛病,而有的还会感到人生空虚及毫无意义甚至许多患者想到用死解锐[2]。

2 抑郁症形成的原因

忧郁最早是由于生活紧张、胃不舒服、头痛、营善不足、饮食不良、糖、单核白血球增多症、甲状腺疾病、子宫内膜炎(与妇女忧郁症有关)、等任何严重的身体伤害、过敏症等造成的。由于这些身体的不适导致情绪不稳、精神涣散、心理压力增大,心理的压抑导致生理功能减退出现紊乱,进而引起躯体的广泛不适,躯体不适反过来又加重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使病程日益加重[3]。忧郁症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出现,但以中年早期较为常见,并且在老年人中尤为普遍。忧郁症起因于脑部管制情绪的区域受扰乱。大部分人都能处理日常的情绪紧张,但是当此压力太大、超过其调整机能所能应付的范畴,忧郁症可能由此而生。因此若不解除生理功能的紊乱,不调理体内生化物质的病理性改变,单纯予以心理上的疏导是不够的。

尽管目前引起重度忧郁的确切病因还有待研究,但专家们仍认为它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即调节悄绪的化学物质)的功能障碍有关,而该功能障碍似乎有很高的遗传倾向,家族就缺乏营养。

3 抑郁症与营养素的关系

据WHO报告,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由于抑郁症患者食欲差且机体生理代谢失常,很容易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因此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关于营养素的直接或者间接辅助治疗作用日益重要。

3.1抑郁症与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由于在食物中含量低、人体对其需求量低、理化性质不稳定等特点使维生素成为人体最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情绪忧郁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

叶酸(folicacid)缺乏或不足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甚为密切。叶酸缺乏是抑郁的常见症状。叶酸严重缺乏而造成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亦为抑郁症。研究显示叶酸抗抑郁疗效起效快,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供甲基,促进甲基化反应而提高患者脑内五羟色胺水平有关。曾有报道在以富含叶酸的传统中国膳食结构为主的香港及台湾地区,抑郁症患病率低,且该地区抑郁患者血清中叶酸含量较高能提高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提示叶酸具有较好的预防及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酵母、菠菜、龙须菜、萝b、绿叶菜类、豆类及动物肝脏是叶酸良好的来源。

维生素B12(VitB12)是一种较好的抗抑郁辅助药物。VitB12为一种含钴复合物,主要参与体内核酸胆碱、蛋氨酸的合成及脂肪与糖代谢,它不仅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还是治疗巨幼红细胞贫血的重要药物。据调查约1/4的抑郁症患者机体缺乏VitB12,国外学者也曾对抑郁自杀者遗体进行尸检,发现几乎每个自杀者体内都大量缺乏VitB自杀未遂者的检测结果与之相同。因此抑郁症患者可考虑尽量多补充VitB12含量丰富的动物肝脏、牛奶、蛋黄、大豆和小麦等食物。

维生素B1(VitB1)缺乏可导致糖代谢失调,引起精神抑郁、焦虑、淡漠等表现。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可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在能量代谢中发挥辅酶作用,可以说没有硫胺素就没有能量。有报道称1/3的抑郁症患者表现轻度或中度的VitB1。谷物是VitB1的主要来源,杂粮、豆类、酵母、坚果、动物内脏及蛋类含量也较丰富,抑郁症患者的膳食中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搭配。

维生素B6对维持正常的精神、情绪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缺乏将引起血中高半胱氨酸升高,对中枢神经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而引起抑郁;维生素C能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另外,专家研究显示抑郁患者血清维生素E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但与膳食摄入无关,提示可能由该病理状态造成,必要地补充VE显得尤为重要[4]。

3.2抑郁症与矿物质 矿物质(minera1),亦称无机盐或灰分,根据其在食物中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其中钙、镁、铁、铜、锌、硒、铬等与精神情感关系密切。

常量元素钙是神经冲动传导不可缺少的物质,缺钙使神经传导发生异常,进而引起紧张,易疲劳,"脾气"变坏等症状;镁参与ATP酶的激活使ATP释放能量,以保证神经冲动的顺利传导。人体轻度缺镁会变得极易激动、忧郁,好战等,长期严重缺乏,影响脑和神经系统而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紊乱、定向障碍、明显抑郁甚至精神错乱、幻觉等。锌含量及锌/铜比例下降,可使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降低,导致脑中氧自由基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增强,引起精神障碍。实验证明人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原因之一。另有报道硒、铬可使心境恶劣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改善。因此抑郁症患者及正常人群应重视矿物质的均衡摄入,保持躯体与精神的健康,动物内脏及坚果等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抑郁症患者应注意以上食物的搭配。

3.3抑郁症与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分为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3类。前2种人体均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直接或间接获得,它们与抑郁症的关系密切,如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等。色氨酸是人体重要的必需氨基酸,是神经递质五羟色胺的前体。专家急性耗竭志愿者脑内的色氨酸(ATD)后,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监测和语言、记忆等测试,结果表明ATD的低下可降低前皮质兴奋性,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专家报道产后抑郁患者脑内色氨酸水平比产前降低15%,最主要原因在于其它氨基酸如亮氨酸、酪氨酸等血清中含量过高,与色氨酸竞争进入血脑屏障,从而引起脑内色氨酸含量降低,导致抑郁发生。酪氨酸作为条件必需氨基酸,由苯丙氨酸转变而成,是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提高其摄人量则可增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NE的含量,抵抗抑郁情绪。由于不同食物其蛋白质中所含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不同,而各种氨基酸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不一致,因此在蛋白质的补充上应注意患者抑郁症的类型,注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比例的搭配,避免氨基酸竞争吸收而出现适得其反之现象。

3.4抑郁症与其他营养素 脂肪酸及碳水化合物的摄人亦与抑郁症密切相关。w3和w6是两种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人类日常膳食一般能提供足够的w6,而w3(主要由海产品提供)却不足。海产品消费与情绪障碍成负相关的调查结果提示:饮食中w3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将引起情绪障碍,补充w3可起到预防作用且能辅助治疗抑郁症。专家报道胰岛素在妇女怀孕时会逐渐升高,妊娠3个月时达到正常水平的2倍,其机制与胰岛素影响脑中5-HT的生成有关。

可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营养素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其预防、治疗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4 抑郁症的营养膳食搭配

研究已发现食物显著地影响脑部的行为,饮食是最常见的忧郁原因。例如,饮食习惯差及常吃零食,脑中负责管理我们行为的神经冲动传导物质会受我们所吃的食物影响。

4.1多吃糖类 吃糖类对脑部似乎有安定的作用,多糖类能提高脑部色胺酸的量,因而有安定的作用。如果你感到紧张而希望能放松心情时,可吃较多的糖类,如果你感到疲倦而希望能振作精神时,可吃较多的蛋白质。饮食需包括生鲜蔬果、大豆及其副产品。饮食多糖类(复合糖类)含量不足町造成5-羟色胺的流失及产生忧郁症。

4.2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促进多巴胺及肾腺素的制造,吃含必需脂肪酸和糖类的蛋白质能增加警觉性,鲑伍及白鱼都是好的来源。当饮食综合了此两种营养素,脑部便达到平衡。用全麦面包作的火鸡肉三明治即是一种好的综合品:火鸡肉富含蛋白质及色胺酸,而全麦面包提供复合糖类(即多糖)。忧郁的人可以藉由摄取富含蛋白质及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火鸡肉及鲑鱼,以提升精神。避免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猪肉或油炸食物,例如,汉堡、薯条,会导致行动缓慢、思考迟钝及疲劳。脂肪抑制脑部合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并造成血球凝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尤其是脑部。

4.3补充营养素 酪胺酸是脑部功能所需的物质。酪胺酸对那些长期处于情绪紧张的人有好处。如果饮食含有酪胺酸,则一些无法控制的情绪状况可能得以避免。在早晨空腹服用1000~3000mg的酪胺酸。30min后,和早餐一起服用维生素B群。维生素B群帮助体内代谢氨墓酸,特别是B6。维生素D群维生素B群及维生素B6、D12,3次/d,各100mg,它是脑部功能正常所必需的物质。胆碱及肌醇或卵磷脂2次/d,各100mg。对脑部功能及神经冲动之传导很重要。L-色胺酸它可以增加5-羟色胺的合成,对缓解抑郁症状有很大帮助。在某些食品中含有较丰富的色胺酸,如火鸡肉、鸡肉、鱼肉、扁豆、豌豆、药用酵母、花生黄油、坚果和大豆,多食用上述食品及碳水化合物,有助于大脑摄取色胺酸。烟碱素(B3)加烟碱硫胺3次/d,各100mg,200mg/d。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钙及镁每天1500mg,1000mg。

总之,抑郁症应吃富含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以及ω-3脂肪酸的优质高蛋白食物,微量营养素丰富,能量适宜的治疗膳食。总蛋白摄入量应该在80~100g/d为宜。

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抑郁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只要营养与饮食同步走,适当补充营养素,合理膳食,相信抑郁病患者会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祖承.精神病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焦玉梅,孙莲芳.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其与症状关系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4]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抑郁症营养素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DNA甲基化及营养素对其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让宝宝“羊”眉吐气的12种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