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2015-03-20肖鹏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肖鹏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在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以明确免疫疗法在治疗肺结核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痰菌的转阴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7,P=0.0099);治疗一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为29.73%,对照组的转阴率为27.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率为86.49%,对照组的转阴率为54.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69,P=0.0051)。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病灶吸收快,初治菌阳转阴率高。

关键词:胸腺五肽;初治菌阳肺结核;抗结核治疗

肺结核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属于T细胞介导的病原性免疫反应和保护性免疫反应调控紊乱的免疫性疾病[1]。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50万的肺结核患者,并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加剧和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该病出现了高患病率、高耐药性等特点。有研究表明,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辅以免疫调节治疗能有效改善结核病的治疗情况。我院以7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规药物联合胸腺五肽的临床疗效。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44例,女30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5.12±2.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74例患者中,44例患者双侧肺部有病灶,继发性肺结核41例,血行播散型33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4.81±1.24)岁,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5.89±2.1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2]: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②未接受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且近6个月内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3]:①心、肺功能严重障碍者;②患有其他免疫性疾病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

1.2药物 H:异烟肼(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批号:H31020495),R:利福平(沈阳双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50725),Z:吡嗪酰胺(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44020253),E:乙胺丁醇(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H41021166),胸腺五肽(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70219)。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2HRZE/4HR标准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药物用法:口服H0.3g、Z1.5g、E0.75g,1次/d,R0.45~0.60g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1支/次,1次/w,在臀部进行深部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疗程均为2个月。

1.4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病灶基本吸收其未见活动性病灶;②显效:50%以上的病灶吸收;③好转:未到50%的病灶吸收;④无效:病灶无明显改变甚至扩大。总有效=治愈+显效。

细菌转阴判定标准:采用齐-尼氏染色法,进行痰菌涂片,记录转阴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共治愈22例(59.46%)、显效10例(27.03%)、好转4例(10.81%)、无效1例(2.70%),总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共治愈10例(27.03%)、显效11例(29.73%)、好转9例(24.32%)、无效6例(16.22%),总有效率为56.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7,P=0.0099)。

2.2痰菌转阴情况比较 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例数为11例,转阴率为29.73%,对照组的转阴例数为10例,转阴率为27.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研究组的痰菌转阴例数为32例,转阴率为86.49%,对照组的转阴例数为20例,转阴率为54.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69,P=0.0051)。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肺结核是一种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紊乱的免疫疾病,其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导致,并以T淋巴细胞所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为主[4]。通常T细胞的抑制程度与肺结核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患者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用一种增强机体免疫细胞功能药物可充当一种保护性的免疫调节剂,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胸腺五肽是一种胸腺生成素Ⅱ的有效成分,从胸腺激素分离出来,并由49个氨基酸组成,这其中有一个肽链片段能够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6]。在机体正常的状态下,胸腺五肽能逐渐将免疫反应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逐渐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因此,有研究显示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有助于机体症状的减轻、病灶的吸收、痰菌的转阴。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和痰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组,与文献的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病灶吸收快,初治菌阳转阴率高。

参考文献:

[1]刘淦斌,易来龙.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01(14):45-45,46.

[2]张霞.胸腺五肽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01(17):2243-2244.

[3]刘金萍.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重症肺结核临床疗效的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4):163-164.

[4]张兴华,闫峰,赵红丽,等.利福平注射液初治菌阳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88-89.

[5]刘莹,刘蓉,李志媛.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初始耐药情况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3900.

[6]刘晓燕,张正斌,王坚杰,等.乌体林斯联合正规抗结核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106-108.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