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股沟疝日间手术的临床研究

2015-03-20张培范玮朱红年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麻醉药氯胺酮腹股沟

张培 范玮 朱红年

小儿腹股沟疝是儿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生率为0.8%~4.4%,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本院把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变成日间手术模式,患者从入院到离院在24h内完成,研究此项手术作日间手术的可行性,制定一个麻醉和手术的临床路径。

本文回顾2008年1月~2014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820例1~6岁小儿手术患儿,对其麻醉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法、麻醉后离院的评估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年龄1~6岁,体重9~22kg,ASAI-Ⅱ级,男768例,女52例,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住院组和非住院,住院组380例,非住院组440例,均为腹股沟疝患儿,住院组患儿采用传统的住院模式,先住院,检查完善后择期手术,住院约7~8d,拆线后离院。非住院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高位结扎术,于下腹横纹处切一长度约为1.5cm的小切口,将皮肤切开后将皮下组织钝性分离到腹外斜肌腱膜,于浅层处将切口牵拉向外上方,外环口暴露后将提睾肌捏住,在内环口精索处行钝性分离找到并进入,找到内环口,将输精管和精索分离,对疝囊进行高位缝合结扎,并将远端旷置。

1.2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术后在麻醉监护室苏醒,,达到离院标准离院。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手术患儿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用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院感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医疗费用等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处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 监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氯胺酮用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量少未统计,见表1。

2.2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情况对比如表2。1w后拆线痊愈,两者均无切口感染,术后两组分别有2例疝复发,再次手术随访1年未复发,见表2。

2.3住院费用 住院患儿(2620.50±153.32)元;非住院患儿(1985.23±92.52)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日间手术以择期非常规的住院方式接受手术,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留观、出院。据资料显示,经选择的病例日间手术死亡率为1/66500,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455,明显低于住院患者[1]。

可复性腹股沟疝手术采用小切口高位结扎术,属一类切口手术,由于手术医生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缩短,绝大多数几分钟可完成,麻醉药用量随之减小,多数一次给药即可,这大大减少了麻醉药的不良反应,术后患者无特殊的处理,术后多在1~2h内完全清醒,固可以纳入门诊非住院手术。术后恶心呕吐是麻醉和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术中应重视麻醉方式、麻醉用药,以减少麻醉的相关并发症。我们一般常规使用氯胺酮,较长时间则辅以丙泊酚。丙泊酚镇静、催眠作用迅速、平稳,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与氯胺酮合用可使清醒时间缩短并有效减轻氯胺酮的不良反应[2]。本组4例恶心呕吐,可能与麻醉有关,经观察数小时停止,无需特殊处理。小切口手术方式的改进,对小儿损伤小,手术时间缩短,麻醉药用量也相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与亚明宏等报导相似甚至优于其结果[3]。16例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均为低龄患儿,为手术创伤后出现的全身应激反应。

总之,腹股沟疝手术由于时间短,创伤较小。术后用药少,可以非住院手术,注意做好术前评估,术中麻醉,术后评估,麻醉是安全的,手术效果能保证的,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减少院内感染,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大大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美玲.日间手术的发展和麻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6):1006-1007.

[2]刘俊杰,赵俊,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95-296.

[3]亚明宏,李凝峰.日间手术模式下经外环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J].中国当代医学,2011,18(1):187-188.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麻醉药氯胺酮腹股沟
麻醉药和麻醉药品是一回事吗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氯胺酮依赖脑内作用靶点的可视化研究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