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5-03-20漆海洲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漆海洲

摘要: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肝脏功能,是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硫普罗宁钠;罗格列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指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炎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性和点状坏死以及混合性炎细胞浸润[1]。目前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将探讨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入选和排除标准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肝脏病学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①无饮酒史;②临床表现为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伴肝脾肿大;③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上限1.5倍,且持续时间超过4w;④有影像学诊断依据。排除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患者入组前3w未服用降酶、降血脂和保肝药物。

1.2一般资料 本组6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2.5±2.4)岁,病程1~8年,平均(3.9±0.7)年。

1.3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给予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口服硫普罗宁片(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210),200mg/次,3次/d,同时口服罗格列酮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68),2mg/次,2次/d,疗程为3个月。

1.4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肝功能指标 患者治疗后的ALT、AST及GGT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脂指标 治疗后患者的TC、TG、LDL-C及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该病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原发性肝癌有密切的关系,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研究认为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等因素有关[2]。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除了在饮食干预、行为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应针对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药物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目前临床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3]。

临床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主要包括减肥药物、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肝细胞保护剂、调节代谢紊乱药物等。本研究采用硫普罗宁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这与张永飞[4]的报道一致。其研究结果表明硫普罗宁联合应用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低肝酶指标,改善临床症状的治疗作用。

硫普罗宁是一种新型的甘氨酸衍生物,可与自由基结合为二硫化合物,并活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自由基,其主要药理作用是解毒,降低肝细胞或线粒体ATP酶的活性,升高ATP的含量,恢复电子传递功能[5],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肝细胞及组织,修复乙醇性的肝损伤,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6]。罗格列酮为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受体激动剂,属于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能够调控与胰岛素效应有关的多种基因转录[7],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脂代谢。其主要通过肝P4502C8代谢,不经过肝药酶P4503A4代谢,是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与胰岛索抵抗密切相关的多种代谢紊乱的药物[8]。临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9、10]:罗格列酮能够通过纠正低脂联索血症和脂代谢紊乱等多种途径,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的肝脂肪变性和肝功能异常,从病理学上证实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硫普罗宁联合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功能,是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沈峰,范建高.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治疗进展和热点回顾[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2,4(7):25-28.

[2]占国清,谭华炳,李芳,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疾病杂志,2013,16(6):505-507.

[3]Federico A,Niosi M,Vecchio Blanco CD,et a1.Emerging drugs for non-alcohofic fatty liver disease[J].Expert Opin Emerg Drmp,2008,13(1):145-158.

[4]张永飞.硫普罗宁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12(2):134-137.

[5]金琦,黄朔,张成智,等.硫普罗宁联合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的探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3):116-117.

[6]杨淑敏.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和药理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8):134-135.

[7]张雪玲,李建绪.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6A):949-951.

[8]Bethanis SK,Theecharis SE. Leptinin the field of hepatic fibrosis:a pivotal or an incident al player[J].Dig Dis Sci,2006,51(10):1685-1696.

[9]韦小玲,王艳荣,洪天配,等.罗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4):277-280.

[10]朱风尚,赵家胜,刘苏,等.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6):404-409.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