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

2015-03-20杨小玲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尿潴留

杨小玲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预防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行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恶性肿瘤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手术后进行腰部、腹部及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术前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术后第8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成功排尿13例,占总例数的86.67%,尿潴留2例,占总例数的1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成功排尿9例,占总例数的60%,尿潴留6例,占总例数的40%,总有效率60%。结论 通过盆底肌锻炼指导,有利于膀胱颈的恢复作用,患者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症状消失快,减少尿潴留,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和尽快恢复社会角色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训练;子宫切除;尿潴留

资料[1]显示,妇科恶性肿瘤在30岁以上就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临床治疗多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较大,由于术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盆腔支配神经,严重影响了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目前多采用留置导尿,存在着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恢复缓慢、尿潴留、尿布尽等缺点。目前临床通常采用膀胱功能锻炼预防尿潴留。膀胱功能锻炼分为夹闭尿管(被动训练)和腹肌盆底肌膀胱的锻炼(主动训练)。有文献[2]报道,经过功能训练的病例,拔管后留置尿管率只有8.62%,而按照常规护理的患者再留置尿管率是23.81%。本研究贯彻了盆底肌功能训练对预防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0月行子宫切除术的妇科恶性肿瘤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1.5岁,发病前都无泌尿系疾患,且无其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术前未进行任何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术后留置尿管期间,均使用硅胶16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时间8~14d。治疗组手术 后进行腰部、腹部及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术前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排尿恢复情况,两组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如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留置尿管时间等进行了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组训练方法 手术前3d向患者介绍盆底肌锻炼的重要性和指导站、坐、卧3种体位时的盆底肌锻炼方法。患者先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产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觉,并保持大腿及腹部肌肉的放松,每次持续3s以上,然后逐渐放松,连续15~30min,3次/d。增加腹压:应用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腹部放松,再收缩腹肌,训练患者收缩腹肌时腹压的方向向膀胱及盆底用力,从而增加膀胱及盆底压力,促使尿液排出。手术前晚及手术日晨各加强训练1次。术后第1d继续训练,不少于5min/次,持续时间逐渐增加,直至拔出尿管。术后第6d开始夹管,每3h放尿1次,尿意明显随时放尿,术后保持尿管通畅,清洁外阴2次/d,每日更换尿袋,术后第8d尝试拔管,掌握好拔管时机:最好在输注最后一瓶液体时,夹紧尿管,可以适当调快输液速度,直至液体输入完毕后膀胱充盈,患者有尿意时,拔出尿管,并协助其排尿,这样排尿过程顺利,基本不需诱导,排尿量也不受影响。

1.2.2对照组顺利方法 术前一般护理及健康教育。导尿管在术后3d持续开发,第3~4d开始定时开发,每2~4h开发1次,常规膀胱冲洗,500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冲洗后保留20~30min后排放,第7~9d酌情拔导尿管,锻炼自行排尿。拔导尿管后24h测残余尿,若大于100ml或拔管后不能排尿者,继续保留尿管定时开发,膀胱冲洗,配合针灸、中药等治疗。

1.3判定标准 尿潴留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残余尿量的测定,评定标准B超下测残余尿量小于100ml

1.4数据标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第8d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成功排尿13例,占总例数的86.67%,尿潴留2例,占总例数的13.33%,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成功排尿9例,占总例数的60%,尿潴留6例,占总例数的40%,总有效率60%。

3 讨论

3.1由于术中处理主韧带、骶韧带和膀胱子宫韧带时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术时子宫和宫底组织大范围的切除,使膀胱失去支撑而后屈,膀胱底部与尿道后段形成锐角,尿液积聚形成尿潴留。术后膀胱、输尿管下端失去支持。同时由于手术不可避免地伤及输尿管、膀胱血运,加之由于麻醉抑制排尿反射,形成尿潴留,继发泌尿道感染,严重者甚至导致肾盂肾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信心[3]。

3.2盆底肌训练时对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目前临床对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多采用按摩下腹、热敷、冲洗会阴以及药物治疗或针灸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均是被动治疗,而且疗效较局限。盆底肌功能顺利主要是在术前后指导患者进行规律性、渐进性的提肛训练,锻炼盆底及会阴部肌肉,增加尿道筋膜及尿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强逼尿肌与括约肌的协调性,利于排尿,而且方法简便,取材简单,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较容易使患者接受和掌握本方法要领[4]。

通过盆底肌锻炼指导,有利于膀胱颈的恢复作用,患者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症状消失快,减少尿潴留,增加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早日康复和尽快恢复社会角色提供了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曾红,贾木英,刘红俊,等.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16-2419.

[2]顾景艳,杨幼易,刘敏,等.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IA):49-50.

[3]Boyle P,Vecchia C,Walker A,et al.FIGO annual report on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ing gynecological Cancer[J].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ctcs,2001,12:743.

[4]Mattosinho de Castro Ferraz Mda G, Nicolau S M, Stavale J N, et al. Cervical biopsy-based comparison of a new liquid-based thin-layer preparation with conventional Pap smears[J]. Diagn Gytopatho1,2004,30(4):220-226.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尿潴留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重灸配合针刺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产后尿潴留应用针药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产后尿潴留24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综合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
温针灸治疗中风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