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研究

2015-03-20杨沛华刘春文陈福生朱俊芳卢致婷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研究

杨沛华 刘春文 陈福生 朱俊芳 卢致婷 周观林 曾敬科 梁斌 罗颖敏 姜曼蕾 叶建敏 王利勤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似,但无明确饮酒史的一种慢性肝炎,是一种获得性代谢疾病,主要的病因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等相关的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该疾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多无明确的症状和不适,偶见乏力,右上季肋部疼痛,疲倦或不适。水林佳是一种由水飞蓟宾与磷脂酰胆碱的复合物制剂,具有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在临床上上治疗NASH得到了有关专家和广大患者的认可。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等做简要介绍,详细介绍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运用状况。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水林佳;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属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一种慢性肝炎[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又称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甘油三醋蓄积为特征,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做简要介绍,详细介绍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运用状况。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1.1 NASH的发病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需有关专家进一步验证。中医学家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病机特点,将其归属为"疲证"、"胁痛"、"痞满"、"肝胀"、"肝痞"、"肝癖"、"肝着"等范畴。陈润花学者[2]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痰湿、疲血为其病机共性,痰湿的产生与脾虚关系密切;现代西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异常以及外界环境关系密切,主要的病因如下:①营养过剩,如肥胖、全胃肠外营养(TPN)等;②内分泌,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脂血症等;③药物和毒物,如雌激素、皮质类固醇、职业性接触肝毒性物质等;④外科手术,如胃成形术、广泛小肠切除等。其中营养过剩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内分泌失调所致。

1.2 NASH的发病机制 中医学者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脾气虚弱;标实表现为痰湿内蕴。故从脾论治、促脾运化是治疗脂肪肝的一个基本要素。车慧[3]等认为其病机虽错综复杂,但不外"虚、痰、疲、滞"四字,即肝失疏泄,脾肾阳虚为其本,痰疲滞为其标,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现代医学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一下几种:①二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是指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紊乱。肝内脂肪的积聚起因于脂肪酸的摄取、合成、氧化和输出的失衡,最终结果导致游离脂肪酸在体内水平的升高,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调亡,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和NASH。第二次打击是指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经过第一次打击后的肝细胞若持续存在过量的脂质蓄积,便会造成抗氧化物和过氧化物之间的失衡状态,触发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 而氧化应激是NAFL向NASH发展的关键环节;②其他因素:如内毒素-细胞因子所介导的损伤、缺氧和微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和遗传因素,均可导致NASH的发生。

1.3 NASH的临床表现 一般患者为隐性起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健康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出现乏力、肝区隐痛,多数患者有肝肿大,可伴脾大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超重或肥胖,65%的患者有血脂异常,主要为三酰甘油增高,约50%的患者具有糖耐量异常或Ⅱ型糖尿病并发症。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肽酶等常升高。药物所致的NASH可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总之,同一患者的临床表现要比其组织学表现相对更轻。

1.4临床诊治 中医学家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最基本的特点和治疗法则之一。不少中医药学者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自身的经验,辨证分型论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杨教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总以痰湿凝滞,血疲脉络为主要矛盾,所以治疗要时时注意"痰"、"疲"二字,制定了桑明合剂。现代医学认为,首先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确认病情,必要时行肝活检可确立诊断,此外,还应询问用有无酒精史、药史、毒物接触史及家族史等。

现代医学对 NASH 的治疗仍以消除病因为主。在营养和体育运动上合理安排的同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降血脂药、护肝药、抗氧化剂以及一些中药。有关学者已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作为有效的控制NASH 的进一步发展的原则。

2 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水林佳由天津天士力医药公司生产,是一种由水飞蓟宾与磷脂酰胆碱组成的复合制剂,用法用量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需认真听取医师的嘱咐,具有轻微的胃肠道症状(恶心、呃逆)和胸闷等不良反应。水飞蓟素是从菊科药用植物水飞蓟种子的种皮中提取所得的一种黄酮化合物,呈黄色粉末,味苦,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水飞蓟宾、异水飞蓟宾、水飞蓟亭和水飞蓟宁等四种同分异构体[4]。水飞蓟用来治疗肝胆疾病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水飞蓟素作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防止化学毒素、食物毒素和药物等对肝脏造成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被称为"天然的保肝药"[5],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它有明显的保护及稳定肝细胞膜的作用;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毒蕈碱、鬼笔碱、猪屎豆碱等肝脏毒物引起的各种类型肝损伤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并对四氯化碳所引起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有一定的阻止作用,适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初期肝硬化、肝中毒等病的治疗。磷脂酰胆碱是一种两性分子,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能够抗御脂肪肝及酒精肝,增加水飞蓟宾脂溶性,加速水飞蓟宾向肝脏的转运,两者做成制剂后,水飞蓟宾的体内吸收与生物利用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与磷脂酰胆碱在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抵抗自由基等方面起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有营养过剩、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某些药物和毒物以及外科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治疗多以去除病因为主,治疗上使用水林佳等保肝药物。

参考文献:

[1]徐亮,宓余强.水林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02:175-177.

[2]胡义扬.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11(3):129.

[3]车慧, 刘文科.从"膏油病"理论谈代谢综合征合并脂肪肝的治疗[J].中医杂志.2012,53 (7): 560-561.

[4]尤玉琴,陈文吟,孔祥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06:494-497.

[5]裴强,王晓素,王宪波,等.清肝化痰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01:29-31.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