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斜视手术致眼心反射的认识观察与护理

2015-03-20薛瑶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斜视护理

薛瑶

摘要:通过对我科58例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观察,认识手术所致眼心反射的症状体征、判定标准,了解出现眼心反射后的处理方法,总结出针对眼心反射的护理方法,完善术前检查,做好术前的健康教育,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心律情况,发现眼心反射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便手术能顺利完成。

关键词:斜视;眼心反射;护理

眼心反射是一种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1],是压迫眼球或牵拉眼外肌引起的心率减慢、心律失常,伴胸闷等异常感觉的现象,常表现为胸闷、心慌、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晕厥等不适感,有时还会出现呼吸运动变化如呼吸变慢、呼气延长。临床上常发生于眼科手术中或护理操作过程中。斜视矫正术主要以牵拉眼肌为主,因此手术中发生眼心反射较高,经常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心跳骤停。对斜视手术所致眼心发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轻患者术中痛苦。经分析我科2014年5月~7月共58例斜视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对眼心反射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斜视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2~38岁,平均年龄15.5岁。共同性斜视39例,麻痹性斜视11例,A-V眼征6例,眼球后退综合征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查体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手术均在肉眼直视下进行,麻醉方式为全麻或局麻合并MAC,分别于麻醉前(卧于手术台上10min)、麻醉后(手术前)、勾肌肉、缝肌肉、剪断肌肉等步骤按医生指令记录心电图变化并观察。并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1.3眼心反射的判定标准 眼心反射阳性标准主要以心率的变化来衡量,一般认为术中心率减慢次数超过基础心率10%为阳性[2]。共分为三个等级:心率减慢次数超过10%~20%的为一级;心率减慢次数超过基础心率20%~30%的为二级;心率减慢次数超过基础心率30%以上的为三级。

2 结果

58例患者中26例出现眼心反射阳性体征,其中男15例,女11例,发生率44.83%。术中勾肌肉时发生12例,发生率最高,占46.15%;缝合肌肉时发生6例,发生率23.08%;剪断肌肉时8例,发生率30.77%。出现眼心反射后护理人员提醒术者暂停操作,吸氧,注意观察,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症状较重者(部分二级和三级眼心反射)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类药物后得到缓解。

3 护理

3.1正确认识眼心反射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两者互相拮抗,即刺激交感神经能促进心脏活动,兴奋迷走神经则可引起窦房结抑制,使传导系统机能发生障碍,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眼心反射的反射弧[3]是:当眼球组织受刺激后,由睫状神经和三叉神经眼支传至第四脑室三叉神经的感觉主核,联合核上皮质的神经纤维将刺激冲动传至迷走神经核,再沿迷走神经传出止于心肌组织,抑制心跳,引起心律失常,是眼部组织正常的神经生理反应[4]。眼科手术中凡刺激眼球和眼部组织的各种因素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眼心反射,斜视手术主要以牵拉眼肌为主。发生眼心反射时,患者除心率变化外,还伴有呼吸、心脏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所以要求术者各个环节的操作均应稳准轻快,避免不必要的牵拉和压迫,如果必须进行牵拉时,应间歇进行[5]。一旦发生眼心反射,应立即停止手术,并进行抢救。术中护士的严密监护以及与手术者的默契配合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眼心反射导致不良后果的重要措施。

3.2完善术前检查和术前准备

3.2.1全身检查 检查心肺情况、测量血压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尤其要做心电图检查,以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手术的要求。

3.2.2眼部检查 包括斜视性质的确定、斜视度测定、眼球运动的检查和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屈光状态和注视性质的检查等,除配合医生完成术前检查,手术前再次检查斜视角及两眼视机能,为确定眼肌后徒及截除量取得准确的数据,检查不仅费时较多,而且必须耐心、仔细、多次检查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3.2.3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再次复核手术眼并标识 对于需全麻手术的患儿,教会家长全麻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局麻手术的患者指导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注意事项。术前应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常规配备0.1mg/ml阿托品稀释液,氧气吸入设备、各种心肺复苏用品,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准备。

3.3进行术前宣教 斜视患者以青少年为主,心理负担较重,术前针对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对情绪紧张者适当给镇定剂。局麻合并MAC手术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对手术环境和自身状况保持高度敏感性,故术前教育应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术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所有患者均用心电监护仪监护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询问患者有无恶心、胸闷症状,尤其在牵拉眼外肌时,注意有无出现眼心反射,并作好记录。如出现心率减慢、恶心、胸闷症状,立即通知术者停止手术,嘱患者张口呼吸,必要时氧气吸入,安慰鼓励患者,消除其恐惧心理。护士应对手术步骤心中有数,严密观察勾肌肉、肌肉缝线、剪断肌肉等易出现眼心反射的步骤,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心率、呼吸、血压、意识的变化,以便及时通知术者采取有效措施。

3.5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眼心反射一般发生突然,所以在最易发生眼心反射的手术步骤和眼外肌处,护士应提高警惕。术前应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如阿托品、氧气吸入设备、各种心肺复苏用品,必要时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准备。如出现轻微眼心反射,提示术者暂停操作,3~5min后自行缓解。如患者继续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要立即停止手术,及时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或回病房观察。

4 讨论

眼心反射的表现有时类似于虚脱和晕厥,应注意鉴别。眼心反射发生时心率较原先明显减慢,多数学者以减少10%以上,或是减少10~12次/min以上,或是发生任何异位心律及心律失常,才认为是眼心反射所致,而晕厥或虚脱时的心率会增快。一般认为,儿童发生率高于成人,严重者心率减慢可达基础值的50%以上,甚至引起心脏骤停。眼心反射在眼科护理中的认识尚且不够。因此,正确认识眼心反射,有效地预防它的发生,确保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251.

[2]丁传凤,董平,刘瑶,等.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眼心反射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

[3]殷伟,李泳,韩林立.全麻下小儿眼科手术眼心反射的临床观察和防治[J].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1):1257-1258.

[4]李风光,常宗娥.白内障手术中患者眼心反射的观察及护理[J].山东医药,2007,24:98.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斜视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弱视和斜视先治哪个?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