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5-03-20李继红
李继红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应用于内分泌科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室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降糖药物治疗,评估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效果好,适合在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内分泌;护理
糖尿病(Diabete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1]。糖尿病目前还没有特殊的药物可以根治。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对2009年9月~2012年7月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2年8月,选择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经过体格、 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80例。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90例,干预组90例。
1.2方法 对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对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了护理于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用药护理。
1.2.1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采取平时宣传教育和定期集体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指导,比如文字、图片、口头讲解和示范,提问与讨论相结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2]。
1.2.2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服药,控制饮食,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悲观的情绪。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对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3]。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及其进行沟通,并鼓励患者家属支持患者,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关心,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2.3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和活动量定制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控制蛋白的摄入量,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等[4],随时监督患者的饮食情况,对于自控能力差的患者,嘱咐其家属共同监督。
1.2.4 运动指导"在平衡心理、合理饮食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运动一般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走路、慢跑、太极拳、健身操等。护理人员须告知时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遵循个体化原则,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从轻到重,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患者体质。
1.2.5自我检测干预 鼓励患者遵医嘱,坚持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口服药物的患者应定期找医生沟通,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5]。
1.3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评价护理干预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患者效果比较:研究发现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1999年WHO专家咨询委员会提出,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 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可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不及时治疗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良,可引起神经、心血管及感染等多种症状。易造成多器官的慢性损伤,甚至功能障碍、衰竭。至2011年全世界约2.2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患者超过9000万,糖尿病成为人类面临的疾病杀手。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护理不能只停留在日常护理层面,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等至关重要。临床工作发现,血糖控制不良多是因为患者缺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不当,对病情重视程度不够。近年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可弥补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不足,使患者能够全面的认识糖尿病;平衡心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遵医嘱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等,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此次研究中对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与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治疗中,简便易行,效果好,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可广泛应用于医院内分泌科室。
参考文献:
[1]陈爱红,李卫青,郑锦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急性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9):1243.
[2]廖冬辉,涂晓荣,曾根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12,21(1):31.
[3]赵亚君,李淑坤.糖尿病生活方式的家庭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2,33(30):6657.
[4]和宝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7):739.
[5]张一波.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J].中华护理杂志,2006,2(41):2.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