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5-03-20梁媛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

梁媛

摘要:目的 确定影响ICU老年患者睡眠的原因,针对其原因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措施,改善ICU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ICU的80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入ICU前3d有38例患者有睡眠障碍,采取护理干预后3d 29例患者睡眠障碍消失。结论 通过对ICU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ICU;睡眠障碍;原因

睡眠是人体生命的重生理过程,由中枢神经系统主动调节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行为,良好的睡眠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过程有重要的意义[1]。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ICU患者原发病的治疗,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老年患者不断增多。ICU的老年患者由于环境变化、各种仪器的使用、疾病自身的影响等原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本文通过对ICU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ICU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0例,男49例,女31例,患者年龄在60~90岁。

1.2方法 对每位患者进行两次调查问卷,均在入ICU的第3d,及采取护理措施后第3d进行。

1.3结果 入院前2d有38例老年患者有睡眠障碍,采取护理措施干预后3d 29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消失。

2原因分析

2.1心理因素 老年患者住院时心情复杂,有离开亲人的孤独寂寞感及由于患病而紧张、焦虑、恐惧,对疾病检查、治疗、经济负担、家庭问题、工作问题各种顾虑等,这些不良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睡眠状态[2]。

2.2环境因素

2.2.1噪音 ICU常见噪声包括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机械运转声、患者痛苦的呻吟、电话声以及医护人员的说话声、走路声构成了ICU病房内的噪音。国际噪声协会建议ICU的噪声白天不超过45dB,傍晚不超过40dB,夜晚低于20dB[3] 。

2.2.2光线 ICU病房白天和夜间常需持续照明,可导致患者对时间丧失正确认知,从而生物钟发生紊乱,加重睡眠障碍[4]。此外过多的视觉刺激还可导致危重患者的感知障碍。

2.3疾病因素

2.3.1疼痛 疼痛原因包括神经性疼痛、术后疼痛、慢性疾病的疼痛等。外科手术切口的疼痛刺激、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作时的心前区疼痛、重症胰腺炎剧烈的腹部疼痛等,由于危重患者的身体状态不能充分表达这些疼痛,如医务人员对疼痛估计不足,就会加重患者的焦虑、躁动和谵妄,引发严重的睡眠障碍[5]。

2.3.2舒适的改变 舒适度的改变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管道和监护仪及治疗设备,使患者有一种捆绑感,患者不敢活动,害怕管道脱出而产生紧张和压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采取舒适卧位,从而使其产生睡眠障碍[5]。

2.4医护人员因素 频繁护理和治疗的干扰可影响患者的睡眠。

3 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ICU护士应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环境及ICU工作特点,解释呼吸机、监护仪使用目的,有关报警的原因,向患者解释如何活动躯体不影响监护和治疗,并随时将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尊重患者的感受,注意倾听、观察,再进行针对性的疏导,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6]。

3.2改善ICU环境

3.2.1降低噪音水平 加强对ICU医护人员进行噪音知识的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五轻":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移物轻。医护人员在使用各种仪器操作时动作应轻柔,放置仪器时尽量避免靠近头部。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适当调节报警范围,夜间减小报警音量[7]。要定期检查维护仪器设备,将转运声降至最低。另有研究显示[7], 夜间使用耳塞的ICU患者,可以改善其睡眠质量。

3.2.2改善光照 减少光线的不良刺激,调整室内光线,病房的灯光应使用相对柔和的光线,不要直射患者面部,关闭窗帘及走廊的灯光,应用加罩的壁灯或地灯,使夜间病房保持在较暗的状态,易于患者入睡,必要时提供眼罩,现已有多项研究显示患者佩戴眼罩能有效改善睡眠[8,9]。白天应拉开窗帘,让房间保持足够的亮度,尽量使患者白天清醒,使机体保持正常的昼夜节律性。

3.3合理应用镇静与镇痛药 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止痛剂,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和去痛剂联合应用。ICU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往往需持续应用镇静药物以治疗患者的焦虑、烦躁和疼痛,保证患者舒适度。近年来,镇痛与镇静治疗成为ICU常用治疗方案之一,以达到保持重症患者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

3.4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尽量在患者清醒的时间里安排干预性操作,集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减少对患者睡眠的打扰。如无特殊情况当患者入睡时尽量少打扰患者休息,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白天应与患者多交谈,尽可能减白天睡眠。

3.5其他方法 研究显示[10]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可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夜间的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应合理穿插于患者的自然醒觉时进行,努力减少打扰患者的次数。

4 讨论

ICU中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是比较常见的, 睡眠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对80例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ICU患者干预前睡眠质量较差,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睡眠障碍能起到改善效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睡眠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睡眠障碍。因此,应重视ICU老年患者的睡眠护理,建立规范、标准的睡眠护理模式,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测量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前瞻性干预,针对患者个体化差异制定出个性的护理计划。将改善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重列入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范畴[11]。因此,针对影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的睡眠因素,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改善其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郝秀丽.新生儿异态睡眠与疾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9):1186-1188.

[2]李惠聪.肝硬化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1(22):188.

[3]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200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7):387-388.

[4]董秀云.ICU患者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44-45.

[5]张洁,丁艳琼,冯锦茶.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术后早期ICU 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918-2919.

[6]韩希芬.骨转移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护理[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6,27(21):127.

[7]于静.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维修[J].中国实用杂志,2006,22(2):56-57.

[8]Richardson A,Allsop M,Coghill E,et a1.Earplugs and eye masks:do they improve critical care patients'sleep [J].Nurs Crit Care,2007,12(6):278-286.

[9] Hu R F,Jiang X Y,Zeng Y M,et a1.Effects of earplugs and eye masks on nocturnal sleep,melatonin and cortisol in a simulated intensive care unit environ-ment[J].Crit Care,2010,14(2):R66.

[10]高永芳.音乐干预对ICU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74-75.

[11]程利平,孟红,张代玲,等.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78-180.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