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指导医学生科研实践中的应用

2015-03-20朱娟荣冰水张祥李葆青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医学生

朱娟 荣冰水 张祥 李葆青

摘要:目的 比较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指导医学生科研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本科生1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每组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和论文写作。结果 两组理论考试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论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指导医学生科研实践中,相对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更适用于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有利于培养研究型的医学人才。而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PBL教学较传统教学法无明显优势。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科研能力培养;医学生

作为现代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现阶段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现象,难以适应当今医学事业的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而且要培养出具备高水平的,有创新思维的科研工作者。因此,以何种方式启蒙医学生的科研思维是我校一直关注的教学改革内容。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临床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形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问题作为学习和整合新知识的起点。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引进PBL教学法,如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等[1-4]。目前,PBL教学法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实践证明,在临床医学生教育的初期,在传统授课基础上融入PBL教学理念,联合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1]。而刘本荣[2]等从科研思维培养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及PBL教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开发科研思路的优越性。为了进一步探讨PBL教学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笔者借着我校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活动的契机,将两种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比较研究,并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本科生1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大三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人,均为3名男生和2名女生,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0.8岁。两组学生的成绩、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每组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和论文写作。

1.2方法 在指导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法。即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讲解研究相关的知识背景及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给出研究方案的设计流程,讲解每个步骤实现的具体方法,并进行示教,调查表格由教师设计并直接发给学生。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即在进行研究前要求每位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并完成一篇综述,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和流程,及调查表格。每学生都要对自己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阐述,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表格,供其他同学讨论。教师对每个方案和调查表格做专业的分析和评价,推举出最优的方案和调查表格。

考核项目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论文评分。考试内容为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相关的知识背景,共70道题,60道为客观题,10道为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h,分数为100分,两组学生考试时间,内容完全相同。论文评分采用5级记分制评定。标准为:5.优秀: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并且有一定创见性,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实用价值。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4.良好: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得当,解决问题方案实用,结论正确。论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栏目齐全,书写工整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3.中等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方案比较实用,结论正确。论文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规范,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2及格:论文立论正确,理论分析无原则性错误,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基本正确。论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比较清楚,栏目齐全,书写比较工整。论文写作格式基本规范,基本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基本规范,基本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1.不及格:论文中,理论分析有原则性错误,或结论不正确。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确之处,栏目不齐全,书写不工整。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不规范,不能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理论知识考试评分采用100分制,论文评分用5-1代表从优秀到不及格。两组成绩的平均分数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成绩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 方法。设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两组考核结果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考试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BL组的论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PBL组的学生通过自学,查阅文献资料掌握的理论知识不亚于教师的课堂上传授,说明大学生能够运用网络搜索功能对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检索,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PBL组的论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研究的学生对研究目的理解更深刻,论文内容更有针对性。通过设计研究方案和调查表格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内容更全面、详实。在进行文献检索的同时,学会了规范的论文写作方法,掌握初步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此外,在科研兴趣方面,PBL组的5名学生均表示出今后愿意继续参加科研项目的强烈意愿,部分学生希望自己独立申请完成项目。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的学生的科研热情远不如PBL组,5名学生仅有2名表示愿意继续参加今后的研究,但没有自己独立申请项目的意愿。在学习兴趣方法,PBL组的学生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课后学习时间更长。在社交能力方面,PBL组的学生相对更外向,更有自信心。

3结论

3.1相对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更适用于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素质培养是指对提高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应变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运用PBL教学法的优势在于:①PBL教学法有利于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独立思考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质疑精神是驱动知识创新的"原动力"。在进行科研活动中,学生们会遇到很多课本上没有解答的问题和疑惑,这促使他们到课外去寻找答案和帮助,如,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可以到图书馆查找书籍文献,可以找长辈或老师咨询,这些途径使他们走出课堂,离开书本,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利用外界资源,文献检索,找到解决问题发方法。而传统的LBL教学法则将学生的视野局限在课本上、学校内,求助对象局限于老师,同学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缺少思想火花的碰撞,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很少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切听从教师指示,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开发,是其局限性。②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阐述研究方案和论文答辩时,会要求本科生以幻灯片的形式对自己科研项目进行汇报。这会促使他们去学习幻灯片的制作,版面设计,动画设计,学习准备演讲稿,设计内容大纲,这些过程都有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等。③PBL教学结合团队合作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科研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在小组学习模式中,强调团队合作,有效分工,能使学生们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这正是传统教学法所缺乏的,也是PBL教学模式成功的基础。

但是,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也有其局限性。原因有①专业知识不足。科研活动是在一定基础之上对特定的领域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这必然需要备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大三的医学生虽然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但对于刚刚开始学习临床课程的他们,要从事专业性极强的医学研究还为时过早。②研究态度不认真,缺乏耐心。科研研究必须要具有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医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外界诱惑多,难免会出现分心、厌倦、畏难的情绪,仅凭一腔热情很难长久的坚持科研工作,个别会出现"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有部分医学院校尝试给医学本科生开始"科研基础知识与方法的系统性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可开设成为一门新的课程[3]。

因此,建议①医学本科生以立足于基础为主,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了解科研思路,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为目的。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标准不宜太高,这样,对学生的课业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更易于施行和切合实际。②研究项目不宜太大,复杂,可以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小范围的调查研究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及药物疗效对比研究。③以科研小组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共同协作能力。

3.2在采用PBL教学法指导科研实践,指导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师生间的沟通很重要。

PBL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作为引导者或辅导者,起指引、纠正、和帮助的作用。指导教师一般都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老师担任,因此他的教学态度、作风、对学生的责任心对初次接触科研的学生影响很大,甚至会持续多年。教师应该以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态度指导学生,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从写综述、设计研究方案、制定调查表格、数据分析,论文撰写幻灯片制作每一步都参与,督促学术严格按照研究设计的步骤进行,不允许打折、将就、替代,不纵容不正当的学术之风,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扎实、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为学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此外,由于指导过程是在课题外进行,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增多,可以放下架子,敞开胸襟,平等交流,接纳学生的求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与教师及时讨论、交流,创新思想不会受到遏制,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研兴趣的培养。近年来,部分医学院校尝试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使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建议从大一开始实施全程导师负责制,使学生较早接触科研工作,有利于保证科研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4]。研究表明,临床实习期间,PBL教学结合导师制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导师起到引导、指点和把关作用,能够长久保持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培养有效的科研能力[5]。

3.3 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PBL教学较传统教学法无明显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PBL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显著性,原因可能是传统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的、系统的学习和掌握课本理论,而PBL法要求学生自己学习、归纳、总结,知识掌握的水平取决与学生的自学能力,耗时也较长,从这方面来说,传统教学法亦有其优越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本科生基础理论考试、综合分析题等考试成绩;PBL教学法对医学本科生能力的长期影响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效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因而需要教师不间断的采用PBL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授课,特别是对毕业后临床工作的学生要加大对其进行PBL模式的学习指导,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主动用批判性思维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成为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6]。

综上所述,医学是个日新月异的学科,每天都有新知识、新进展出现,现代医学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医学生在积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学生与时俱进,学会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已经显而易见,而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方法尚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国内许多教育学者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提出多种新学教学模式,包括多元教学法等[10]。实践证明,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PBL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疑就问,运用的科学的手段寻求问题的答案,不迷信传统和权威,弥补了传统教学法的缺陷,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有利于培养研究型的医学人才[7-9]。

参考文献:

[1] 罗碧辉,陈倩,黄君瑶等.临床医学教育初期适宜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西北医学教育.[J] 2012,20(1):184-186

[2] 刘本荣,熊玉娟. PBL教学也许是解决我国大学生科研思路欠缺的良方. 临床医学工程[J].2012,19(7):1206-1208

[3] 梁瑛琦,金可可,宋张. 科研能力系统性培养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3):5-6

[4] 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 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既改革措施探讨[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373-375

[5] 崔丽君,魏雪梅,冯鹤媛. PBL与导师制教学对本科护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护理学杂志[J] 2009,24(14):79-81

[6] 张锦,罗盛,李伟. 本科医学教育PBL教学漠式长短期效果的系统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25(4):460-463

[7] 阮玉婷,田京。以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的PBL与TBL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 2012,20(3):485-487

[8] 刘印,田京. 以科研主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2):56-57

[9] 祖雅琼,崔壮,马骏. 医学研究生PBL教学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J].2012,29(1):56-59

[10]于河, 王思成, 白俊杰.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经典课堂应用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J]. 2012,10(14):1-4编辑/康洁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医学生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的重要性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