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606例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

2015-03-20王春林杨伟明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查检出率乳腺癌

王春林 杨伟明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遵义市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状况。方法 采用科普讲座、流行病学问卷、乳腺临床触诊、近红外线扫描、彩色B超、钼靶X线、核磁共振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对2009年遵义市16606例妇女进行乳腺普查。结果 共检出乳腺癌12例,检出率为72.26/10万,50~5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原位癌1例,Ⅰ~Ⅱ期乳腺癌9例占75.00%。结论 定期乳腺普查,教会妇女自我乳腺检查是发现早期乳腺癌有效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普查;检出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乳腺癌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目前认为,普查是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降低病死率有效方法。为了解遵义市妇女乳腺癌患病状况,对2009年1~12月间16606名妇女乳腺癌患病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2月间遵义市两城区及各县城所辖职工单位公会组织或/和居民委员会统一组织16606名妇女作为普查对象。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3岁。16606名受检者均做临床手检,彩超B超检查6305人,钼靶X线检查2034人,近红外线扫描检查4133人,核磁共振检查18人,病理检查157人。

1.2方法 通过上门科普讲座、播放幻灯片、答疑或统一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形式,收集参加乳腺普查妇女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身高、体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乳腺癌家族史等资料,由三甲医院乳腺专科中级以上职称专家询问相关症状,对乳腺进行视诊和触诊,主要观察乳腺外形、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改变,顺序触诊乳腺、乳晕、腋窝等,触诊到结节、肿块或可疑者行彩色B型超声多普勒(TOSHIBA-APLIO-80型及SEMENS-ACUSON-CV70型彩超仪,线阵变频探头、频率7-10MHz)、乳腺钼靶成像(美国GE公司Senographe DS全数字化平板乳腺机)、乳腺近红外线扫描(北京龙兴医疗设备科技开发公司制造LX-767E型)、核磁共振成像(日立公司AIRIS-Ⅱ0.3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设备)和组织病理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由专业人员进行记录并审核输入微机,利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式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年龄组妇女乳腺癌检出率 乳腺癌患者年龄36~63岁,50~5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40~49岁年龄组次之,≤29岁年龄组检出率最低,见表1。

2.2乳腺癌分布 查出乳腺癌12例,左侧乳腺癌5例 ,右侧乳腺癌7人;11例病理确诊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导管癌8例, 1例临床确诊;原位癌1例,Ⅰ期乳腺癌2例,Ⅱ期乳腺癌7例,Ⅲ期乳腺癌2例。

3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可能与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化及环境污染致电离辐射增多、金属离子摄入过量等因素密切相关[1]。普查发现乳腺癌的检出率在35/10万~155/10万之间[2],此次乳腺普查乳腺癌检出率为72.26/ 10万,并显示好发乳腺癌年龄为40~59岁,为总发病的83.33%,与国内陈秀英、谭红辉[3,4]关于乳腺癌发病的普查结果相似。普查中采用国际抗癌协会建议的乳腺癌分期方法,检出乳腺癌12例,其中0~Ⅱ期乳腺癌共10例,占83.33%,说明普查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级预防难以实施,二级预防即普查作为重要的预防措施较为可行。 乳腺普查也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美国曾对39~49岁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结果显示普查组死亡率降低15%[5],北美与欧洲乳腺癌普查结果,普查组比对照组死亡率降低了3%~32%[6]。

我国经济上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对乳腺癌普查资源投入和实施力度均较低,乳腺规范化普查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普查核心是以三甲医院甲乳专科中级以上职称专家触诊,乳腺近红外线扫描、彩色B超、钼靶X线、核磁共振成像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并综合评估,较大提高乳腺癌检出率。文献报道,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触诊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5%[7,8],本次普查结果支持此观点。乳腺彩超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癌敏感性较低,难以检出<10mm小肿瘤及"微粒样"和"针尖样"钙化,但具有无创性,简便易行,能清楚显示腺体层次,精确鉴别肿块的囊、实性,因此在本次普查中使用频率最高。乳腺钼靶检查是早期乳腺癌筛查有效方法,不但能显示临床上未能触及小肿块及微小钙化灶,而且能较高检出临床隐匿性和微小乳腺癌。对致密腺体、接近胸壁小肿块、乳房较小者显示较差是其缺点,而大多中国妇女乳房偏小。对人体有一定放射性损伤,年龄<35岁妇女不作为首选[9]。此次普查受检者中部分因受检时难以耐受挤压疼痛而终止。近红外线扫描具有无放射、可重复、受检者无年龄限制和可用于孕妇,并且能检出<2.0cm肿块,及肿块与周围血运的关系,提供乳腺癌真诊断的可靠依据,被广泛用于乳腺普查。缺点是难以确定疾病性质且漏诊、误诊率较高,十分依赖操作者的经验、技巧和仪器的性能,当良性疾病伴局部炎症时血流丰富或血肿形成易误诊为乳腺癌[10]。高度怀疑早期乳腺癌和恶性肿块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能作出准确定性诊断。核磁共振对钙化灶敏感性较钼靶差,费用昂贵,乳腺普查中难以普及。此次普查发现12例乳腺癌,11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临床触诊、乳腺彩超及钼靶提示乳腺癌,患者拒绝治疗。

目前,对于乳腺普查间隔时间尚无明确定义,我们认为1~1.5年/次为佳,当上次普查发现乳腺异常者间隔0.5~1.0年,一般不超过1年。本次普查中,有1例经手术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在2008年普查中发现乳腺肿块,不除外乳腺癌,明确告之需手术治疗,患者拒绝。并指导妇女每3个月进行一次自我乳房检查,提高广大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做到对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参考文献:

[1]Moore AB,Shannon J,Chen C,et al.Dietary and stored iron as predictors of breast cancer risk: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in shanghai[J].Int J cancer,2009,125(5):1110-1117.

[2]胡崇珠,方志沂.中国乳腺癌普查开展现状[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1(5):82.

[3]陈秀英,杨伟明,王超宇,等.2009年红花岗区5004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451-5452.

[4]谭红辉,杨伟明,王超宇,等.汇川区5000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10-1311.

[5]NELSON HD,TYNE K.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an update for the 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J].Ann Intern Med,2009,151(10):727-737,W237-W242.

[6]ELMORE JG,ARMSTRONG K,LEHMAN CD,et al.Screening for breast cancer[J].JAMA,2005,293(10):1245.

[7]邬江华,杨伟明,程晓明,等.妇女乳腺普查5000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3):3267-3268.

[8]方志沂,邱晓光.乳腺癌的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29.

[9]邓秋香,吴仁荣,孙圣香,等.钼靶结合超声对乳腺癌检出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7):2074-2076.

[10]杨伟明,程晓明,谢铭.近红外线扫描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85例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1985,8(11):503-504.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普查检出率乳腺癌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