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细胞A549 Livin基因在常见化疗药物作用下的表达和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2015-03-20陆乘俊孙超
陆乘俊 孙超
摘要: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对人肺细胞癌A549抑制基因L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化疗药物浓度按100、50、25、12.5、6.25、、3.13、1.56、0.78ug/ml,与A549共同培养,分别作用24、48、72h,MTT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eal time PCR检测Livin mRNA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s检测Livin蛋白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化疗药物与A549培养后,细胞凋亡率与化疗的浓度增加而升高以及Livin基因的表达也明显的改变(P<0.01)。结论 化疗药物通过抑制肺癌细胞A549 Livin基因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关键词:化疗药物;肺癌细胞;Livin基因
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加(包括吸入二手烟)及大气污染的加重,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目前除手术切除外,主要为化疗与放疗,但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往往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目前研究发现Livin基因与肿瘤的耐受性有一定的关系[1,2],因此,我们选用常见的化疗药物作用于肺癌细胞株,观察Livin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Livin基因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提供化疗药物依托铂苷、卡铂、多柔比星。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提供人肺癌细胞株(A549)。
1.2实验用仪器与试剂 96孔细胞培养板(Costar, Denmark);细胞培养箱(NAPCO,USA);倒置相差显微镜(OLYMPUS,JAPAN)。DMEM培养基(GIBCO,USA)(每L含10%小牛血清、L-谷氨酰胺0.33mg,青霉素100U、链霉素100U、pH7.4);胰蛋白酶(MERCK,USA);二甲基亚砜(DMSO)(Merck,Germany),无水乙醇(分析纯,上海振兴化学试剂厂,批号:20021200365);Livin(abcam USA)、碘化丙啶(PI) (Sigma,USA),南京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引物。
1.3 方法
1.3.1体外培养实验用细胞株 用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传代人肺癌细胞株(A549)。
1.3.2 实验分组 正常对照组;依托铂苷、卡铂、多柔比星浓度按100、50、25、12.5、6.25、3.13、1.56、0.78ug/ml,与A549共同培养,分别作用24、48、72h。
1.3.3 MTT法检测化疗药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使用0.25%胰酶消化培养至第3代的各组A549细胞后,吹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1.0×104),分别接种到96孔板中(不含细胞的血清(为消除血清物质对光吸收值的影响)(1~2列)、空白组细胞悬液(3~4列);模型组细胞悬液(5~6列);不同浓度的测试药物组细胞悬液(7~12列)),于37℃、5%二氧化碳的培养箱放置并作用24h、48h、72h后,每孔再加入MTT溶液20ul,继续孵育4h后终止培养。小心吸弃上清液,小孔加入DMSO 200μl溶解结晶物并振荡10min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各孔的吸光值。
1.3.4 RT-PCR 检测Livin mRNA的表达 根据美国NCBI 的Genbank 提供的Livin 和β-actin mRNA 序列, 设计引物序列如下: ①LivinSense: 5′-TGAGGAGTTGCGTCTGGC-3′;Antisense: 5′-GGCTGCGTCTTCCGGTTC-3′。②β-actin(BC004251) Sense: 5′-CTTAGTTGCGTTACACCCTTTC-3′; Antisense: 5′-CACCTTCACCGTTCCAGTTT-3′。PCR应体系均为15ul,其中含cDNA模板2.5ul,SYBR Green 7.5ul,引物 0.6ul,去离子水4.4ul,95℃预变性5min,94 ℃45sec,56℃45sec,72 ℃50sec,35个循环;比较Ct法(△△Ct法)分析结果。
1.3.5蛋白印迹(Western blots) 分析 常规细胞蛋白质的提取、定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湿转法转膜后先后与5%BSA、一抗(浓度1∶1 000)、过氧化物酶偶联的二抗(浓度1∶10 000) 孵育, 运用ECF化学发光显影、荧光图像扫描仪扫描存入电脑。
1.4数据分析 运用SPSS13.5统计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
2结果
2.1对A549细胞凋亡的改变 实验结果提示,A549细胞经化疗药物作用后,细胞的抑制明显增高(P<0.01),并有剂量依赖性以及时间依赖性(见图1~图3)。
2.2各化疗药物组细胞Livin mRNA的表达 RT-PCR结果显示,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卡铂与A549细胞分别作用24h、48h后,Livin 基因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 且浓度越高, 时间越长, 则表达量越少;72h后 Livin基因的表达量有增高趋势;而依托铂苷分别作用24、48、72h后, Livin 基因的表达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且其幅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图4)。
2.3各化疗药物对A549细胞的Livin蛋白的影响 化疗药物采用IC50 的抑制浓度, 分别作用于A549细胞 24h、48h、72 h。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卡铂作用细胞24h、48h,Livin 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72h Livin蛋白表达量有增高趋势;依托铂苷作用72 h 后, Livin 蛋白的表达均逐渐下降, 且其幅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图5)。
3讨论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近年来,认识到大多数化疗药物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实现治疗作用。Livin 基因位于染色体20q13.3, 全长46 kb, 包含7 个外显子和6 个内含子,它有两种异构体:Livinα 和Livinβ。Livin 基因在胎盘和发育中的组织以及黑色素瘤、白血病、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一些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 而在大多数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仅有少量表达[3,4],并且有研究认为,癌症患者放化疗的耐药与L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5]。Livin基因可以通过抗死亡受体途径、抗线粒体途径和激活JNK1 信号转导等途径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和抵抗肿瘤放化疗作用[6]。
实验结果显示,A549经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卡铂作用后,Livin基因表达初期呈降低, 但随化疗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Livin基因表达呈明显上升;Livin基因早期不仅通过与procaspase-9直接结合抑制其活性,还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3 的活性, 阻断其对procaspase-9 的正反馈激活,从而介导细胞凋亡通路;此外后期Livin基因作为一种酶抑制剂,通过BIR -结构域结合凋亡过程中激活的核心物质Caspases蛋白(如Caspase-3、Caspase-7 等)介导Caspases蛋白的失活和降解而发挥抗凋亡的作用;Livin基因表达规律与MTT检测的细胞活力结果一致。依托铂苷与Livin基因表达呈量效关系,作用效果优于多柔比星及卡铂,在临床上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耐受性。
综合上述,对于非小细胞肺癌,Livin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凋亡影响肿瘤的转归, 并可能为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azzaniga P, Gradilone A, Giuliani L, et al. Expression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LIVIN, SURVIVIN and other apoptosis-related genes in the progress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Ann Oncol, 2003, 14( 1) :85- 90.
[2]Yagihashi A,Asanuma K,Tsuji N,et al.Detection of anti-Livin antibody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patients[J] .Clin Chem, 2003,49 ( 7) : 1206-1208.
[3]Vucic D, Stennicke H R, Pisabarro M T, et al. ML-IAP,a novelinhibitor of apotosis that a 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humanmelanamas [J]. Curr Biol,2000,10(21):1359-1366..
[4]Choi J, Hwang Y K, Sung K W, et al. Expression of Livin, an antiapoptotic protein, is an independent 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in chil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J].Blood,2007,109 (2):471-477.
[5]Crnkovic-Mertens I, Hoppe-Seyler F, Butz K. Induction of tumor cells by siRNA-mediated silencing of the Livin / ML-IAP/ KIAP gene[J]. Oncogene,2003,22(51):8330-8335.
[6]Chang H, Schimmer AD. Livin/melanoma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of malignancy [J]. Mol Cancer Ther, 2007, 6: 24-30.
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