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护士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

2015-03-20李晔张秀娟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

李晔 张秀娟

摘要:针对基层医院护士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以下相应的防范措施,大大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①加强基层临床护士相关药物知识的培训;②加强用药环节管理;③制定用药制度,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以有效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基层护士;用药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随着临床用药的不断增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会因为护理人员用药错误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从而引起医疗纠纷[1]。在基层医院中,往往会因为用药制度不完善及护理人手不足而导致护理人员在用药护理中有所疏忽,安全用药是对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护理工作在于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准确地实施药物治疗(注射给药和口服用药),所以护士需要更多地掌握有关口服药的剂量、用法;注射剂配制溶剂、稀释容积与浓度、静滴速度、输液药物的稳定性和配伍禁忌等信息。因此,有必要针对基层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用药制度,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更新护士用药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加强药品管理,以减少用药差错的发生,使临床治疗更安全。

1 基层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1.1药学专业知识的缺乏 由于基层医院护士学历较低,药品知识掌握不充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用药的风险,也不能对患者实施正确用药的宣教。我院请执业药师通过护理的岗前培训以及定期的药物新知识的培训,使护士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保证用药安全,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

1.2注射剂配置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未能掌握药物的适宜溶剂、药物的稀释容积、药物的滴注速度、药物的配伍禁忌。护士执行治疗过程中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用药错误。未做药敏试验或对患者的病史掌握不全面。药品治疗时间不符合医嘱要求。溶药时间过早,不能做到现配现用,易造成污染,且导致药物效价降低,从而影响疗效。

1.3处理医嘱过程中的流程缺陷 医生开具医嘱后,未及时通知护士,护士因交接班的原因也未及时查对,从而造成医嘱执行遗漏。医嘱开立错误,护士未能检查出错误或虽有疑问,但仍然执行。护士处理医嘱程序不规范,或有班次未核对医嘱而出现失误。

1.4领药保管过程中的问题 药房人员发放药物出现错误,领药护士和病房护士核对有误;一些药品存放条件不规范。

2 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对策

2.1强化护士相关用药知识:请药剂科定期和不定期对临床护士进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重点为:药物的适宜溶剂;药物的稀释容积;药物的滴注速度;药物的配伍禁忌;不同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掌握正确的给药途径;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必须掌握试敏液的正确配置及结果判定;对于一药多名的要掌握其化学名及多个商用名以及新上市药品相关知识;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

2.2强化护士的责任心 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的隐患,是由于护士责任心差和自我约束力不足,因此,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掌握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用药、医嘱处理等操作规程,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在出现用药失误时,应及时逐级汇报,分析其原因,在护士中进行教育。

2.3规范护士的行为,制定用药管理制度

2.3.1严格三查七对、交接班制度,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无误执行医嘱,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每个护士应尽的义务。基层医院每个科室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大多是少数高年资护士带多名低年资护士,护理部要求各病房必须安排高年资护士处理及执行医嘱,有效监督实习护士、低年资护士的用药行为,并在执行医嘱、取药、配置药品、发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于本班次未执行的有效医嘱应与下一班次交接清楚并登记。

2.3.2规范给药流程,强化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强调静脉用药现配现用,防止药品效价降低,减少感染的发生。按照医嘱的要求,准确调节输液速度。注意各药之间的配伍禁忌,两种药物之间应有间隔,以保证用药安全。

2.3.3护理部制定药物不良事件逐级上报制度,科护士长对已出现的不良事件应及时上报,便于及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鼓励护士人员及时发现用药问题,对发现提出用药问题的护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隐瞒不报者给予相关处罚[2]。

2.3.4用药前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并向患者讲解有关用药的注意事项。口服用药应准确执行用药时间,特殊用药应向患者说明,让患者当面服下,在使用中药制剂时,应当重视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应适当隔开时间服用或注射,静脉输液时可使用配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减少因药物微粒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采取在药品外包装上注明用法、用量,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医嘱正确及时的执行。

2.3.5对患者进行用药安全宣教 许多慢性病用药品种复杂,患者不能较好地遵照医嘱服药,这需要增加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在使用新药、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明各种注意事项,情况允许可作书面的说明,使患者了解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反应的观察,保证用药安全。

2.3.6在处理、执行医嘱时,护士要注意医嘱中药物的剂量、用法及配伍禁忌,如发现问题或有质疑,应与医生及时沟通,不要盲目执行。

2.4基层医院必须规范药物的保管与存储 科室治疗室需配置必要的冰箱和储药柜,并且要按照药物性质分类存放,静脉滴注药物、注射药物、内服药物、外用药物要从高到低分层存放,或者按病床分盒存放并明显标示。对于高危药品,护士要将其存放于固定位置,同时标记色警示性标志,避免出现药品储存不当现象,导致药物变质或者效价降低,对药品疗效造成很大的影响,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毒性反应。

3 小结

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准确、及时,我们必须严把环节管理,逐级质控,才能保证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避免不合理用药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基层护理人员在日常用药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就护理人员本身而言,其自身的药学等专业知识有所缺乏,在注射剂的配置及使用掌握不到位,处理医嘱时不够慎重,同时不排除在领药保管的过程中出现药物错乱的问题。这些不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只有采取增强基层医院护士人员的药学专业知识、增强护士人员的责任感、规范相关用药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用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从而确保病患用药的安全性[3]。

参考文献:

[1]毛惠娜,刘雪琴.我院安全用药护理管理及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10,16(10):164-165.

[2]贾桂英,郭延符.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1(07):213-214.

[3]唐代玲,李晓莉.影响护士安全用药原因的研究与分析[J].四川医学,2009,18(11):271-272.

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