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科医疗设备管理与患者安全性探讨

2015-03-20刘清容

医学信息 2015年7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麻醉科安全性

刘清容

摘要:随着当代医院的快速发展,医疗设备的快速更新,如何安全使用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麻醉科医疗设备在整个医院医疗设备中占居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麻醉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是确保医院医疗活动以及临床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麻醉科医疗设备管理水平,降低麻醉风险,实现麻醉中患者的安全,确保医院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麻醉科;医疗设备;患者;安全性

麻醉医疗设备的生产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质量规定,同时售后技术的培训也是确保麻醉医疗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因素[1]。在日常的使用中,要确保操作严格实施设备说明、规程以及操作前后的检查工作。麻醉科医疗设备正常安全高效的运行,是提高临床麻醉服务的必要条件。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我们认识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以及维护制度,确保麻醉医疗设备日常的维护和安全使用,进一步为医院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

1麻醉医疗设备管理的概述

设备管理是一个整体,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包括:设备决策、应用管理及技术维护维修管理。

1.1设备决策 从设备采购需要分析入手经过设备采购计划管理、招标管理、安装等各个环节实现设备决策。由于设备决策在整个医院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利益,由此设备决策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医院院领导。设备决策具体工作由院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实际的临床和技术问题必须由临床专家以及设备技术人员专门负责。

1.2设备应用管理 设备应用管理具体体现在使用方面的具体负责管理。由于设备应用管理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所以由设备使用科室具体负责。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①建立完善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②根据设备文件的相关要求制定严格的设备操作规程;③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④完善消耗品和易损件的设备管理制度;⑤重视工作任务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⑥严格设备使用登记与统计情况。

1.3设备技术、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技术与维修管理是保障医疗设备在可控成本内安全稳定的运行,并为医院医疗任务提供保障。主要涉及的方面有:①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和技术保障档案;②对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优化;③设备的安装与检验、验收要严格;④设备安全运行技术保障如维护、维修、检测计量、升级、搬家;⑤设备运行设备成本有效控制,并对维修器材的采购进行合理管理;⑥临床使用设备的技术培训和指导;⑦退役设备管理。

2医疗设备管理对麻醉安全性的影响

麻醉科医疗设备对麻醉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安全(固有因素、设备因素)和医疗设备操作者(操作因素、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2.1医疗设备安全与麻醉安全性 国家对于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2],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性,大多数的医疗设备本身还是存在一些相对的危险性。通常表现为高辐射、高温度、高电压、高气压等。同时某些医疗设备已经取代接受手术或治疗患者器官的功能(麻醉机、呼吸机),由此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规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2.1.1设备的故障与防范 人为因素与医疗设备本身因素相比较引起严重的医疗事故或死亡是非常少见的。如果没有明显的操作失误,严重的设备故障,可以通过定期的保养与维护避免和预防设备故障。同时也需要麻醉医生面对设备突发的故障,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避免和中止事态的发生。例如麻醉机失灵,不能进行机械控制呼吸,甚至没有氧气的供给,医生应用手控制呼吸囊进行呼吸支持,直至更换麻醉机。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我们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测试、维护、维修等工作,将设备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由此,设备维护人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维修计划书,对于设备发生故障后,根据日常维护工作记录以及设备记录资料判断故障原因,有针对性的排除故障原因。

2.1.2设备的检测与验收 购买的设备必须符合国际应用标准,同时必须确保设备电器安全性,与用电标准相匹配。对于每一台新购买的设备仪器必须注明型号、序列号内部鉴定证书。并且对于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与维护及日常服务可以进行永久的记录,直至设备废弃为止。这一标识应当时刻保持。

2.1.3设备的维修与服务 麻醉设备的维修、维护以及保养不外乎由厂家维护人员、经销商或独立服务承包商和医疗机构培养的工程师或技术员。由于每一个团队的技术资源不同,所以不能确保相关设备和仪器在任何时候均正常、安全运转。加强对维护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日常维护、保养的技术,进一步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奠定基础。掌握较强的维修技术,对于一般的设备故障及时快速的采取有效对策,从而解决故障问题。对于机械部件4~5个月检查1次,每年进行安全检查,特别要重视麻醉部位以及相邻区域、中间位置及麻醉设备本身的检查。

2.1.4设备的日常维护 除了日常的保养和维护之外,还要对设备进行日常临床使用维护和保养。临床的使用,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分解、消毒等工作,由此如果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会成为医疗事故的诱发因素。

2.1.5设备的替换与废弃 对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是降低麻醉风险的关键。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也会增加麻醉风险。通常麻醉机的寿命为10年,如果超过10年麻醉机的安全标准基本不符合相关规定。但是具体的替换还是取决于设备和仪器的实际使用时间、日常维护和保养。

2.1.6故障处理程序 在临床使用中,设备出现突发性的故障,应立即进行更换,所以科室必须有充足的设备替换品,确保临床的安全。对于停止使用的设备应当有明显的标注,防止再次使用造成的风险。如果有严重事故发生,设备应当由制造商的经资格认证的代表、操作人员、相关保险公司、原告和辩护律师组成的小组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出现意外、损伤或者死亡,必须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报告[3]。

2.2医疗设备操作与麻醉安全性 麻醉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麻醉安全的前提,由此,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设备的性能,从而确保设备使用过程的安全。同时操作者一定要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不安全事故。麻醉机如果出现错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使患者窒息死亡。所以设备的安全操作对于麻醉安全性很重要。

3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社会化

3.1设备管理信息化 医疗设备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进入了信息管理阶段,采用信息化对设备进行技术综合评估,同时对于设备的使用率、效益以及成本进行控制和了解,实现设备的应用无故障运行。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实现设备稳定可靠的运行,并且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院内医疗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4]。

3.2设备技术服务社会化

3.2.1技术资源多元化 由于我国目前医疗设备专业的技术资源非常有限,所以绝大部分有用资源被垄断,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供应商的技术资源不会与他人分享。从而出现医疗设备维修费用过高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垄断局面,要扩大设备生产商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的存在。

3.2.2技术服务社会化 由于医疗设备的特殊性,其技术服务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并且医疗设备型号种类繁多,医院内部备的维修条件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完全承担、部分承担和依靠院外力量承担[5]。

参考文献:

[1]王连民.军队医院医疗设备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1,(01).

[2]蒋红兵.工程技术人员在医疗设备引进和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07).

[3]史长宁,王卫东,陈渝,等.我国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03).

[4]赵红.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06).

[5]贾国良,葛毅,邓厚斌.医疗设备使用和维修的主动性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02).

编辑/张燕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麻醉科安全性
麻醉科特色教学查房模式探讨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浅谈二级医院麻醉科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