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2015-03-20黄晨华朱武寿
黄晨华 朱武寿
【摘 要】从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优势及培训现状出发,从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融合、共发展的角度提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策略。
【关键词】广西 高校 社会体育指导员 培训优势 培训现状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C-0156-02
所谓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当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的人员。我国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当中,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人才支持。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素质,对社会体育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已逐渐成为高素质、强技能、会管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后备力量。在高校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是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试从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优势及培训现状出发,从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相融合、共发展的角度提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策略,旨在从数量和质量上提升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促进广西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优势分析
高校进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尤其是开设有体育专业的院校,利用本身的师资、场地、活动等条件,更为便捷、快速、高效地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为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所要求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高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仅是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是高校学生素质拓展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所开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来说,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具有集中性、普遍性、便捷性等特点。当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在开展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同时,也承担了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工作,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与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并轨发展提供了可能。
高校的体育教学围绕着育人、强技的宗旨,可为充实社会体育人才库而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人才。高校的体育教师,具有相应的职称与级别,就可以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解决了体育行政部门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过程当中需要聘请讲师、租用场地等资源的开支问题,使得广西高校在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当中,优势尤为明显。
二、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现状分析
目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共有14个,其中位于首府南宁的高校培训基地为3个,柳州市2个、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钦州市、玉林市、贺州市、梧州市、崇左市、北海市各1个,能够成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高校,均是开设有体育专业的院校。当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所培训审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已经并入高校所在市的统计数据当中。以培训基地数量较多的南宁市为例,目前南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为1.5万人,而其中南宁市高校培训基地的指导员数量为4298人,占总人数的28.65%;其中,一级指导员的人数为317人,占高校指导员数量的7.38%,二级指导员3981人,占高校所培养的指导员总数的92.62%。由此可见,在以南宁市为首的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当中,每年所培养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多,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广西师范大学作为全广西唯一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为各高校的指导员晋升更高级别提供了方便,自2010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所承担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数愈370人,对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的提升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虽然广西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一些开设有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达不到培训大纲规定的学时要求。其次,学生指导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的评定标准不一,评定方式和手段不够明确。再次,授予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数量与实际人数有一定的差距。最后,受到其他资格培训的冲击,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参与热情在逐渐降低。
三、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策略
针对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现状,要促进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优势,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一)不断完善培训考核机制
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要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晋升需要达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标准,标准的评定虽有一定的弹性,但高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当中,需要不断完善培训与晋升的考核机制,重新认识评定的要求,制定各院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规划,才能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长效化奠定基础。
(二)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的管理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需要在“体育管理在线”网站当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系统当中体现,而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数量,远远比管理系统当中的数量要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存在原因有:第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属于公益性的工作,广西多数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或指定专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管理,形成了责、权、利不相匹配的状况。第二,对高校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后,多数高校为了尽快让学生拿到等级证书,而忽略了指导员的登记工作。第三,虽然体育行政部门早已明令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标准的人员必须进行网上登记注册,但由于高校属于教育系统的管辖,体育系统的行政命令就显得执行力较欠缺。第四,广西高校培训基地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系统的使用当中,依然不够熟练,造成公益性的业余工作受到了影响。加强对各培训基地管理人员的网络注册培训,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才能促使其更加认真、严肃地对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注册工作。
(三)建立健全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派机制
如今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除了为培养自身的动手技能之目的之外,还有部分功利性的目的存在。通过访谈得知,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当中,大部分学生只是有等级证明,却很少能够真正参与到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实践需求与选派机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获得技术等级标准的指导员,如能够在课外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当中,将会激发他们对指导工作的热情,改变为了获取证书而参加培训的状况。如在高校所属区域的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定期轮换选派学生指导员进行活动的指导;派学生指导员到辖区的体育活动站点进行调研、指导;在全民健身运动会当中,选派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工作,都能够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做,有机会展现自己,才能不断将高素质、高水平的指导员吸收到人才库当中。
(四)加快公益型与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并轨发展的探索
相对于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受学生的青睐。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在课外、假期等业余时间到经营性体育场所从事指导活动,并能够获取一定的报酬,从而使得学生群体更倾向于进行体育行业职业技能的培训,考取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证书,获得上岗资格。
将公益型社会指导员的培训与职业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相结合起来,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还可以为学生的技能发展提供一个证明,即在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将两种培训整合起来,以获取培训的最佳效果,解决公益型和职业型之间不相兼容的局面。
四、结语
目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建设,为广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培训基地在开展培训、评定、晋升等工作当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优势,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节约了诸多资源。但是,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仍出现培训内容与专业学习相重复、技能指导类型与组织管理类型的区分度不高、注册数量远远少于实际数量、学生参与培训的热情逐渐降低等不足,影响了指导员培训工作的优化。对此,应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考评的研究,进一步落实专人对获得技术等级标准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注册工作,开辟学生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践的途径,加快推进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并轨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广西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超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现状及其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宋智梁,李增武.在高校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
[3]专访刘国永: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有利于落实“大群体”工作格局[EB/OL]. http://www.sportmonline.cn/TiCMS/xwdt/6673.htm
[4]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赵灵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路径[J].体育学刊,2010(3)
【作者简介】黄晨华(1985- ),男,硕士研究生,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朱武寿(1964- ),男,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