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校服》解读

2015-03-20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孙锡敏

大众标准化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生服现行校服

●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孙锡敏

6月30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为推动标准的有效实施,本文对《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制定背景及主要内容作一些解读。

制定背景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服质量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校服标准的散、乱、杂问题也倍受诟病。从校服标准的现状来看,在基本安全方面,我国中小学生校服必须执行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在一般性能方面,主要参照GB/T 23328《机织学生服》、GB/T 22854《针织学生服》以及FZ/T 73045《针织儿童服装》和FZ/T 81003《儿童服装、学生服》等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考核。另外还有GB/T 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SB/T 10956《学生服商品验收规范》,以及十多个省市区还制定了多个强制性或推荐性相关地方标准。总体来看,有关校服的标准数量多,但标准分散,标准之间协调性不够强,不便于各相关方使用,同时由于无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的专用标准,容易让公众产生我国没有校服标准的错觉。为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校服标准的混乱状况,经教育部、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会商,决定在汇集整合现行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基本安全、性能要求和外观质量要求等进行统一规定,制定统一的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

制定原则

基于本标准提出背景的特殊性,结合校服标准的现实情况,标准起草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导向

以解决校服当前存在的突出质量安全问题为出发点,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校服管理办法提供技术依据,并为校服各相关方更加方便地使用和实施标准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向。

2.质量升级

在整合现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要着力提升校服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指标不分品等,只设立一档基本门槛,并适当提高技术指标要求,既保住校服质量安全的基本底线,又给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自主提升水平留下空间。

3.协调配套

校服属于纺织产品,必须与现行纺织标准体系及相关标准相协调。其安全性技术要求必须遵循现行强制性安全标准的有关规定;内在质量指标水平要与现行儿童服装、学生服等同类产品标准的一等品指标相当或更优;在外观质量方面删繁就简,重点关注消费者可见的一些关键要素,大大简化外观考核。

4.突破传统体系

打破机织、针织界限和固有体系,从最终用途方面提出技术要求。考虑到校服定向采购和定制的特殊性,标准的技术指标不宜过细过死,给采购合同留下空间。对个别特殊指标按机织类、针织类和毛针织类分别进行考核,以符合产品特点。

5.操作可行

性能测试方法采用国际国内已有的、通用的检测方法标准,避免方法不统一造成的试验结果不可比。检验规则也采用通行标准做法。

主要技术内容

1.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中小学生校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贮运和标志。适用于以纺织织物为主要材料生产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及其配饰。其他学生校服可参照执行。理解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要抓住以下几点:

(1)本标准界定的标准化对象是中小学生校服。所谓校服(school uniforms),是指学生在学校日常统一穿着的服装,穿着时形成学校的着装标志。由于校服的穿着对象特殊,穿着环境和时间也较为特定,加上校服统一采购和定制特点,基本不在市场流通,类似于职业装,所以校服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产品。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服的管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校,对幼儿园和大专院校统一着装未作统一规定。因此,本标准将校服限定为中小学生穿着的校服。幼儿园和大专院校如统一着装,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与校服配套穿着的配饰属于本标准范围。本标准界定的配饰(accessories),是指与校服搭配的小件纺织产品,例如领带、领结和领花等。学校在提供校服时,有时会配套提供诸如领带、领结和领花等小件饰品,让学生在穿着校服时配套穿戴,因此这些配饰也属于本标准规范对象。

(3)中小学生在特殊场所统一穿着的服装不属于本标准范围。例如学生在一些特定场合穿着的演出服、比赛服、军训服等,虽然是统一穿着,但不属于学生“日常穿着的”常规服装,因此这类产品不属于本标准范畴。

表1 安全要求

2.技术要求

本标准对中小学生校服的号型设置、安全要求、内在质量以及外观质量等进行了规定。

(1)号型设置

校服号型的设置按GB/T 1335《服装号型》或GB/T 6411《针织内衣规格尺寸系列》的规定执行,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按标准规定的分档数值扩展。配饰规格为产品主体的最大尺寸。

(2)安全要求和内在质量

①一般安全要求和内在质量

作为纺织产品的校服,在安全技术要求上应执行纺织行业现行的强制性标准。考虑到目前校服中大多是夏装与春秋装,且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情况较多,从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出发,本标准规定校服的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异味等要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直接接触皮肤的B类要求,既简化并统一了要求,也适当提高了校服产品安全性指标;燃烧性能、附件锐利性、服装绳带和残留金属针等要符合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耐湿摩擦色牢度指标与GB 18401及GB 31701的A类技术指标一致。见(表1):

在一般内在质量方面,本标准选择了体现产品服用性能的一些基本项目,包括纤维含量、耐皂洗、耐光汗和耐光色牢度、起球、面料强力、接缝强力、接缝处纱线滑移、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和水洗后外观等,其指标水平与现行儿童服装、学生服等标准的一等品指标相当。特别是耐湿摩色牢度、水洗尺寸变化率和起毛起球这些消费者易感知的质量指标,在个别项目或某些品种上达到了优等品指标。见(表2):

②织物纤维成分及含量

为提高校服贴身穿着时的舒适性,本标准规定校服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其棉纤维含量标称值应不低于35%。这是对技术性、经济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作出的选择,也是目前保证校服产品贴身穿着舒适性的一种比较直接和有效的方法。

③填充物

虽然冬装校服不属主流产品,但近几年也有学校配备。防寒校服的填充物基本上属于常规的羽绒、纤维等类别,因此本标准直接引用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即防寒校服的填充物应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B类要求,以及GB 18383《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求》或GB/T 14272《羽绒服装》的要求。

④高可视警示性

出于对交通安全因素的考虑,公安部归口制定了GB/T 28468《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反光校服》。但学生在校学习与交警环卫等职业环境不同,学生在学校期间并不需要服装的反光性能。在光线昏暗或过马路等情况下,可通过配戴反光背心、反光缚带或易脱卸的反光附件,以及在书包上增加反光材料等形式达到警示作用。如果在校服上增加很多反光标志,既不美观,也会增加成本,同时也不符合校服经常洗涤的使用状况。为此,对常规校服的高可视警示性要求不作硬性规定,不同地区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如果需要配置高可视警示性标志,应符合GB/T 28468的要求。

表2 内在质量

(3)外观质量

在外观质量要求方面,本标准对现行相关标准中比较繁杂的外观质量体系进行了简化,突出消费者可感知的一些关键要素,将外观疵点分为色差、布面疵点、对称部位尺寸差异、部件缺陷等,其指标水平与现行儿童服装、学生服等标准的一等品甚至优等品指标相当。见(表3):

3.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均选用了通用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或目前国内通行的试验方法,并与技术指标体系形成配套。

本标准定位于贸易型标准,检验规则主要用于验收检验、仲裁检验或第三方检验。安全要求和内在质量的抽样与判定规则,采用了现行机织和针织服装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外观质量的抽样数量和判定值是在分析了现行服装标准的基础上,基于GB/T 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确定的。

4.包装、贮运和标志

本标准对校服产品的包装、贮运和标志只提出一般原则性规定。标准中所列的标签内容是根据GB 5296.4提出的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针对社会大众对标签放置在衣领上的做法持强烈反对的意见,标准中规定不允许在衣领处缝制任何标签。

表3 外观质量

有关标准的实施问题

本标准于6月30日发布并同日实施。标准的发布实施,解决了当前有关校服标准的散乱问题,为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和校服采购提供了统一和基本的技术规范。当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制定校服相关管理文件,并将引入《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即明确了《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的地位。校服质量应至少符合《中小学生校服》国家标准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相关指标要求。建议采购单位在进行校服招标采购时,要在合同中标明所执行的标准,生产企业应按合同规定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当然,校服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不是制定一个标准就能完全解决的。关键是要推动校服市场化改革,吸收行业优势企业和资源参与到校服供应链体系中来,同时要健全校服监管机制,有关各方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彻底解决校服封闭采购体制下的标准执行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猜你喜欢

学生服现行校服
抓现行
内蒙古学生服质量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锐角
浅谈我国现行的房产税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菏泽纤检所积极开展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
被抓了现行
上海市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践行实录
中纤局开展2016年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