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雍垂喉部真菌感染致声音嘶哑1例

2015-03-20李玉华

河北医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悬雍垂喉部声带

李玉华

(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承德 067000)

1 病例摘要

患儿女,1岁,主因发热,咳嗽3d,加重伴声嘶1d,于2014年3月14日住院。入院查体精神可,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充血明显,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可见脓性分泌物覆盖,未见疱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吸气性喉鸣音,少许痰鸣音。血常规:WBC 8.64×109L-1、N%63.2%、L 21.2%、CRP 7.97mg/L。胸片:两肺纹理略增多、增重,部分模糊,两肺门不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诊断: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②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阿奇霉素抗感染,溴已新祛痰,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喉头水肿,减轻炎症反应治疗。第4天查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失,第5天无声嘶。共住院15d,痊愈出院。患儿出院后第3天再次出现声嘶,无咳嗽,无发热,来我院门诊就诊,查体: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悬雍垂黏膜上可见一层白色膜样物覆盖,耳鼻喉科间接喉镜下喉粘膜充血,会厌,杓会厌襞无明显异常,两侧声带前部边缘略突起。表面可见少许白色膜样物覆盖。声带运动不受影响。取悬雍垂及声带膜样物涂片检查,可见真菌菌丝及孢子。诊断真菌感染,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500mg,日3次,口服,调节菌群,制霉菌素17万单位,日3次,2%碳酸氢钠1mL,日3次口腔护理,抗真菌感染治疗。3d后声嘶明显减轻,1周后患儿无声嘶。查悬雍垂,声带白色膜样物均消失。

2 讨论

近年来鼻咽喉部真菌感染致声音嘶哑的成人病例较多,病因: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②放化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③基础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低下。使本病发生率升高[1]。但婴幼儿咽喉部真菌感染引起声音嘶哑的报道较少见,赵斯君报道儿童真菌感染引起的声音嘶哑仅占0.1%[2]。咽部真菌感染疾病患者往往因机体免疫下降和菌群失衡所导致,不良口腔卫生也有利于真菌在口腔内的繁殖,喉部的真菌感染则多由扩散所致,且易经血液传播至咽喉[3]。声音嘶哑是喉真菌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大多数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儿科临床医师往往对本病缺乏认识,容易误诊为急性感染性喉炎,或白喉,化脓性感染等,继续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从而加重真菌感染,甚至引起真菌性支气管炎,肺炎,延误治疗。本例患儿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就诊,体检发现悬雍垂黏膜上可见白色膜样物覆盖,会厌,杓会厌襞无明显异常,两侧声带前部边缘略突起,可见少许白色膜样物覆盖。声带运动不受影响,取苔膜真菌涂片检查见真菌菌丝及孢子。分析本例患儿出现悬雍垂及喉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为:①长时间应用抗生素;②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后不能彻底漱口,清洗面部。

本文对1例悬雍垂,喉部真菌感染进行报道,旨在对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悬雍垂及喉部真菌感染引起的声嘶易与喉炎,化脓性感染,白喉相混淆。本例提示我们,遇有类似情况,可先进行涂片检查,或真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中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后不能彻底漱口或依从性差的儿童,尤其是婴儿。可进行局部口腔护理。从而杜绝因医疗行为而引起的感染。且可以家用微生态制剂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1] 杨晓庆.耳鼻咽喉真菌感染100例[J].吉林医学,2011,32(27):5793.

[2] 赵斯君.672例儿童声嘶的病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4):18~20.

[3] 王浩.耳鼻咽喉真菌感染50例诊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6(21):457~459.

猜你喜欢

悬雍垂喉部声带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轴排凝汽器喉部设计
低压内缸落地凝汽器喉部结构设计
电子喉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喉部早期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讨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疗效比较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出血并急性脑梗死1例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