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2015-03-20饶进石玉昌叶樱

武夷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共青团大学生教育

饶进石玉昌叶樱

(1.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龙岩364000;2.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地方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饶进1石玉昌2叶樱1

(1.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龙岩364000;2.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00)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地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缺少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与其他机构相比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设置、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培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一步规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样既能发挥到当地特有的优势,从而反哺为当地服务的同时又能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落实到位,更具实用性。与老牌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科研能力较弱等,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能一味地模仿老牌本科院校的教育方案,而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在以服务为宗旨的前提下,应以就业为最终方向,以创业为目标选择,结合地方经济特点的基础上,立足为地方初步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专门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现状和共青团组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提出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地方高校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到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生源质量、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局限性,同老牌本科大学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处于劣势。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这是地方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在科研能力方面与学术型本科大学存在一定差距,但又不同于高职院校,它是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结合。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适应当地经济需要的人才。地方高校要树立区域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坚持创新创业理念,在专业学科设置上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特色相结合,发挥独特的办学优势。借助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龙岩学院、三明学院两所地方高校的685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685份,收回有效问卷为685份。其中,155位大一学生接受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55份;200位大二学生接受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0份;200位大三学生接受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0份;130位大四学生接受调查,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0份。同时走访了龙岩学院学生工作处(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三个部门,更加全面地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调研、走访和反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少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

地方高校相对于老牌高校而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晚,观念也比较落后。地方高校时常会把创新创业教育看成是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没有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地方高校缺少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调查结果显示,87%的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是开办一个公司;只有13.9%的被调查者会经常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法规,31%的被调查者一点都不清楚。

(二)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能力有限

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短,加上原来大多从师范类专业转化而来,缺少双师型教师,尤其是绝大多数教师缺少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因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力度不够。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由从事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担任,这些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邀请校外企业家、知名的创业者做讲座,虽然可以弥补创业实战经验的匮乏,但没有形成体系,而且参与的学生不多,普及性不高,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高校中普遍缺少既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规范,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差

近年来,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尚未开设规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教学体系不完善、不系统,课程设置形式化,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氛围没有形成。例如,从地方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非常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但忽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存在脱节现象,因此会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从课程内容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较少实践课程。因此,地方高校应该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四)创新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内容,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的最基本途径。然而,创新创业实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薄弱环节。首先,在地方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本校的教师,因此给学生灌输的大部分是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方面的指导。其次,虽然部分地方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等,但是参与的学生只是少数,带有精英化教育的意味。第三,大部分地方高校虽然有与当地的单位或公司建立一些实习基地,但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实习基地实习。

三、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为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供很好的平台。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为青年学生服务,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优势的地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共青团组织直接与青年学生联系,它联系着最广大的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第二,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和各个班级团支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能够有全面的覆盖性。[1]第三,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多。例如,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这些工作都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密不可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表明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能够承担应有的责任。

四、探索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高校共青团组织形成了以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格局。这些工作都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已经成为了共青团工作的支柱。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符合当地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基地,营造出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动力,使创新创造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和展示,使创新创业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和生存方式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追求。[2]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要以创新性的机制来巩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成果,修正和摒弃束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旧机制,全力打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新机制。

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科技创新等校园创新活动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辅助,组织开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创新活动、文化艺术节、商务技能大赛、创业沙龙之营销大赛、校园版《职来职往》、销售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规范、调节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动性,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活动中。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缺乏团队意识和职业精神,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创业动机、优秀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

地方高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电子商务大赛,广告设计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增强他们创新创业的主动性。

(二)以师资队伍为抓手,切实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贯穿高等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始终,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整合师资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扎实推进实践建设,协调运行创业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学校应配备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多方联动,整合资源,打造一支校内专职教师队伍,在各院系、各学科选拔一批理论知识丰富、职称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作为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形成一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除了加强专职教育教师队伍之外,还应鼓励专业教师学习创业知识,选派教师以挂职学习的形式到企业中参加实践锻炼,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做到巩固中学习,学习中育人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共青团组织还应该主动吸纳社会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法律专家、政府官员及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等组成创新创业教育智囊团,定期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以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面向当地社会实际需要、强调学科交叉、加强实践环节、重视能力培养和创新素质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应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主干课程上,还需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基本素养。教学方法上,采取多种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地方高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区域优势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选修课程,以突出特色优势。这些选修课程以一系列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形式进行,邀请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学者,社会上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等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体悟创新创业之道。

(四)以实习实践平台为依托,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社会实践也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为大学生搭建好实践的平台。首先,地方高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注重结合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如:做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既包括义务支教、环境保护、“学子村官”等社会服务型实践活动,又包括社会调查、培训等学习型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能服务于社会。其次,扎实地建立实习见习基地。地方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拓宽渠道、努力整合社会资源,主动与当地的企业共建,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同时,大力加强与地方社会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示范园联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就业踏板”,搭“创业平台”。[3]高校要充分利用在培养人才的优势,把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最后,高校应该加大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软件和硬件的环境,组建坚实的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1]高洁,毛传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36-37.

[2]王贤芳.高校创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5):103-105.

[3]王丽娟,高志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96-99.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Youth League from Local College around the Topic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s an example longy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RAO Jin1SHI Yuchang2YE Ying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Fujian 364000;2.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Fujian 364000)

At present,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especially for local colleg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r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has problems in many fields,such as the lack of innovation cultureatmosphere and inadequate qualified teachers.Also,problems exist in the 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practice structure.Compared with other agencies, the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in local college has a certain advanta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ocal university innovation,this study aims to find out effective ways of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for the youth league in local colleges.

local colleges;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G467.8

A

1674-2109(2015)05-0087-04

2014-09-12

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LQ2013046)。

饶进(1981-),女,汉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共青团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