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微”信息圈在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中的运用与研究
2015-03-20彭月英
吴 涛,彭月英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设备的广泛普及以及移动互联设备的广泛拥有,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即时通讯设备.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拥有一部手机或电脑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当前,出现了多种交流信息的平台和工具,例如多种类型的及时通讯工具,新浪UC、QQ、博客、SMN、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这些自媒体已经全面地渗透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业、娱乐、生活以及就业等.对绝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每日必网”、“无网而不在”则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这些新生事物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提供了很多便利.它们共同构成了“微”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圈子,它们及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学生工作的新载体、新方法、新思路,运用这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服务于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将这些“微”信息工具和内容是学生工作蕴含更多的时尚性、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以及服务性于一体.
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内涵
从当前网络化、信息化、自媒体的信息网络传播背景来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是因为高校是社会组织,有着自身的使命和责任,那就是它要尽可能为社会培育具有较好素养的可用人才.从在当前背景下,学生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移动互联设备,从而使得他们能够运用多种移动“微”信息工具和方式来开展交流.这些移动“微”信息工具和方式的使用为高校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了有利的工具和便利的途径.因此,广大高校学生工作的相关工作者应该切实行动起来,积极地运用这些移动“微”信息工具以及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无疑要增加信息科技含量,一味用传统老套的思维和方法去教育掌握着新技术,接触着新信息的学生,那么这样的工作必定是被学生所反感的.对高校来讲,信息化时代学生工作依然肩负这它的责任与基本使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在服务社会、职业道德、丰富自身情感、培育良好道德以及公民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此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工作使命.第一是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第二是如何结合时代发展开展学生工作,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学生工作方法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不行的.
2 移动“微”信息圈在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微”信息圈的运用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先老套的学生工作思维,它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开展学生工作的手段,从而能够更为及时深入地开展学生工作,也更具有针对性特征.它能够使得学生工作部门借助自身所开设的相关“微”信息媒体,不断地展示出本工作单位的相关活动,而且针对特定学生或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展示学生工作单位的相关办事内容.从移动“微”信息圈来看,它在学生工作中重点起到了以下方面的作用.
2.1 拓展学生工作思路和范式
伴随着近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高校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办学规模,实行多校区办学制度.但是,迅猛增加的学生人数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处理内容繁杂的学生工作,引入多种微信息交流工具能够更好地使得相关部门打破原先工作模式以及学生工作范式的束缚.例如,可以借助微博、空间、博客、微信等多种讯息形式向广大学生传达以及落实相关信息.这样以来,就构成了学生工作单位与学生间的博客圈、微博圈、微信圈等多种移动“微”信息圈.例如,可以借助讨论、发布以及关注部分和生活、教学、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的信息,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获取学生的相关态度、价值取向、观点、看法,从而为学生工作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
2.2 优化社会监督学生工作的渠道
优化渠道,传统的学生工作监督环节中,学生是被动告知.所知信息渠道主要是张榜公示、辅导员告知、或流言传播等,缺乏对信息掌握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而微博、微信、说说等这些自媒体来看,它们虽然很小,但是可以通过关注、转发以及发布等多种形式来引发全校学生的监督,构成了相关的移动“微”信息圈,从而具有了全校区围、乃至全网络范围的监督.当然,更多还是本校学生监督.这是因为,通过这些监督,从而构成了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客观因素,也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例如,学生可以借助订阅、关注以及学生工作部门的相关信息,不仅可以获得自己所感兴趣、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可以及时关注学生工作的最新动态.这样以来,就能够很好地充实自己对学校在学生工作方面的信息.当然.也能够为学生工作人员向学生及时展示学生工作的相关成绩、计划、成效、不足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工作的意见征集、批评、建议等工作中来,切实让学生为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而建言献策.此外,还可以在这些移动“微”信息圈上与同行分析相关的工作经验,向全社会展示本院校在学生工作方面的动态,从而使得全社会更好地把握与分析当前高校在学生工作方面的措施、成效、重心以及不足,也可以给学生工作部门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批评.这样以来,能够很好地促进相关院校在学生工作方面的新发展.
2.3 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日常的学生工作
一是丰富渠道,传统的学生工作开展往往局限与教室、办公室、寝室三点,断点、断线严重.而从大学生群体来看,他们有着强烈的独立性、思想性、能动性等特征,高校学生工作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校园文化、安全稳定贫困资助、评优评奖、招生就业以及党团建设等多种领域,也被看做作是学生工作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只靠传统的三点工作,必然产生学生工作持续性、连续性、重复性差.如果学生工作单位能够借助相关的移动“微”信息圈即时地展示学生工作的进程和管理,这种开放性特征将会很好地创新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也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工作的工作效率.例如,运用微博的互动优势以及共享优势,能够很好地构建起以学生工作部门的微博为移动“微”信息圈的终端,而且还可以借助校园网、校园通、手机短信平台、飞信、QQ群以及学生这个现实群体的主体性地位,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日常学生工作管理活动,将学生工作延伸到学生各个活动空间和时间,时间与空间的广延性更强.
2.4 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伴随着高校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不少高校在开展学生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增加了心理关怀内容,这样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通常涵盖了个体心理辅导以及群体教育这两部分.传统的心理辅导方法主要采取团体辅导与个体预约的方式,个体预约往往极大的限制了辅导数量,更收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借助学生工作微博、微信等,通过移动信息即时通讯,能够为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更大的教育空间和更多的教育机会.在此过程中,这些移动“微”信息圈以及渠道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的动态变化,因此学生工作部门借助微博对话、微信语音、私信等多种形式,对相关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辅导.显性沟通与隐性交互方式方式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传者以及受者都能够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满足自身心理安全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到生工作部门对自己的爱护和关心,从而便于学生工作部门更好地渗透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育内容,这样不仅缩短了学生工作部门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也为学生工作部门更好地分析与把握“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提供了最为直接,但却有着隐性特征的渠道.
3 运用移动“微”信息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方式
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活动中,可以大力借助移动“微”信息圈来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它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个人”—“团队”—“专项工作”—“学校部门”这四个级别的移动“微”信息圈为主体开展立体化的宣传矩阵.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地优化各种移动“微”信息圈之间的互相协作力度,从而组成了强大的“组合拳”,从而形成了具有立体化特征的校园微信息圈的平台矩阵,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精细的管理与服务.这样以来,能够很好地增强在学生管理领域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完成了从学生工作的垂直式管理转变为学生工作的平行性交流,这种从线性传播转变为非线性传播、从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示出来:
第一是培养学生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运用技能水平,要不断提升学生工作单位的博客、日志、博文的质量,而且还要构建发布日常信息以及和师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网络媒体平台.对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来讲,要切实提升自身博客、日志、博文的质量和水平建设,而且还要有侧重地强化团队型学生工作部门的博客建设,例如,学生工作单位可以密切地和学生日常管理相关的具体问题撰写博文和博客,提供相关的网络文献资源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提供学校在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师资力量、奖学金情况、奖惩条例等相关文件.而且也可以选择那些和学生思想活动、身心发展等紧密相关的内容,还具有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难点与热点,可以借助创作博文,在线发布各种信息,为相关学生答疑以及解惑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提问、建议、监督、批评、研究以及探讨的移动互联平台.
第二是整合以及融合移动“微”信息圈平台的社区资源,将学校学生工作处、部门、院系乃至周边地方政府部门的信息平台整合链接,形成信息联动网络化.从而为学生和学生工作部门搭建有着主动、亲切、生动、友好界面的多向、立体互动平台.这样以来,学校就能够借助这种最具真实性的移动“微”信息圈,从而动态地收集学生的心理变化,在线发布重要信息等功能.在此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地使得学校的中层以上领导、学生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者、学院的相关领导等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协助他们在移动“微”信息圈构建个人的社交网络主页,从而能够和学生开展平等的互动,切实强化师生的亲切感.此外,学生工作单位也可以及时发布本单位的生活化状态或者工作状态,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缩短自身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打破自身“高高在上”的架子,很好地融入到学生圈子中去.这样还能够很好地与构建彼此信任的良好,从而把握学生的动态以及变化,并能够依据这些学生的变化与动态,及时对他们开展思想教育与引导,而且还要及时发现、观测以及快速处理校园中的各类突发事件.
第三是构建以微信或者其他即时通讯平台的移动“微”信息圈,从而为学生打造出分类服务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精确、高效的服务.例如,学校可以大力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优化学生工作微信平台群,而且还要将其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不断地丰富向受众所推送的内容,从而使得这种信息推送机制不断地精确高效,这样能够持续地向学生推送精确的工作信息,学生也能够有效接收此类信息,从而确保微信平台集群的精确化与及时性.
第四是构建校园微博、微信、飞信等移动“微”信息圈矩阵,从而搭建出本校范围内最权威、最及时的工作信息发布平台.例如,学校要大力借助微博、微信以及飞信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征,切实搞好学生工作单位的移动“微”信息圈建设,从而能够确保在第一时间发布、转发、关注相关的学生工作信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地贯通学校官方、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以及多种学生组织的移动“微”信息平台间的联系,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圈”住本校学生,这样才能最大规模地聚合移动“微”信息媒体的目标受众,借助这股强大的移动“微”信息圈矩阵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从而形成“一个声音对外”的宣传效果.在这样的移动“微”信息圈矩阵中,不仅能够及时地发布、传播内容真实、及时、正式、沟通顺畅的信息,而且还要增加移动“微”信息圈的“信息搜索”功能,这样才能更好对确保学生找到对自己有用、准确、可靠的官方信息.
4 构建和使用移动“微”信息圈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 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
为了更好地强化高校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的自律能力,要切实搞好法制教育以及道德教育,例如,可以在移动“微”信息圈上面加注法制教育专栏以及道德教育专栏,可以向他们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所整理和搜集的相关图文、影像以及相关资料.借助这些较为生动的事例以及所引发的惨痛教训,让学生深深地里理解不具备法制观念以及道德观念而带来的危害,也可以让学生积极讨论,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良好效果.其次,还要邀请本校的网络负责人就高校学生如何做好网络时代的公民开设主题讲座,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培育学生自发地遵守网络文明公约的意识,对网络上的暴力等不良信息进行抵制.
4.2 具备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强化网络监管
在构建以及使用移动“微”信息圈的过程中,要切实建立健全移动“微”信息圈的使用、操作等规章制度,切实规范移动“微”信息圈的网络运作流程,而且还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局域网、校园网的力度,切实审查好免费个人主页和相关的链接,务必要执行实名注册登记制度.在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上网服务场所的检查工作、网络教育工作、清理以及整治网上不良信息、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站登记审批,要做好审批与管理交互式栏目工作等,这些方面都要不断完善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能够有效地查处移动“微”信息圈中的不良网络信息以及服务.
4.3 加强网络技术学习,提高学生工作管理者素质
在建立、健全、使用以及维护移动“微”信息圈的过程中,要切实培训学生工作管理者,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业务等多方面的素质.学生工作者只有德才兼备,能够熟练地运用移动互联技术,而且具备一定水平的学生管理经验,才能借助移动移动“微”信息圈来开展好学生工作的管理活动.在此过程中,要切实对涉及学生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例如专职工作人员、党团员、广大师生,都要开展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网络管理技术培训与学校.此外,还要做好维护信息内容安全的法制教育培训,切实构建移动移动“微”信息圈.
随着多种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它们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因此,这些“微”信息媒体能够在日益复杂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以各种自媒体为基础,构建的移动“微”信息圈,它们具有拓展学生工作思路和范式,优化社会监督学生工作的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日常的学生工作以及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凸显出移动“微”信息圈的巨大优势.因此,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过程中,要持续地提升移动“微”信息圈的参与功能,进一步地使得这些移动“微”信息圈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杨文坤,秦美娟.基于网络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的构建[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
〔4〕崔同科.手机短信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0).
〔5〕杨文坤.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交流技术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4).
〔6〕于海军,李淼.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系统模式构建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