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渠道研究
2015-03-20李忠明
鲁 仪,陈 翀,李忠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以农业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据卲侃统计,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两千六百多年间,共发生气象灾害的年次4152次,农业生物灾害716次,农业环境灾害362次,其中包括水灾1251次,旱灾1144次,蝗灾561次,风灾516次,雹灾485次,此外还有雪灾、霜灾、鼠兽鸟害、畜疫、沙尘暴、水土流失等.[1]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灾害也时时刻刻的威胁着国计民生.目前,政府和气象相关部门的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气象灾害科普信息传播渠道堵塞,不少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民,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意识还很淡薄,防灾减灾工作布置不够完善.因此,拓宽完善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渠道,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就成为政府和相关气象部门的迫切任务.
1 完善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渠道的必要性
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在中国被称之为科学技术普及.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搜集整理科学真理,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方式通过相关媒介传播到受众人群的教育或教化.[2]气象灾害科普是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便是兴邦立国的基本保障.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水灾和旱灾.它们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为严重.在1950~1990年的41年中,全国平均每年农田受灾面积780.4万 hm2,其中 1954年、1956年、1963年、1964年、1985年都是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均在1400万km2以上.[3]此外,低温、霜冻、干热风、暴雨、降雪、冰雹等气象灾害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利影响.由于人类未曾意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会使得各类气象灾害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不少农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民,正是因为缺乏气象灾害防减知识的活取渠道,无法掌握气象灾害防减技术的信息,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只能凭自己的感觉,运用一些“土办法”来加以应对,往往错失了许多本可以降低甚至避免的农业生产损失的良机.
由此可见,气象灾害科普不仅是促进我国气象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而且对文化建设也贡献颇多.需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主要是在农村发展,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与城市之间掌握气象知识的差距.如何能够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运用科学的防灾减灾手段降低他们的损失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长远目标道路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完善我国气象灾害科普有利于推动气象事业发展,促进广大群众了解气象知识、认识气象灾害,从而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渠道
2.1 家庭群体传播
家庭是亲属中较小的户内群体,共同生活居住、共同经济核算、相互合作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单位.[4]家庭成员对事物往往能形成相同或者类似的看法或态度.当家庭成员将气象科普带进家庭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其他家庭成员对之的关注.而且,出于对家人安全的考虑,使家人尽量远离气象灾害,存在不少人会选择将气象科普带进家庭.
近年来,各个小区开始评选表彰科普示范家庭,即爱国守法,邻里和睦,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能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等不良现象,大胆揭露各种反科学和伪科学,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为促进家庭群体传播提供了基础.
2.2 学校教育传播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良好载体,利用学校良好的平台可以使学生认知到更多第一时间精确的消息,并借助校园网络平台让人民得知气象灾害科普的重要性.
中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气象站进校园也有90多年的历史了.有学校将各类仪器引进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并组成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网络.[5]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是一个独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载体与平台.它既不具备观测、记录气象要素的功能,也不与任何一台计算机连接.它就像互联网上的一部电子出版物,承载着气象科普教育内容,展示在无限的空间,任意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翻开它的书页,览尽它的内容资料.它不但有常见的文字资料,还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作用在于为从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单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结果,交流各个学校在校园气象科普领域所开展的经验与方法.如“校园气象网”、“中小学校园气象网”等.[6]
2.3 科普馆的开放
目前,科普工作严重落后于科技与经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需求.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迫切需要通过科普场馆的建设和发展来提升全民素质.[7]
近年来,在中国科普馆的由科技部2010年组织的年度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科普事业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尤其科普场馆建设,投资经费巨大几乎比往翻了一番.大规模的科普馆已经整装待发,一批接着一批地进行开放,这对气象灾害的科普起到了重大的带头模范作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地级市、县区加入到气象科普馆的建设中来.在不久的将来,一批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气象科普馆将涌现出来,成为体验型实践气象的考察园地.使得气象科普资源得到优化,从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8]进而提高人们对气象灾害的警惕性,减少了气象灾害对人们的损失.
2.4 大众媒体传播
2.4.1 电视
电视已经涵盖了家家户户,几乎每个家庭都可以从电视中获取新闻.随着电视传播的发展,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无论在技术手段、传播形态和播放频道等各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气象信息以及与气象有关的知识也逐步成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丰富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气象科普宣传的最佳途径.据调查2010年87.53%的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由此可见,通过收看电视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已成为社会大众建立科学思想,提高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将在公众认识气象、了解气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电视气象服务节目已成为中国气象局“传播气象信息和科普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体现气象事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率”的重要窗口和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每遇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和相关标志性日期比如节气、有关地球环境的国际性纪念日等,相关科普知识不但丰富了节目内容,而且达到了知识普及的目的.[9]
今日的电视气象节目已不再是简单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经是以丰富的节目内涵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贴近民生的综合气象科技服务类电视节目,在承担起气象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是气象科普宣传的一件重要利器,对降低气象灾害对人们的损失发挥着积极作用.
2.4.2 广播台
广播是气象灾害科普传播的重要平台.传统的广播节目具有广大的受众基础,为传播气象灾害科普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方面,在固定的气象播报环节,嵌入式的气象灾害科普能够恰到好处地传播.例如,广播节目中的天气预报环节,结合当天的天气情况、近期的气候状况,对特殊天气现象、节气特征以及天气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等进行适当的讲解,既增加了广大群众的基本气象知识,又提升了天气预报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改善了仅仅播报气温、湿度、风力等一尘不变的风格,增强了节目的可听、可视性;另一方面,在突发事件或专题节目中,嵌入式气象科普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例如,无锡资讯频道的《啥天气》节目,在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中爆发核泄漏时,针对这一重大的突发事件,将《从气象角度看日本核污染对锡城的影响》科普作品嵌入到常规的天气节目档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科普知识的效果.[10]
2.4.3 文字媒体
各个气象灾害科普的图书均要面向业务、面向科研、面向经济建设,围绕气象灾害科普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各地的独特天气、气候特性来制定选题计划与组编.
报纸是一种极具时效性的传播媒介,除了在比较醒目的版面进行气象灾害科普的介绍外,还可以对气象灾害科普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困难等进行报道.
杂志虽然针对性及全面性不如图书,时效性不如报纸,但是杂志集二者所长,在杂志上刊登有关气象灾害的资料也是气象灾害科普的重要手段之一.杂志的封面往往能很好的吸引读者的眼球.利用好杂志的这一特点对气象灾害的科普工作开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2.4.4 网络媒体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结束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改进.现在中国网民规模已超过6.3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近5.3亿.低头族日益扩大,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影响越来越大,这对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的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政府相关部门应对气象科普的理念、内容、制作方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如今,一条微博的力量可以传遍千家万户.巧妙地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科普.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网络信息传播的双向 (乃至多向)互动性.科普的乐趣在于互动,在互动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讨论.所以互动空间要建立公众与公众、公众与网站、网站与网站,在线上线下各种活动.也就是说由更多的人来提供科普资源,更多的人来参与讨论和相互学习.这大大提升了气象科普传播的广度,使之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3 拓宽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渠道的方法
3.1 加大气象灾害科普的宣传力度
事实上,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渠道不在少数,加大宣传的力度能使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更有成效.在此基础上,应当宣传到各个地区,地区再按地域分配到各个小区最后安排到挨家挨户,对每户家庭进行上门普及,定期召开会议汇总各个家庭的农业耕作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农业科普活动,让学生们从理论出发,紧密地联系实际,把气象灾害及其预防措施牢记于心;科普馆的开放虽然在如年的增进,但是群众并不会进行定期地参观和观摩,可以联系电视媒体的传播来进行宣传,并加大鼓励政策,从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将气象灾害的科普知识得以推广实施.
3.2 增加气象灾害科普的信息来源
增加气象灾害科普的信息来源,需要加大对科普人员的鼓励,并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气象灾害科普人员的自身素质,制定有效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如果能够褒奖分明,加大对在进行气象灾害科普进程中表现突出、取得良好效果的工作人员的奖励,必定会激励一大批具有新立意的创新型科普人才积极探索,从而使科普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模式;另一方面,科普工作若只依靠科普工作人员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走进人民群众中去,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收集人民群众的想法,以增加气象灾害科普的信息来源.
3.3 创新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形式
传统的气象灾害科普传播形式有科普讲解、视频教学等形式.传统的气象灾害科普形势往往是讲解员的演讲并对气象灾害科普进行理论性的探索.创新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形式能够吸引一大批群众参与到其中来,比如可以进行气象灾害科普的相关知识比赛;将气象仪器、设备带到群众中去进行免费的展览,与群众进行互动,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起大众对气象灾害的关注;与相关部门合作,请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前往气象站进行学习和交流等.
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设施齐全,可以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演示和模拟;电视传播,生动形象,实效性强,受众面广;互联网以数字化、适时性和交互式传递的独特优势,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普展板在大型广场传播中,能够渲染现场气氛,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目标公众;网络和微博最受年轻公众喜爱,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二次传播效果好.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各有其长,根据不同主题、受众对象,结合传播方式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公众满意度最大化的立体传播.[11]
3.4 政府部门要及时做好总结与反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抓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协、科研、教育等机构广泛开展气象灾害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政府是气象灾害科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部门对前期开展的气象灾害科普工作需要做好及时的总结,对气象科普传播的各个渠道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下阶段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成效显著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鼓励和奖赏,对于成效不明显的部门进行思考和判断以提升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效果.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同传播形式的自身特点使气象灾害科普立体化的传播成为了可能,气象灾害科普宣传应根据不同主题、不同受众对象,并结合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的最大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公众满意度的最大化,让气象灾害科普搭起气象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推进气象灾害科普的社会化进程,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的能力,促进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发展.[12]
如今,气象灾害科普传播的渠道不断开拓,开展的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活动深度、广度都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推动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一方面应努力拓宽其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应对各个传播渠道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最有效的传播渠道,力求推动气象灾害科普的建设,让气象科普为更多的人所了解.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升.通过开创完善气象灾害科普传播的渠道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是协调城乡同步发展的手段.对中国气象灾害科普传播渠道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不可替代的作用.
〔1〕邵侃.中国古代农业灾害防减体系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2〕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
〔3〕王向辉.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4〕草骥.秦汉家庭继承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4.
〔5〕〔6〕邱良川.浅谈中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兴起与发展[C].中国会议,2013-10-10.
〔7〕〔8〕吴嘉梅,欧阳育红,金娜.地市级气象科普馆建设初探[C].中国会议.2011-11-01.
〔9〕任福玲.气象影视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利器[C].中国会议,2011-11-01.
〔10〕吴莹,夏健.妙用电视天气预报讲气象科普[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第四届气象科普论坛.2011.
〔11〕〔12〕王晓玲.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J].陕西气象,20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