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的借鉴与启示

2015-03-20游逊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课程

游逊侨

游逊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1400)。

萨帕的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0-14 岁);探索期(15-24 岁);建立期(25-44 岁);维持期(45-64 岁);衰退期(65 岁之后)。成长期指儿童在与家庭、学校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自我概念,激发兴趣的阶段;探索期指在家庭、学校、工作等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对自我角色和职业选择的探索;建立期包括了试验投入和建立期以及晋升期两个阶段,指成人在工作环境中,初步建立自己在工作或是人际交往中的地位;维持期是指成人能够坦然面对职场新人的涌进,维持并守护原有的成就和地位;衰退期是指受限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而退休下来,寻求其他方式来弥补退休的落差。

约翰·霍兰德在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大量的职业咨询案例的观察之后,提出了“人-职匹配理论”。他将人的性格及其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划分为:Realistic(实际型)、Investigative(调研型)、Artistic(艺术型)、Social (社会型)、Enterprising (企业型)、Conventional(传统型)六类;并提出了职业性向图,从图中不仅可以看出职业之间的相邻、相隔和相对的关系,而且能够有助于个体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工作搜索的效率,更好地实现与职业的匹配。

一、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的特征

1.职业指导过程系统化。过程系统化表现在职业指导机构和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职业指导机构的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合作方面。美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一般由高校职业指导中心负责开展,中心主任受主管学生事务工作的副校长的监督;中心除了主任以外,还配备专职职业指导人员和学生顾问助理若干名;职业指导中心一般规模比较大,配置有资料室、咨询室、讨论室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到资料室查阅相关的职业指导资料,也可以预约咨询,还可以在讨论室和职业指导人员或者学生顾问进行研讨等。职业指导机构不仅包括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还包括了政府的职能部门(如美国劳工部、指导与人事服务司等),这些部门主要是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就业形势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规范和监督各职业指导机构的运行和管理;另外民间组织和用人单位也是美国职业指导机构的组成部分,有些用人单位甚至会对潜在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以缩短求职人员对岗位的适应期。

2.职业指导对象多样化。有别于国内高校职业指导对象的相对单一化,美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对象不仅包括了各年级学生、应届毕业生,还包括了往届毕业生、国际留学生等。美国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的职业指导对象还包括社区周边的居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精细化,居民在整个社会中所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一生中所要面临的职业调整的概率大增,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倡在全美的学区中实施生计教育计划,分别以学校、雇主、家庭社区、居住区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对幼儿、青少年、成年人以及老年人实施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技能,提升就业技能,提供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受雇概率。生计教育的推行使得美国社区学院的职业指导服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除对本校学生提供职业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还包括了对社区周边初中和高中学生提供升学咨询、学院简介、职业定位等方面的服务。

3.职业指导师资专业化。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规定:“高校职业指导的专职工作人员需要获得与职业指导相关的学历和工作实践经验;一般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则需要具有职业指导相关的学习背景和工作实践,并接受职业指导资格培训和专职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督导。”例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的职业指导人员均获得心理学、咨询学等相关硕士学位,有部分工作人员还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外,美国国家职业指导协会还规定:“职业指导工作人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指导培训,考核通过方能够持证上岗。”由此可见,美国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呈现出鲜明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

4.职业指导途径多元化。美国高校职业指导途径多元化,包括定期举办职业研讨会、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开展个体咨询服务、举办就业推荐会、实现网络在线职业指导等五种主要途径,其中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是最全面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培训的途径。美国一般实行四年一贯制职业指导课程,第一年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获得对职业的基本认知,培养职业的兴趣;第二年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个性特征、特长、爱好等),结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选择和初步的职业定向;第三年的课程旨在帮学生了解行业就业市场的基本概况、引导学生参与职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对职业和雇主的认知;第四年旨在对学生进行求职信息、求职心理、面试技巧、简历制作、求职礼仪等方面的实战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求职机会,勇于接受挑战,形成正确的求职观,初步锻炼职业技能和技巧。

二、美国高校职业指导对我国高校职业指导的借鉴和启示

美国作为率先在高校实行职业指导的国家,在职业指导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高校在职业指导方面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取长补短,通过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优化职业指导的方法以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

1.政、校、行、企通力合作,构筑多元化职业指导体系。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体系比较单一,主要依赖各大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就业办)来开展,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一般有专职的职业指导工作人员2-3名,各个学院或系部指定一名负责就业工作的学生事务的工作人员配合工作。我国高校可借鉴美国的经验来开展职业指导实践,首先,从各方面争取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各个行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可通过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一线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对学生开设讲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其次,群策群力,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熟悉度;再次,开设专场招聘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引入行业、企业到校园招聘,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最后,充分发挥校友的力量,一方面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宣传和推荐。

2.完善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情况,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2007年,我国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提倡全国各大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或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规定相应的学分,但是,在实践上各大高校的做法参差不齐,有的按要求将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实施;有的则通过讲座的形式加以替代,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直接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就业模块加以取代,职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情况不太理想,而且职业指导的内容也相对陈旧、系统性不强、重理论而轻实践。因此,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要借鉴美国高校中的“以人为本,效率优先”的做法,为各个年级的学生制定职业指导的课程计划,内容涵盖专业与职业概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就业心理和就业指导等模块课程,采用模拟面试、项目汇报、个人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开展职业指导教育。在香港科技大学,学生顾问小组会在新生入学前的暑假就通过QQ和微信等工具向即将入学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专业选择和职业趋向等咨询服务,这种做法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其他地区的高校可以借鉴此种做法以拓展职业指导的内涵,延伸职业指导的时空界限。

3.健全职业资格测评体系,实现职业指导专业化。我国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一般由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等专业的本科及以上的人员来担任,其中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指导的相关培训,而通过培训并获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少之又少。以广东省为例,截止到2014年,全省高级职业指导师的持证率不超过400人,而且各大高校持证率非常不均衡,这些人员中大约70%来自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其他高校大约只占30%。此外,教育部办公厅〔2007〕7号文件并没有明确规定从事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职业指导的学习背景或者实践经历,甚至对职业指导培训和考核等要求都没有涉及。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的做法,对全国高校从事职业指导的专职人员的执业要求进行明确规定,规范职业指导师队伍的从业资格;对于现有职业指导人员,采取先培训,再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持证上岗的举措,使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师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1]赵燕.美国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3).

[2]杨然.美国大学职业指导理论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5).

[3]朱兆红.生涯发展理论及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4]徐琦.美国社区学院研究[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5]马克·波普.美国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历程与职业指导员的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职业课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我爱的职业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