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
2015-03-20仝梦冉张妮妮吴佳丽
仝梦冉,张妮妮,吴佳丽
仝梦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00);张妮妮/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吉林长春130000);吴佳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吉林长春130000)。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教育者按照个人对社会性别角色的理解制定一个内在的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对受教者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对社会文化和角色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将社会外在的行为准则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行为标准的不断内化的过程。从婴儿期开始直到青少年时期,即0-14岁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它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家庭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儿童呱呱坠地开始,家庭在儿童教育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父母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社会化定向[1]。
(一)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连续性等特点,受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儿童尚未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同时由于社会经验缺乏,需要家庭提供帮助。明确自身生理特征,把握生理特征的相关信息能够帮助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发挥正确的性别角色作用,这对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是极为有利的。如果个体在儿童期对自我生理特征一无所知,不能适时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
(二)帮助儿童习得与其自身性别相一致的行为范式
在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一方面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语言、动作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另一方面,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他们通过观察然后有意或者无意地模仿成人的眼神、说话的语气、行为举止等,“上行下效”中子女开始模仿家长的性别角色行为。家长应在平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为儿童传递特征鲜明的性别信息,不断强化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同时对于儿童表现出的不恰当的信息予以纠正,帮助儿童习得合适的行为范式。
二、家庭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误区
在家庭里,由于受传统社会风俗习惯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对性别角色教育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当儿童提出“我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时,家长一般保持沉默或者指责儿童不该问这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家庭在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逐渐走进了误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性别刻板印象倾向明显
性别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在大脑中对男性或女性的角色特征都存在一个固定角色模型,一旦发生了某些行为,这种固定模型促使人们自觉地将该行为与特定的人群相匹配,并对该行为所匹配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要求、期望以及看法。美国一个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们普遍认为能够形容女性特征的是:温柔、善表达、文静、贤淑、对安全有强烈的需要等;形容男性特征的是:刚强、勇敢、攻击性、独立等。有关研究中也表明:男孩最爱玩的居于第一位的玩具是“变形金刚”,女孩的则是“布娃娃”[2],其实,无论是“变形金刚”还是“布娃娃”都折射出传统性别观的影响。
在刻板印象偏见的束缚下,家长对儿童的举手投足都设定了一个内在的标准,儿童的一举一动都在家长的标准下进行。比如:一位小女孩说我从小就喜欢变形金刚,可是我妈妈从不同意我玩,也不会给我买。这说明在为儿童挑选玩具时,家长都不自觉地表现出对玩具功能的主观判断和认定,男孩子就应该玩变形金刚,布娃娃是女孩子才玩的,这使得儿童陷入家长的巨大压力之中。同时,由于父母从儿童出生开始就对儿童性别角色产生期望,当儿童做出与其性别相一致的行为时,家长会给予物质或者精神鼓励;而对他们认为儿童做出与其性别不一致的行为时,则会加以制止和阻拦。如果过度干涉和指责,这将使儿童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女孩倾向于被动安分、缺乏自信和创造力;男孩变得顽皮、攻击性强、难以管理,这些因素对儿童健康成长以及适应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回避或排斥儿童提出的关于“性别”的问题
通常儿童在2—3岁时会对性别产生好奇,当儿童提出性别疑问的时候,家长总会站在成人的立场去审视孩子提出的疑问,有的会指责孩子不应该或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其实家长这种隐瞒、害羞或者避而不谈的态度反而更激起儿童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更多的想象。如果儿童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从其他渠道求证关于自身性别的问题,家长是很难掌控的。3-6岁时儿童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同时也能分清楚同伴、家长等熟悉的人的性别。家长应在儿童性别认同形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平时生活中引导儿童去观察男孩和女孩的服饰、发型以及如厕方式的差异,或者以游戏的方式告诉儿童男女在身体结构上的差异。
(三)“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
尽管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接受男女平等的观念,但是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重男轻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他们通常认为“养儿防老”,对男孩多一份关注就能得到更大的综合回报,于是对男孩女孩采取不同的态度,对男孩百般呵护、过度溺爱,把男孩视为宝贝;对女孩态度冷淡,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女孩不用读太多的书,于是不顾子女的意愿和不同的性别优势采取男女不一致的性别教育。
三、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对策思考
通过家庭教育,儿童可以获得知识、情感以及培养自身能力等。性别角色社会化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也会首先受到家庭的影响[3]。为帮助家长走出误区,在家庭中进行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树立科学的性别角色观念,自觉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
从儿童出生开始,家长就对他们寄予厚望,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产生期望和要求,然而有效指导的前提是树立科学的性别角色观念,在现实中家长一方面没有意识到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忽视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在发展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缺失了对儿童的教育与引导。另一方面受刻板印象的束缚,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等好的性格特征被贴上了性别标签,实质上是将两性共有的品质人为地进行分类,过于提倡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对儿童身上表现出的积极品质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
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具有主体价值[4]。父母应学会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尝试依据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的发展需求,结合年龄阶段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性别角色教育和引导。比如,在选择玩具时,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喜好让儿童自主选择玩具,当女孩选择变形金刚时,家长应用客观的态度充分认识到玩具的教化功能,而不是一味地认准变形金刚就应是男孩的玩具,女孩不可以玩。
(二)合理运用强化理论,增强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塑造需要通过强化实现,行为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是强化的作用,强化不仅有利于获得新的行为,而且可以使行为保持。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观察学习包括四个阶段,即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其中在动机阶段,主要强调了强化的作用,它是行为得以延续的动力。同理,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使用强化理论。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把强化作为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当儿童表现出与自身性别相一致的行为时,父母应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儿童会更加认可自己、肯定和接纳自己,增强自尊、自信方面的感受;当儿童表现出与其性别不一致的行为时,父母可选择负强化或者自然消退的方法,对儿童的性别偏差行为予以纠正,严重情况下可选择施以惩罚,以达到“小惩大诫”的效果。
(三)适当采取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念,引导儿童发展异性优良气质
“双性化”是指个体身上兼有突出的男性气质和突出的女性气质,并且这些气质会根据场合的不同、情况的不同作出相应的表现。一般来说,双性化其实是一种兼具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人格类型[5]。“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它主要强调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绝对的性别定型会限制儿童发展异性的优良气质,严重阻碍了儿童个性的全面、均衡、健康地发展。双性化的教育新理念最初产生于20世界80年代的美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双性化正逐渐被社会大众接受。相关研究也表明性别角色双性化者对社会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自我评价也较高,能够很好地适应外界多变的要求。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极其复杂。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支持与帮助。其中,由于家庭的特殊性,它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外界环境,其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家长在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应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在尊重儿童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即使是理想化的人格发展也首先要以儿童本身的生理特征和现实条件为基础。如果忽略儿童生理特征,不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规律,片面强调学习异性的行为,放弃和生理特征相匹配的性别行为的培养,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行为偏差。比如,男孩只培养其刚强、勇敢、主动等男孩气质,却忽视了细心、耐心、温柔等女孩优秀气质的培养;女孩只注重培养其温柔、体贴、贤淑等女孩气质,却忽视了勇敢、果断等男孩优秀气质的培养。在双性化性别角色指导下,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儿童发展异性优良气质,促使其性别角色全面发展。
(四)营造两性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尤其对父亲角色的缺失进行弥补
氛围是指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创造出的气氛。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生存的物质环境及其在相互的人际交往中营造出的气氛,它不仅包括生存的外部环境,比如,空间装饰,室内摆设等;还包括心理环境,比如,父母的语气、眼神、脸色等。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般来讲,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儿童的心理负担较轻,儿童会表现出自尊、自信、活泼向上的特点;而在压抑、冷漠的家庭中,儿童则更多的表现出孤僻、压抑的情绪。
所以,家庭应为儿童营造和谐、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即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地位平等,明确家庭分工,同时认清彼此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父亲除了做好工作,也要承担一部分家务;母亲除了养育儿童也有自己的事业。这有利于儿童从父母身上学习优秀品质,同时帮助儿童准确地理解性别角色,并能直接感受到两性之间的差异。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家庭中,很多儿童从小就由母亲养育和教育,儿童的一日生活管理也基本是由母亲负责,大多数父亲忙于工作,很少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亲子关系疏离。在家庭中应以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父亲与儿童之间的交往机会,避免因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性别角色错误投射。
(五)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帮助儿童习得与其自身性别相符合的行为
儿童由于年龄小,生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发展不完善,但是可塑性特别强,尤其是在行为上喜欢模仿,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即使被忽略的很小的细节都被儿童记在心里,并在某个时刻无意间模仿出来。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在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过程中,都应该注重榜样作用。儿童一生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所以儿童的最佳榜样就是家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6],家长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身教重于言传,言传能够让儿童认同自身的性别角色,并能有意强化符合自身生理特征的性别信息;身教示范可以帮助儿童习得规范的行为,比如,男孩可以从父亲的言行中习得坚强、主动、勇敢等人格特质;女孩可以从母亲的言行中习得贤淑、耐心、体贴、细致等品质。但是,言传和身教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家长只有将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才能发挥家庭教育的强大效力。
[1]梁爽.家庭实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
[2]郭华,李苏,张瑜.关于家长选择玩具的态度与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关系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6(3).
[3]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5]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6).
[6]张宪冰.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