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倒奶杀牛”现象只是短期阵痛

2015-03-20申军伟

河南电力 2015年2期
关键词:液态奶阵痛奶农

_申军伟

刚刚步入2015年,“倒奶杀牛”事件便成为一大新闻话题,“倒奶杀牛”照片的曝光更是引得无数网媒疯狂转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统计,截至1月17日,相关新闻已有4000多篇,博文、帖文2000条。这些报道在剖析事件原因的同时,大都呼吁政府出面干预、强制乳企收奶、给予奶农补贴,更有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对进口奶开展反倾销调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鲜奶及奶制品的价格等。

发声者言辞灼灼,观点振聋发聩,大有不如此将有国内奶牛养殖业顷刻间崩溃的严重后果。作为一名消费者,笔者认为“倒奶杀牛”现象只是国内奶业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被迫转型升级前的短期阵痛。

目前,我国液态奶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不匹配,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选择多样化的需求。我国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70%,低温奶仅占30%,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有利于大量奶粉的进口,却不利于国内鲜奶的收购与加工。

我国奶牛养殖业一直实行农户散养模式,虽然近几年一些地方转为养殖小区模式,集中管理,卫生环境状况有所提升,但却仍属圈养,主食为饲料干草,挤奶方式也仍为手工挤奶,容易造成菌落超标,养殖户在科学育种、饲养等方面也缺乏专业知识。而在乳品大国新西兰,实行企业和奶农相互合作,集中管理、培育,分区围栏放牧,无棚圈、不补饲谷物,一方面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在放牧吃青草的奶牛和圈养吃饲料的奶牛之间,消费者当然更愿意选择前者。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倒奶杀牛”现象背后是中国乳业从区域市场、全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表现。在业内人士面对新一轮“倒奶杀牛”现象,高呼对进口奶开展反倾销调查,限制进口时,笔者认为一味的纵容和迁就并不能解决问题,市场有自己的发展原则和趋势,提高乳品标准、改革现行的畜牧方式才是根本。

面对“倒奶杀牛”生动鲜活的图片,恐怕谁都不能无动于衷。但是,“有图”未必见得就有“真相”,或者并非“真相”的全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散户奶农提供的原奶约400万吨,其市场占有率仅为国内市场需求的10%,占大头的仍是成规模的牧场和奶企。也就是说,部分散户“杀牛”、“卖牛”断不至于拖垮国产奶制品的市场根基。

值得期待的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就职之初,就将包括牧业在内的农业现代化列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一同被称为“新四化”。相信,“倒奶杀牛”现象只是我国奶业发展中凤凰涅槃般重获新生前的短期阵痛。

猜你喜欢

液态奶阵痛奶农
液态奶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
新版《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标准解析
抗议
时光的阵痛
风电平价上网的阵痛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
2013年中国进口20 万吨液态奶
欧盟补助28.1亿元给英国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