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贸易路径研究
2015-03-20王海文副教授
王海文 副教授
一、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历史上,同为世界重要文明的中阿之间交往密切,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很早就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自公元7世纪中叶起,中阿政治关系日益紧密,经济往来趋于频繁,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沈福伟,2010)。在广大穆斯林的眼中,中国一直是一片科学智慧的土地,更有“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圣训 (萨凯勒,2013)。而史称“刺桐”的福建泉州就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日泉州的陈埭镇依然是福建省最大的回民聚居地。可见,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古代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显著。
然而随着中华文明的衰落,这种影响力也在不断减弱。阿拉伯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的生疏感和模糊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即使在当下,中阿民众对彼此的了解也显得神秘而陌生,中国国家形象和亲和力也远没有阿拉伯古籍中呈现的那样正面、积极和美好。而与西方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浸润和认同相比,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甚至显得不足道哉。中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国家呈现显著的地位和话语权差异,这于古于今,都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着深厚文化底蕴、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想的国家极不相称。
相关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还没有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切实可用的软实力,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传播文化的平台和渠道还很匮乏,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 (刘欣路,2014)。而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分析也显示,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缺乏针对性,难以在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形成优势。以阿拉伯世界为例,目前在拥有1.5亿人口的22个阿拉伯国家,共有1个中国文化中心、9所孔子学院,但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很少能找到中国文化的书籍,中国出版的有针对性的阿拉伯文图书仅26种,而影视版权输出则为空白。就对外文化贸易地理方向而言,2011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前十五位进出口市场均集中在欧美,而没有阿拉伯国家的身影。
总而言之,无论与古代比、与西方比,还是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和战略要求相比,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有催人猛醒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二、贸易促进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优势
尽快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性要求我们必须寻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在贸易全球化和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被赋予更多市场和经济规律的途径和涵义,贸易无疑是其中具有独特优势的手段和路径。
贸易之于文化软实力,是开放视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交融与碰撞。事实上,硬实力与软实力从来没有也不能截然分开,它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别样体现。从这一点来讲,贸易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天然联系,因而前者对后者提升的促进也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优势。
(一)贸易是公平、高效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与非贸易途径增强文化软实力相比,对外贸易的繁荣不仅对一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双赢方式取得多方面的贸易利益,包括文化价值观的高效传播、认同以及文化影响力的快速扩大。以古代中阿交往为例,虽然古代阿拉伯人对中国的了解主要体现在瓷器、丝绸、茶叶等器物层面,很少探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所知甚少 (薛庆国,2013),然而恰是密切的贸易以及如造纸术、印刷术、医学的西传使古代中国在阿拉伯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力。如今国际贸易的规模、水平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了古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除了成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外,在加强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拉近贸易主体的距离,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当前中阿经贸合作正处于以能源合作为抓手,以商品贸易为基础,广泛涉及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医药、纺织、旅游、文化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时期。尽管目前中阿经贸合作受到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的影响,却依然逆势而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贸易总额为2388.6亿美元,其中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653亿美元,约占总额七成,海合会已经成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曹轶等,2014)。尤其随着阿拉伯国家“向东看”政策倾向日趋明显以及中国积极推进内陆地区“向西开放”战略,以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以宁夏为主导辐射整个西北五省的中国内陆地区已分别成为引领中阿全面合作的先行区。这也就意味着在不断加强的经贸合作中,阿拉伯国家将有更多机会通过商品品质品牌、交易谈判磋商、营销推广等途径了解当代中国发展状况,深化对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认识,扩大从个人、企业直至国家的微观、中观、宏观文化影响力 (陈杰,2013)。
(二)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催化剂
伴随经济结构的升级,对于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领域。依据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不同标准 ,服务贸易所涉领域广泛,生产性服务贸易、消费性服务贸易、分配性服务贸易等领域与国家及民众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文化价值观的传播更为紧密,对民众思维习惯、行为方式、认知取向均会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如此,服务贸易往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从提供方式看,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因此为竞相发展服务经济的各国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由此使更多的自然人、法人可以通过过境转移、境外投资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服务贸易的实践中,增强了民众对一国或地区文化的亲近感、认同感。
目前中阿货物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要经济力量。相比来看,服务贸易无论从行业领域还是增速、规模均不及货物贸易。这种状况显示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贸易竞争力尚有很大差距。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却通过各种服务行业和领域将其文化影响力渗透到阿拉伯国家各个角落。因此,在推进中阿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将推动服务贸易繁荣作为优化中国对阿贸易结构的重要途径,使其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催化剂。
(三)文化贸易的繁荣直接强化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化贸易是继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之后又一备受世人关注的新兴贸易领域,成为贸易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与货物及服务贸易相比,文化贸易既包括文化产品贸易,也包括文化服务贸易,此外还涉及知识产权部分,因而外延上更广。不仅如此,文化贸易直指区别于一般商品和服务,最能直接体现文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它们具有精神、意识属性,其生产、经营等环节需同时遵循文化规律和经济规律,因此文化贸易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
与对外文化交流相比,对外文化贸易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成本效益,能够通过经济运营获得长期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规避了文化入侵的嫌疑,是通过贸易这种公平高效的途径在优化贸易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传播文化价值观、扩大文化影响力。当然对外文化贸易与对外文化交流完全可以实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文化贸易的繁荣将更强劲推动一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事实上,中阿发展文化贸易有着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单从文化的角度看,对于同属东方文化圈范畴的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对人类文明均有杰出的贡献,且在外交、文学、书法等领域有着诸多相似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共通之处,成为中阿交往以及文明对话延续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阿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阿拉伯世界也有多家出版社推出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出版项目,如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主持的“国家翻译计划”,已出版20多部直接译自中文的古今文化、文学著作。黎巴嫩的阿拉伯科学出版社与我国的五洲传播、华语教学等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多种普及型中国文化读物。阿联酋的文字翻译工程,也已资助出版了多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薛庆国,2013)。总之,中国在阿拉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空间巨大,其繁荣发展将直接强化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贸易促进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机制与效应
(一)贸易的交易机制
商品的交易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实现的过程。在跨国交易中,这种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交换所体现的社会关系、文化内涵、品牌价值等更为复杂,交易后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和深远。交易需要遵循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商业规则,需要对异域语言、文化、市场、政治法律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了解,需要涉及从磋商谈判、合同签订执行等一系列跨国商业行为并且防范化解各种风险。因此,国际贸易下的交易发生事实上绝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背后却是文化碰撞、社会关系交织的过程,是国家实力比拼、形象塑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的交易机制的实现与文化软实力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中阿贸易增长势头强劲。大规模贸易不仅拉近了中阿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交易的发生带动了个人及部门之间的频繁交往,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推动着商业文化的深入发展,这都成为中国提升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和动力。
(二)贸易的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影响和效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对外贸易的集聚效应是贸易和产业间联系的重要机制和纽带。这种联系是通过要素积累、技术溢出、信息共享、市场扩张、空间通达等实现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集聚所产生的效应可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前者带来的往往是人才等要素累积强化、区域知名度的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加强、竞争意识的提高、文化认同感的深化等;而后者则是因集聚发生的拥堵、污染、搭便车等后果。可见,贸易的集聚效应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会产生集聚效应,特别是对外文化贸易的集聚效应将更加直接、更加持久,并因此影响阿拉伯当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
(三)贸易的传播效应
贸易的传播效应首先体现在贸易的标的和内容上。作为对外贸易标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既是生产的结果,必然打上生产国或地区文化的烙印,此外它也反映进口国的消费需求,进一步讲是进口国对出口国生产与生活的认同,甚而是向往,因此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同时也是文化接纳、认同的过程,如书刊、影视的对外贸易等。其次,贸易的传播效应体现在贸易的方式上。对外贸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是通过商业途径,甚至是利用现代科技,如互联网高效实现相关要素、贸易标的流转。它以多元的方式、全方位地将触角伸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频繁的交易中强化并不断扩大贸易国对品质、品牌、内容、内涵的认知。
中阿贸易从古至今都在发挥着传播科技、文化、塑造形象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只不过与远古贸易相比,今天的中阿贸易已远远超越了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如当下科技迅猛发展,创造日新月异推动着以贸易作为载体和途径的广泛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播,带动文化圈的交融,使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拥有坚实的传播基础。
(四)贸易的创造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规模的扩大直接推动贸易交易机制、集聚效应以及传播效应的强化;福利水平的提高则为贸易国带来更大的贸易利益,从而进一步加强彼此的贸易合作和联系。上述结果均对贸易过程中的文化软实力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与阿拉伯虽然尚未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任何形式,然而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却为中国对阿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机遇。随着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化,中阿之间贸易创造效应的加强必然推动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
四、贸易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首先,以中阿合作论坛和中阿博览会为平台,大力推进中国对阿服务贸易,尤其是文化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中阿贸易的规模和水平,为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基础。
2014年恰逢中阿合作论坛10周年。作为着眼于21世纪双边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论坛为促进中阿经贸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中阿经贸、政治关系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强调,登高望远,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好方向和目标,构建“1+2+3”中阿合作格局。未来中阿要以论坛以及中阿博览会为平台和合作磋商机制,在促进新时期中阿合作格局生成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服务贸易,尤其是文化贸易的发展,加强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新闻等领域的合作,从而在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同时优化贸易结构,让更多的阿拉伯民众不仅享用“中国造”的产品,更能有机会接触和消费“中国创”的文化服务,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其次,以文化产业繁荣为基础,不断扩大中国对阿贸易的集聚效应,特别是在部分行业领域和特定地区城市形成文化产业生产和贸易集聚区,使之成为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桥头堡和展示窗口。
文化产业的繁荣对贸易有着直接影响。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其对外贸易,使集聚效应,更准确地说是集聚的外部正效应在更广阔范围内发生、壮大。要特别关注目前中阿合作中优势明显、潜力较大的文化行业领域,如图书出版、影视演艺等,推动其优先发展,发挥积极的带动效应。同时,要鼓励和促进中阿城市之间的合作,如2014年3月在泉州举办的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就是一个重要平台,从而使集聚效应能在行业和空间上落地,形成若干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文化产业生产和贸易集聚区,使其真正成为提升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桥头堡和展示窗口。如目前宁夏等西北地区借助经贸、人文领域独特优势,着力打造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先行地区。
再次,以贸易标的内容和贸易方式创新为突破口,加快贸易、科技和文化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国对阿贸易的全方位传播体系的形成,全面推进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促进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竭力创新贸易标的内容和贸易方式,不仅使产品和服务能满足阿拉伯国家民众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使内容在符合当地消费偏好的前提下更能体现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地域特征,使贸易方式能紧随时代发展、体现行业特点和需要,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文化的传播。因此开发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和传播平台,将真正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代表性作品推介给世界民众,才能有效拓展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空间。同时要加快贸易、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使贸易能借助科技实现飞跃,借助文化实现转变,而科技与文化又能在贸易的空间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从而促进由产品和服务本身、现代传播手段和途径、城市和国家形象和亲和力等构成的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全面推进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推动中阿在区域经贸一体化方面的密切合作,不断强化贸易创造效应,拓展中华文化在阿拉伯国家影响和发展的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时期中阿关系的深化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阿方对此也表示欢迎。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必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相关国家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形成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要抓住这样难得的历史契机,借助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推动中阿在区域经贸一体化方面更高水平、更广范围的密切合作。采取有效的促进进出口以及投资等政策措施,使中阿通过贸易实现双赢,在对外文化交流,尤其是对外文化贸易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拓展中华文化在整个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使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得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