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语堂“悠闲”与庄子“悠闲”之比较

2015-03-20柯晓颖

传播与版权 2015年4期

柯晓颖

林语堂“悠闲”与庄子“悠闲”之比较

柯晓颖

[摘 要]林语堂旅美后的文化随笔《生活的艺术》传播和翻译了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让外国人窥见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引起世界关注中国。但是,林语堂没有把它们的真正内涵“翻译”给西方读者,这一定程度上妨碍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文化翻译;悠闲哲学;道家文化

[作 者]柯晓颖,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林语堂是中国20世纪较为特别的“文化翻译家”,他的作品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和认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在中国,相比左翼作家,林语堂并没有承担相应的民族责任。这是他与20世纪中国其他作家的最大不同点,也是林语堂思想的独特之处。

林语堂旅美后的文化随笔《生活的艺术》传播和翻译了中国道家文化,让外国人窥见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林语堂翻译的道家文化并不是中国真正的道家文化,而是道家文化的“变身”,只是迎合了当时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们需要的悠闲文化。

一、林语堂的悠闲哲学源于庄子的逍遥

《生活的艺术》中向西方读者阐述了精神享受的重要和精神享受的方式、途径,传播的是一种珍惜时光、悠闲生活、享受人生的哲学观点,“这是一种闲适哲学,是在异于现代时代里的闲适生活中所产生。”①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林语堂提倡的悠闲生活的理论,是相对西方机械文明而言。当时美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生活节奏过快,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经济效益,“讲求效率,讲求准时,及希望事业成功,似乎是美国的三大恶习”。②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生命是有限的,美国人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如精神压力过大、生活过于功利化、没闲暇生活乐趣等。“于是享受悠闲生活的天赋权利被剥夺了,许多闲逸的、美丽的、可爱的下午被他们错过了。”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9页。

在西方这种经济环境下,意识形态中呼唤悠闲生活的声音油然而生。林语堂在这个时候提倡悠闲,不可不说是满足了西方读者内心的需求。林语堂也为悠闲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理论源头——道家文化。“中国人之爱悠闲,有着很多交织着的原因。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了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的。这种爱悠闲的性情是由于酷爱人生而产生,并受了历代浪漫文学潜流的激荡,最后又由一种人生哲学——大体上可称它为道家哲学——承认它为合理近情的态度。中国人能囫囵地接受这种道家的人生观,可见他们的血液中原有着道家哲学的种子。”④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悠闲哲学指出忙碌的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如果人们追求物质文明而忽略了精神需求,就很有可能丧失自我。“我们日常忙碌生活的自我并不是完全真正的自我。在生活的追求中我们已经丧失一些东西。”⑤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页。而在《生活的艺术》中《发现自己:庄子》一文,林语堂进一步指出,庄子正是可以发现人生价值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庄子哲学可以帮助美国人民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可以让人民在忙碌的工作中稍稍停顿一小会,思考人生的真谛,享受生命的愉快。

二、林语堂“悠闲”并不是庄子的“逍遥”

按照林语堂的分析,“悠闲”来源于道家,那么“悠闲”便来源于庄子的“逍遥”,但是林语堂的“悠闲”并不是庄子的“逍遥”,林语堂“悠闲”只是庄子“逍遥”的变身。“庄子的‘忘’主要是对人间生存的追求所产生的痛苦、忧患的主观精神的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艺术性的审美超越。”⑥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岳麓书社,2007年,第32页。《庄子》中的《逍遥游》是描述一种透脱的心境——一种优游自在、徜徉自适的

心境。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23页。这也是很多伟大文学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庄子的悠闲和林语堂的悠闲都是一种悠游自在的心境,庄子的悠闲追求的是“忘”,具体指忘记政治压迫,忘记功名利禄;而林语堂的悠闲追求的是闲暇,享受物质财富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快,所以庄子的悠闲不同于林语堂的悠闲。

《逍遥游》中,惠子以大奎为例,说明“大而无用”的道理,而庄子顺着他的思路,指出正是因为它的“无用”,它才得以避免祸害,真正成其“大”。“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30页。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遭受斧头砍伐,没有东西来侵害它。无所可用,又会有什么祸害呢?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31页。可见,庄子的“无用之用”是指没有被统治者利用、奴役,而达到保全了自身,达到了虽没“成物”但“成己”的境界,从而达到心境的悠闲、精神的自由。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庄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命价值。在无用和悠闲的内心深处,是对乱世和专横当权者的无声反抗。

“在这里,庄子是摆脱了价值的束缚,开拓了另一个逍遥的精神境界。庄子热爱生命,不肯把它耗费在立功立名的市场价值上。他高情远趣,创造一个辽阔的心灵世界,然而他的高超透脱,内心却有其沉痛处,生当乱世,多少智士英雄死于非命,面对强横权势的侵入,为避‘斤斧’之害,以求彷徨逍遥的心情,真可谓寄沉痛于悠闲了。”④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

庄子的悠闲是迫于政治环境的压迫,通过无用以求自保的对事业无所追求的精神状态。而悠闲后的逍遥,是人的精神自由。“逍遥论就是自由论,而且主要是人的精神自由。”⑤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庄子的悠闲哲学是在混乱的政局,怀才不遇,避免祸乱,无奈地保持自身的一种“出世”人生哲学。在悠闲逍遥的背后,是内心的彷徨和伤痛。庄子对生活悠闲的理解,是否定一切的无待逍遥人生观。庄子只是顺着在大动乱时代人生所受的像桎梏、倒悬一样的痛苦中,要求得到自由解放,而这种自由解放,不可能求之于现世;也不能如宗教家的廉价的构想,求之于天上、未来,而只能是求之于自己的心。心的作用、状态,庄子即称之为精神;即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而此种得到自由解放的精神,在庄子本人说来,是“闻道”、是“体道”、是“与天为徒”,是“入于寥天一”;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正是最高的艺术精神的体现,也只能是最高的艺术精神的体现。⑥黄克剑、林少敏:《徐复观集·第3卷》,群言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林语堂的悠闲哲学,是相对美国高速发展的机械文明的生活提出来的,保持精神放松、舒缓人们紧张心理状态的生活哲学,是紧张工作后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生活方式,悠闲人生哲学满足了美国人民精神的消遣,适应了美国人民欲摆脱紧张的心理需要。林语堂的悠闲是放松精神,追求精神自由;庄子的悠闲是无奈于政治,追求精神自由。它们并不相同。

既然无奈于政治,名利也就无从驾驭。名利对于庄子来说只是束缚精神自由的身外物。“所谓‘至人无己’,就是精神上超脱现实;所谓‘神人无功’,就是无为于现实;所谓‘圣人无名’,就是不被现实所认识。名实双遣、物我两忘的无待逍遥,正是庄子政治上无所依附,否定一切的哲学表现。”⑦复旦学报编辑部:《庄子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03页。

达到了“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观察人生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这种认识能让人更清楚事情起因结果的脉络,对人生有更深的理解,这对人生来说,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人的主观世界没有私欲成见,就能‘虚而待物’,像一尘不染的镜子,才能接受并正确地捕捉到客观事物,获得对客观真理的认识。”⑧复旦学报编辑部:《庄子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13页。这是庄子悠闲后追求精神自由的意义所在,摆脱名利后,对人生反而获得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获得艺术性的人生。“所谓得道之人(‘至人’),就是有一套超越人间的一切分际、烦恼的本事,不为功名利禄、生死祸福而动心,具有一种坚强深厚和一致性的主体情致。它大概就像叔本华所谓的具有对世界采取‘纯粹的客观态度’的观照能力的那一种人——艺术天才。”⑨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岳麓书社,2007年,第28页。

庄子的悠闲是摆脱了名利的束缚,从而追求精神自由。林语堂的悠闲哲学并不是要求人们不去追求名利,而是放慢追求名利的速度而追求精神财富,从而达到社会的整体性进步。“假如美国能有短期的休息,我相信它或许会产生新的惠特曼,新的韬洛与新的罗威尔。到那时候,那种采金狂热所弄糟了的美国旧文化,也许会再开花结果。”⑩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基于这一点,林语堂的悠闲不同于庄子的悠闲,林语堂的悠闲是放慢创造物质财富的脚步而追求精神财富,以便以后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从根本上来说,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而庄子的悠闲则是彻

底摆脱名利的束缚,从而达到精神的自由。

三、林语堂的“悠闲”也不是陶渊明的“悠闲”

“庄子认为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乃由于自己不能支配自己,而须外力的牵连。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是支配。”①黄克剑、林少敏:《徐复观集·第3卷》,群言出版社,1993年,第348页。后来的道家把庄子的逍遥发展成为摆脱政治支配后而进行修身养性,追求生活的快乐,完成自我的精神修养,从而达到人生的另一个境界,这也是一种悠闲。陶渊明的生活哲学就是这种悠闲的代表。庄子的思想不是单为个人,而是要为社会,为人间世的。“这种思想与后世道家注重的修身养性和养生长生,颇不相同。”②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中国庄学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推崇陶渊明、苏东坡的悠闲生活,但是陶渊明、苏东坡的悠闲生活与林语堂在美国推崇的悠闲生活在意义上却不相同。

中国历史上不少伟大的文学家传承道家“出世”的人生哲学,他们崇尚悠闲生活,不愿受到统治者的压迫和支配,摆脱了政治权势的困扰,将内心的不满和悲痛寄予山水,也从游山玩水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丰富了精神生活,创造了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陶渊明、苏东坡一流。“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袁中郎、袁才子——都曾度过一个短时的官场生活,政绩都很优良,但都为了厌倦那种磕头的勾当,要求辞职,便可以回家去过自由自主的生活。”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中国许多伟大的文学家选择了归隐,选择悠闲生活。他们选择归隐,或者不愿意怀才不遇,或者不愿意同流合污,或者看破时事……他们的归隐,是对当权者的无奈或者是无声的反抗,他们是选择了逃避政治,而不是逃避生活本身。

庄子后发展的道家哲学,是摆脱政治束缚,从而追求人类精神富足的哲学。道家哲学悠闲是人们追求功名失败时寻找精神家园的生活方式。在追求社会价值受挫的时候,转而追求注重质朴的内心,以真诚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达到内心平静,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从而获得人生的本质性的深刻的认识,实现自身价值,丰厚了人生。这就是庄子后道家发展并推崇的悠闲生活的意义所在。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文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林语堂在美国提倡悠闲,是在提醒人们在忙碌于追求物质价值的时候,别忘记了塑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正如学者所说:“林语堂较少关注人的阶级性、社会性、时代性和思想性等重大命题,而是倾心于对人生尤其是人生本相的观察、思考和感知。林语堂就是这样紧紧抓住与‘人’关系至为密切并具有本质性的事物,并对他们做出自己的理解。”④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8页。悠闲生活的理论,就是林语堂抓住了人的本质性东西——内心需要调整放松,而做出了自己对悠闲生活的理解。所以林语堂的悠闲生活与后来道家发展而推崇的道家生活有相同点,就是热爱生活,享受人生,但是其内在却有根本的不同,陶渊明一流是逃避政治而热爱人生,而林语堂的悠闲是有异于美国高速发展的机械文明而产生,抓住了对生命本质需求而关注人的精神层面,成就丰厚的人生。

“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和“旅行的享受”等都可归结于“生命的享受”,强调人们应该认识到个体生命的重要性,精神上的富足,人生内心的快乐比盲目地追求物质文明重要得多。这是相对西方迅速发展的工业文明而提出的人生哲学,是工业文明下的一种调适,有益于人类的心理健康。这就是林语堂所提倡的“悠闲”人生哲学的意义所在。

“一切中国哲学家在不知不觉所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去享受人生?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寻找那势不可得的物事,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我们认识的只是些不完美的、曾死的人类的本性;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⑤林语堂:《生活的艺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页。林语堂提倡“悠闲”人生哲学,是由于不愿意看到人们被西方机械文明奴役,适时调整心理,丰富精神生活,幸福的生活后,另外也有益于创造物质文明。林语堂是在提醒人们,追求物质文明是为了幸福的生活,不能舍弃幸福而盲目去追求物质财富。这也是林语堂提倡“悠闲”人生哲学的最终目的。

虽然林语堂的悠闲人生哲学理论上来源于道家,但它毕竟不能等同于传统的道家思想。林语堂提出的“悠闲”不同于庄子的“悠闲”,也不同于陶渊明一流的“悠闲”,只是道家思想精华适合当代美国机械文明的变身。林语堂仅仅是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有悠闲人生哲学,并且悠闲人生哲学来源于道家思想,但是林语堂并没有把传统的道家思想中“悠闲”的背景和意义传播给西方。林语堂在把道家思想介绍给外国人的时候,脱离了道家思想的传统背景。

“悠闲”“养生”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林语堂没有把它们的真正内涵“翻译”给西方读者,这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却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引起世界人民关注中国。这是林语堂作为一名“文化翻译家”的功劳,也是他作为20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作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