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大会主题综述
2015-03-20谭小勇
谭小勇
(重庆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由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7-18日在重庆召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100多所高校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的主题为“新世纪文体学研究的新进展”,议题包括:(1)文体学理论研究(理论文体学);(2)文体学各分支学科研究(普通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认知文体学、教学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语用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批评文体学、叙事文体学、女性文体学等);(3)语体及体裁特征研究;(4)文体学与外语教学(文体学作为学科的教学和用文体学方法教授外语的教学);(5)文体翻译风格研究;(6)英、汉文体学对比研究。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14名国内外专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80余名学者在三个分会场进行了交流发言。现就大会主题报告做简要综述。
国际著名文学评论家英国诺丁汉大学Geoff Hall教授的大会发言题目为“Advances in the Stylistics of Literary Reading”,梳理了近年来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进展,探讨了文学文体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他指出,传统的文体学批评更多关注的是“文本(the text)”,而不是“读者(the reader)”,而由于语言学、符号学和话语文体学方法的运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把阅读看作动态的、互动的、基于社会情境的阅读活动。Geoff Hall教授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视角回顾总结了Iser、Culler、Fish和Spiro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不同的读者以不同的方式阅读、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获得不同的阅读反应的观点,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文体学研究中的文学阅读实证研究(ESL,Empirical Study of Literary Reading)和自然阅读研究(NSR,Naturalistic Study of Reading),并以 Van Peer、Miall等学者的文学阅读实证研究为例提出读者身份、阅读环境、阅读条件等需要关注的变量,Geoff Hall教授提出 ESL和NSR对比研究、网络文本研究、文学文体学教学研究等新研究思路,供与会者参考。
国际著名文体学家、英国伯明翰大学Michael Toolan教授以“What Makes Poems Poetic?”为题,通过分析Wallace Stevens,Michael Longley等现当代诗人的诗歌文本,深入系统地分析探讨了诗歌文本中的词汇重复(lexical repetition)、回声(echo)和重组(reformulation)等文体特征。作者认为,正是这些典型的文体特征体现了诗歌的文学性、诗性(poeticality)或文学创造性特质。
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申丹教授以“叙事文体分析面对的新挑战:情节背后的隐性进程”为题,概述了近几年来学界对“隐性进程”叙事研究的关注。她指出,叙事研究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发展,还应该重视隐含在情节背后且贯穿文本始终的暗流,可称之为“隐性进程(covert progression)”。这两种叙事运动构成互补、对抗甚至颠覆的关系。隐性进程的存在,对叙事文体分析构成一种新的挑战。如果忽略隐性进程,无论文体分析多么系统精确,都难免会片面理解甚或误解作品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审美价值。我们需要打破以往仅仅关注情节发展的思维定式,将注意力拓展到情节背后,着力挖掘是否存在与情节并行的隐性进程。如果存在这种叙事暗流,我们就需要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探讨作者的文体选择在情节发展和隐性进程中的不同主题意义,并关注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交互作用。
国际著名专家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Gerard Steen教授在题为“Three Dimensions of Metaphor,and its Relation to Style and Other Aspects of Genre”的发言中指出,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为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的隐喻研究和文体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除了话语隐喻和概念隐喻两个维度之外,对隐喻的第三个维度即交际隐喻(the dimension of communication)的研究直到最近才引起学界的重视,隐喻的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也并未完全研究透彻。Steen教授在发言中论述了引入隐喻交际维度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它对与文体和风格相关的思维隐喻和语言隐喻带来的新问题。
全国文体学研讨会会长、清华大学刘世生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世说新语》的多模态象征表达研究,他的主题报告“Multimodal Symbolic Articulation in IllustratedShì Shuō Xīn Yǔ(《世说新语》)”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刘教授在Hasan的言语艺术“双层表达”(double articulation)符号模式,即言语艺术符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象征表达模型,并以《世说新语》文本和插图为例,归纳总结了八种表达模式,即相互说明、相互强化、逻辑关系松散、图像从属于文字说明、文字从属于图像说明、图像从属于文字和图像从属于小句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插图文本新颖、独特的文体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的大会发言题目为“通过对立达成的前景化文学意义:《简·爱》文本对立的文体分析”。苗教授采用UAM Corpus Tool对与简·爱个人生活经历相关的八种文本对立进行标记和分析,认为文本对立是《简·爱》小说的前景化手段之一,通过人物、事件、观点等的二元呈现(binary representation),小说关于成长、爱、驱逐(exclusion)、不平等、差异和世界观的文学意义实现前景化。
清华大学封宗信教授以“The Style(s)of a Classic in Translation and Back-Translation”为题,关注路易斯·卡洛尔学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的对儿童文学经典《爱丽丝漫游仙境》指定章节的回译活动,对比分析了从印度尼西亚语、希伯来语、意大利语和汉语等译本到英语的回译。封教授指出,通过回译译本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文本超过120种语言的译本文体和风格。此外,回译文学经典还可对文学翻译风格进行历史和共时研究,这同时也是跨文化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
河南大学徐有志教授在“谈谈戏剧的叙述节奏”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戏剧除了有其语言节奏外,还具有突出的叙述节奏,这表现在剧作家对于戏剧情景和结构、矛盾和冲突、人物情感等的波澜起伏的安排上。戏剧对场景转换可以安排得自然流畅,对事件过程可以安排得扣人心弦,对人物心态可以安排得跌宕起伏。但是所有戏剧叙述节奏都得通过戏剧人物的行为和言语表达出来,即通过剧作家设计的人物对话表达出来,形成叙事曲线与读者/观众之间或张或弛或悲或喜的心灵律动。
厦门大学杨信彰教授的报告“变换的功能文体意义”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讨论变换的功能文体意义,强调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语境之间的互动,解释变换结构的语用和语义理据,把变换看作是说话人根据语境做出的一种词汇语法选择,认为变换是语体变异的一种体现。变换作为形态句法研究的一个传统的概念,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论元结构变换展开了分析。对于变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结构的文体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的报告“自由间接言语形式与功能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从形式上的不确定性和语义语用上的双重性对自由间接言语进行了分析,认为虽然人们通常把自由间接言语视为一种介于直接言语和间接言语之间的转述形式,但是其形式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语篇中判断是否自由间接言语主要应参照其语境上下文。在语义和语用功能上,自由间接言语也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由于它与其他转述形式相比最大限度地掩饰了自己的转述特征,从而获得了与说话者或转述者话语很大的相似性,经常被转述者用于将一种观点表述为一个事实,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
重庆师范大学吴显友教授的报告“认知文体学视角下的文本阐释——以《高级英语》教学为例”讨论了认知文体学与认知诗学在学科性质、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理论资源和认知框架等方面的特点,简要介绍了认知文体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借用认知隐喻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和语篇世界理论,对《高级英语》教材中3个语篇片段进行了认知文体学阐释。这样的阐释不仅有利于读者正确把握语篇的语言艺术、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而且还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读者的认知推理活动和它们如何影响读者对语篇的意义阐释,同时对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杨雪燕教授以“两种不同的父亲形象:对《爸爸去哪儿》中父亲给女儿信件的分析”为题,借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模式,利用UAM Corpus Tool工具对比分析了当下热门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中王岳伦和田亮两位父亲给女儿的信函。通过对两封信中的言语功能、主语人称、态度、参与者、过程、主位等语言选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作者认为两位父亲做出的选择存在明显区别,揭示两种不同的父亲形象:王岳伦更溺爱女儿并希望成为女儿的依靠,田亮则倾向于鼓励女儿并希望女儿独立、勇敢。
中国石油大学的赵秀凤教授的报告“绘本叙事中人物视角的多模态表征——认知诗学视角”,以几米的绘本叙事作品《时光电影院》(2012)为例,采用认知诗学研究方法,在细致的语料考察基础上提出,绘本作者主要运用图形—背景、隐喻和整合三种认知机制操控视角的切换。通过调控图形—背景关系,突显聚焦人物的感知觉内容;通过隐喻,尤其是基于意象图式的基础隐喻标记人物视角;通过启用整合机制,把故事内的物理空间与想象、梦境、记忆等心理空间整合为一个隐喻场景,并通过视觉图像和言语符号使三种机制相互配合和协作,共同构建绘本叙事的语境框架,读者在语境框架的作用下,才能够把基于上述三类认知机制各类图文标识符号识别出来,解读为人物的视角,形成对于故事世界的认识。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Allison Creed博士在大会主题发言中以“Wine and Metaphor:Stylistic Choices within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为题,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及方法,分析了澳大利亚红酒评论中隐喻的文本结构、功能和进程(processes)。她指出红酒的语域由体现在红酒评论的中的制度框架(institutional framework)组织形成,红酒评论家们采用简短、具有说服力的文本体裁表达对红酒的品鉴和欣赏。在红酒评论中,作为文体手段的隐喻与修辞意义机制一起传递意象和情感,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官印象。
本次会议主题报告高屋建瓴,精彩纷呈,涉及文学文体学、叙事文体学、认知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语料库文体学、多模态话语文体学、教学文体学等,较好地体现了国内外文体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成果,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对推动我国文体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