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反应法(TPR)在沉浸式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20

文化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卡片指令教学法

吴 丹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所谓沉浸式教学是指全天候使用目的语进行教学的全封闭语言教学项目。美国原本有英、法、德、西、葡等语言的沉浸式教学项目,但随着汉语热的兴起,一些州针对12 年级及以下学生推出了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并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快发展。美国的沉浸式汉语教学项目由中文教学和英文教学两个部分组成。参与沉浸项目的学生一半时间学习中文,并且数学、科学、社会知识、音乐和体育等学科也使用中文进行教学。另一半时间会有英语教师使用英语进行教学,主要是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对所有学科进行巩固。虽然英语教师会对所有科目用英语进行复习,但是他们不会对各个科目的知识重新进行教学。也就是说,中文教师不能依靠英语教师,必须通过中文教学达到各个科目的教学目的。据美国应用语言学中心(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统计,全美31 个州于2011 年在公立中小学实施“浸入式外语教学项目”,项目总数达到450 个,其中24 个学区实施了汉语项目。笔者所在的犹他州“浸入式外语教学项目”包括汉语、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从小学1 年级开始直到高中。10 个公立学区、24 个公立学校开设了中文浸入式教学项目,共有近4000 名学生在犹他州67 个中文沉浸式课堂学习中文,随着项目的发展,学生层次已经从幼儿园发展到小学4 年级。

中文教师面对完全没有中文基础的儿童,不能使用任何英文,挑战十分巨大。在教学初期,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为中文沉浸项目教师解决了很多问题,是教师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他从心理学角度指出:“语言学习者初学语言时一般会先学会祈使句,他们根据自己先后听到的声音做出肢体反应,也就是理解先于表达。”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形象思维,左脑主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1]。TPR 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点。

1.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

James Asher 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做好了说的准备。

2.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这是TPR 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发布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如:起立,坐下,举手。逐渐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指令。例如,笔者所在的圣乔治有一所名为Bloomington Elementary 的小学。目前有1年级和2 年级两个年级的中文沉浸项目。1年级的学生在接受完起立、坐下和举手等简单的指令后,教师会开始对他们进行更多的课堂管制,指令也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的动作也越来越多。比如“凳子放在桌子下”“笔在铅笔盒里”“橡皮在盒子里”。这些指令都可以通过动作和实际物品一同完成。

3.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他句型

指令型语言的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他句型的出现只能服从于祈使句的使用,不仅新授动词如此,新授名词、形容词、介词等也是如此[2]。

4.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在传统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都是有错必改,精益求精,致使学生害怕出错、出丑而不敢大胆开口说,只是小心翼翼机械地跟读,而TPR 教学法对待学生的错误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只纠正一些较大的错误,纠正时也会注意方法,不使学生感到压力。

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非常适合中文沉浸项目教学初期。TPR 能够为沉浸语言学习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而且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强调通过外界实际事物的刺激来创造语言环境[3]。沉浸项目需要通过人为的方式创造学习中文的环境,比如教室里所有的装饰都要富有中国特色,而且不能出现任何的英文和拼音。拼音在3 年级以后才能开始出现,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教师一般会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1.演示教学法

教师通过生动的表演,即运用肢体语言来阐明口中不断重复的语言信息。比如教身体器官时,教师不断重复“摸你的鼻子;摸你的耳朵;摸你的膝盖;摸你的脚”,再辅以本身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们重复同样的动作,短时间内学生就可以自如地对指令做出完全正确的反应,并且明白鼻子、耳朵、膝盖等词语的意思。

2.卡片教学法

教师把一些学过的单词写在不同的卡片上,每个学生手持一张卡片,教师不断重复词语的发音,学生记住后教师便念词语点名,持相应卡片的学生可以举起卡片以示理解。然后学生们交换卡片,再用同样的方法训练,这样,学生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发音,同时注意力也容易专注,但这种方法长时间使用便会枯燥、无趣,所以应结合其他教学法共同进行。

3.图画教学法

小学生对直观的图画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画来讲授内容。教师可以出示图画,让学生说出词语;或让学生说出词语,并出示相应的图画。最好是把图画制成卡片的形式,这样可以结合很多游戏来进行教学活动。

4.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学习,会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操练句型“这是什么”时,可以做猜东西的游戏,就是把图画制成的卡片盖起来,或露出图画的一角,然后问“这是什么?”让学生猜,直到猜对为止。这种教学法会让学生尽量多猜测学过的中文单词,猜错也没有关系,达到让学生开口的教学目的。再比如,教动物名称时教师可模仿其形态或叫声,或者让学生自己模仿,通过模仿其滑稽的样子,发出惟妙惟肖的叫声,学生自然就联想到该动物,中文名称自然就记住了。使用游戏教学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纪律问题,因此教师在学生做游戏前要计划好游戏步骤,并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学生明确他们要干的事情,就不会混乱了,另外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

5.比赛教学法

教师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比赛,在学习比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适当的比赛竞争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常用的分组方式有按学习小组分或者性别分。以按男女分组为例,比赛前,教师先在黑板的一边画上两个简单的代表男孩和女孩的图像,然后说出比赛规则:问题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了不加分也不扣分;乱说话或做小动作扣一分;一节课结束后,评出胜利者,在胜利者的图像上画上笑脸,失败者则画上哭脸。比赛教学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能自觉维护课堂纪律,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TPR 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因人而异,但不可否认它为中文沉浸项目带来了很大帮助。可是这种教学方式只适合学习初期,因为它不能表达比较抽象的词语和句子,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对于外部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水平存在差异,有的一听就懂,有的则需要重复多次。很多教师在这方面都会采用让学生为学生解释的方式。沉浸中文项目的要求是一旦走入中文教室就不能使用英语,可有时候确实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东西时,学生可以在教室门口的“English Zone”使用英文询问。如果其他同学没有理解而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听懂了,可以主动举手去“English Zone”为班上的同学进行讲解。

总体来说,TPR 有助于沉浸式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中文教学环境。虽然它有局限性,但是只要将它和其他教学法有机地结合,必然能够在沉浸式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何静. 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全身反应法[J].山东文学,2010 ,(1).

[2]高一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和“全身反应法”的有机结合[J]. 文教资料,2011,(23).

[3]林秀琴.美国“沉浸式”中文教学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孔子课堂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2,(1).

猜你喜欢

卡片指令教学法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一张卡片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中断与跳转操作对指令串的影响
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