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期待性文化的精神渊源
——自强不息、

2015-03-20顾玉萍

文化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立志论语儒家

顾玉萍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工程系,江苏 苏州 215009)

高期待性文化指文化的承受者对其抱有高期望,同时能给文化承受者带来积极效应,“充满鼓励、激励和关注,有共情和共同体验的文化”。[1]这仅是一个概念,不具备可操作性,也不具有教育的功能,必须寻找一种文化资源作为依托。这种文化资源必须是我们自身拥有并且具有高期待特征的,可以从民族文化中寻找依托的。

民族文化不仅是文化经典,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化为国人的信仰,融入国人的基因。这里所论述的民族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且限定于文化发源时期的先秦时期。此时儒家文化的文化性质和精神内核已经确立,社会大环境还处于“百家争鸣”时期,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改造还比较少,自由学术层面居多。

历代的儒家学者在描述人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时,特别强调“一个重要的内容和突出的特点,则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2]。这是最能与高期待性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儒家思想认为,宇宙具有强大的创造性精神,《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宇宙的根本特质是“生生不息”的。人应该以天地宇宙为精神渊源和效法对象,用“天人合一”精神,培养自己刚健有为、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张岱年先生指出,“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周易》的两个命题上,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也就是说“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孔子一生求其道,行其道,从无担忧。孟子所倡导并践行的“吾养吾浩然正气”转变为中华民族的奋斗、自强的品格。

随着儒学主体地位的形成,这种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价值取向,在具有深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儒学大师的带领下,在中华儿女脚踏实地的践行过程中,形成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民族最基本的品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先秦到现在都为全社会所秉承,对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都有着强烈的共鸣。

自强不息的精神具体可体现在刚毅有为、独立不依的人生态度,人贵有志、志不可夺的立志思想,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等。在为学和修养中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持之以恒,达到成功。

一、刚毅有为、独立不依的人生态度

《论语·子路》中有“刚毅木讷,近仁”,即坚强、自立、独立不屈。毅,是遇到艰难险阻、困厄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坚毅的力量是实现“仁”这一伟大目标所必需的,所以,孔子又说“吾未见刚者。”有人说“申枨”,孔子说“枨也欲,焉得刚?”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容易被自身欲望影响,从而做不到刚。也就是说,最难的就是坚持自我,不为诱惑所动摇,最终战胜自我,使欲望无法干扰自己的抱负。《中庸》第十章中,“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强”体现的是独立不依的品格,真正的“强”不会被艰难困厄改变志向,而是将苦难当作磨练意志的试金石。刚、毅、强等都是以崇高的理想为内涵的,故《里仁》篇“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即只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旦有进退成败则自己会掌控。

二、人贵有志、志不可夺的立志思想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孔子晚年总结学习经验时所佩服的匹夫之志;强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要“志于道”“志于仁”。“志”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孟子也特别看重“尚志”,《孟子·公孙丑》中有“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无暴其气。”这是告诉人们,要做到像“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一样“志于道”“志于仁”。

在立志方面,儒家“强调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勇毅力行的奋进精神”。《论语》强调“为仁由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人的意志的自主性。孔子的“仁”一方面肯定人的行仁能力,认为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得到的。孔子认为,人要在生活中发展自主认识和思维能力,如《论语·述而》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另一方面,孔子肯定人的自主选择能力,强调人在道德生活中的能动性、超越性,人能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从而达到理想人格。面对礼乐皆失的社会现实,孔子要求人们“志于仁”,志于道”,并对“我欲仁,斯仁至矣”充满信心。另外,《荀子·天论》中认为,一个人立什么志,走什么路,“则是其在我者也”。选择的自由,是人发挥其主体性的表现。

几代儒家学者不仅在理论上进行充分论证,并且在实践上践行坚持为完成自己理想、志向而执着追求的态度,激励仁人志士“求仁”“求道”。

在立志后的生活态度上,孔子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消极态度。孔子在生活态度上一向都是尽自己所能,达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孔子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当时有隐士讥笑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述而》中,“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这正是孔子所要追求的方向。他强烈批评消极无为的生活方式,甚至认为博弈都比消极无为好一些,这在《论语·宪问》“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中有所体现。孔子对那些“群居终日,言不及意,好行小惠”的人十分反感,主张积极入世。他认为,作为一个“士”,应该走出家门,做出一番事业。

孔子一生都注重实践品格,关注人间世事,强调学问与生活、社会的结合,在实践志向的过程中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实干态度。“巧言令色鲜矣仁”“是故恶夫佞人者”,孔子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礼乐皆失的社会现实让孔子壮志未酬,鸿图难展,但即使这样也没有让孔子“乘桴桴于海”。他正视现实,专注于教授弟子和整理古代文化,编写史书《春秋》,以史明志。

总之,孔子的人生哲学是进取的、积极的价值取向,把个人和社会放在一个系统中考虑,提倡个人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三、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儒家提倡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要求人有不屈不挠斗争的意志。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知难而退的人,往往难以成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4]。明学问、求理想是一个充满艰难困苦的过程,必须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对于冉求的问题,孔子认为是没有坚持的缘故,他鼓励冉求,知难而进才能得道。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非常看重为学“见其进,未见其止”的颜渊,而非常严厉地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这种严厉批评在孔子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是不多见的。总而言之,人们在人生道路和生活态度上的不同选择正是由于意志不同的缘故。

儒家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人生历程中,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完成自己的理想。这种精神和气节在当今物欲横流、普遍缺乏精神追求的大环境中,对缺少刚健、独立精神的年轻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激励作用。

孔子鄙视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主张人们要独立、自强、刚毅、知难而进并完善人格。在既定事实下,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人的意志力和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自强自信是我们不断前进克服困难的强劲动力。

儒家一直具有忧患意识传统,主张立志高远、刚健进取,主张人以积极的自强不息的姿态推动自身发展。我们应当借鉴这种优良传统,提升进取精神,树立健康向上的风气,鼓励人们树立信心。在整体社会认同度不高的情况下,在自我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在经历失败、社会片面观念和周围人们无法掩饰的失望情绪下,一些人索性破罐子破摔,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自认为低人一等,昂首仰望着所谓的白领、金领,在没有方向和目标的生活中放纵青春。虽然有自己的能力和梦想,却把梦想湮灭在无所事事的放纵中。

[1]庄宏.2012 年江苏省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讲座[Z].2012.

[2]姜国柱.儒家的自强不息论[J].中国文化研究,2000,(4):34-40.

[3]张岱年.文化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36.

[4]高丽波.孔子的立志思想[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立志论语儒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如何读懂《论语》?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