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灵魂的觉醒
——解读电影《钢琴课》
2015-03-20孙玮
孙玮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女性灵魂的觉醒
——解读电影《钢琴课》
孙玮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以“女性觉醒”为出发点,透过哑女艾达冲破道德伦理的“钢琴别恋”,揭示了女性主义意识下的“爱与重生”主题,展示了男权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被誉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通过对影片中女性觉醒三次历程的阐释,以及对其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的分析,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并结合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现状,探索女性主义电影的新出路。
女性觉醒;叙事手法;文化意蕴;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电影”是20世纪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物之一,倡导并坚持以表达女性真实的自我、建构女性的话语权和主体性作为其美学追求的核心。关于“女性主义电影”的定义历来争议较多。本文试从狭义角度对女性主义电影进行解读,即用女性观点来诠释有关女性议题的电影。伴随着20世纪80、9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温和化的演变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也打破了激进的美学倾向,淡化两性之间的激烈对峙,冷静地探寻两性之间的平等对话。
简·坎皮恩作为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女电影人的杰出代表,是温和女性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她的作品一向以极度的感性来探讨西方女性的觉醒,审视女性的内心与处境,重塑女性的话语权,展现女性的渴求与力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1993年简·坎皮恩凭借《钢琴课》成为第一位摘取戛纳金棕榈桂冠的女导演,重新书写了女性导演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时至今日,历经二十余年,女性导演力量日益崛起,对女性主义电影的探求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向。简·坎皮恩执导的《钢琴课》作为彰显女性灵魂觉醒的经典范本,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女性觉醒过程的细致刻画,以及在女性叙事手法的运用方面对于女性主义电影具有重要影响和深刻启示。
一、女性觉醒的历程
简·坎皮恩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给我们展示了个性鲜明、外柔内刚的哑女的内心世界,展现出男权父系社会中一个柔弱女性固执而又坚定的反叛力量。影片打破男女气质二元对立的简单划分,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角色期待。由霍利·亨特扮演的哑女艾达,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外貌与性格特征的塑造都颠覆了性别成规对女性的角色期待。深色的衣裙掩映下的苍白面容,稍显刚硬的面部轮廓,深抿的嘴唇以及凝视的眼神,自然流露出倔强与执着。丈夫斯图尔特作为男权的代言人,身上却体现出矛盾性,一方面张扬着家长的权威,独断残忍;一方面却又懦弱地偷窥妻子偷情,无计可施。而艾达的情人贝恩斯体现出原始不羁与细腻敏感的双性气质。
通过女主人公艾达与贝恩斯、斯图尔特两位截然不同的男性之间复杂的感情故事展示了“女性灵魂觉醒”的历程。艾达的“灵魂觉醒”沿着本能、精神、生命意识的轨迹,经历了从欲望觉醒到爱情觉醒再到生命觉醒的历程。
(一)欲望觉醒
影片无意表现灵魂的崇高,也不流于世俗的虚假,它是一部描写男女之间的欲望力量超越理性力量的电影,真实地表现出女性沉默的激情,展现出人内在的情欲冲动,体现最本真的人性,优雅浪漫而又充满原始野性。
女主人公艾达自6岁起就没有说过话,将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钢琴是她与外界惟一的交流方式。艾达不仅压抑了自己的声音,也压抑了自己的欲望渴求。当贝恩斯对艾达提出用肢体接触换取钢琴的交易时,艾达是反感并抗拒的。在每一次钢琴课上,贝恩斯用热切而深沉的眼神凝视着艾达,用温柔的抚摸在不知不觉中唤醒艾达内心深处沉默的激情,并点燃一把欲望之火,直到睡眠中的艾达在无意识中重复着贝恩斯的触摸。欲望的觉醒使得沉默的艾达回归自然本性,露出甜美的微笑,并发出愉悦的叹息。通过身体的接触,两人产生了欲望上的强烈渴求,兼具自然激情与细腻情感的贝恩斯逐渐打开了艾达尘封已久的心扉,在那千百次的击键中,两人的爱情随着婉转的旋律滋生出来。
(二)爱情觉醒
贝恩斯的抚摸唤醒了艾达压抑已久的激情,而这种欲望的觉醒,使艾达逐渐认识到自己情感的变化,对贝恩斯由反感逐渐发展到依恋,艾达的爱情也悄然觉醒。为了换回自己心爱的钢琴,艾达被迫同意让贝恩斯亲近自己,因此她开始对贝恩斯持抵抗心态。但在钢琴课上,贝恩斯却表示“只想聆听”。艾达也第一次发现了自我的弹奏与他者的倾听构成了一种心灵的交流,一次一次课,一个一个键,一点一点地萌动,钢琴戏剧般地成了爱情的见证。在艾达选择了钢琴离开贝恩斯之后,她才发现自己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快乐,她在弹琴中怅然回望,却看不到那双满含热情的眼睛,她的心声再也没人倾听。她才意识到自己是爱着贝恩斯的,爱情觉醒的一刻,她义无反顾地奔向爱情,用固执与坚定的眼神向贝恩斯诉说着自己的爱情与想念。即使在经历痛苦的“断指”之痛时,她仍然无畏地追寻着爱人的方向。昏迷中,艾达心中散发的强大意志也在呐喊:“让我和贝恩斯在一起,只有他的爱能拯救我。”正是爱情的觉醒使得艾达有勇气摆脱一切束缚,告别过去的自己,迎向新生。
(三)生命觉醒
影片最出人意料也最体现好莱坞最后一分钟营救风格,活用欧·亨利结尾技巧的是艾达“沉琴”一幕。在离开伤心之地、与心爱的人奔向远方的小船上,艾达突然叫人把钢琴扔进海里,因为钢琴承载了她太多痛苦的回忆。在关键的时刻,艾达的脚却被下落的绳索缠住,影片在这里惊心动魄,艾达被钢琴迅速拉入水中,在观众屏息凝视的时刻,只有艾达慢慢下沉的如天使般静谧的神情,随着钢琴缓缓地沉入海底。钢琴是艾达心灵与精神世界的象征,那一刻她犹豫了,不能割舍对钢琴的深深依恋,无法面对未知的世界,想要随着钢琴尘封在海底。然而贝恩斯和女儿的呼唤,让她的生命意志恍然觉醒了,奋力挣脱了系在鞋子上的绳索,重新浮出水面。在生存与毁灭的瞬间,她意识到对生活与爱情未完的渴望,最终选择生命与爱情。而象征着艾达沉默与封闭心灵的钢琴,被永远埋葬于大海深处,艾达告别了沉默与黑暗的过往,经历生命与灵魂的涅槃,走向重生。
二、女性叙事手法
在细致刻画“女性觉醒”历程的时候,导演简·坎皮恩运用独特的女性叙事手法展示女性心理、情感的细微变化。哑语的叙述机制,钢琴的象征意义,以及穿插的美妙音乐,让整部电影充满着一种忧郁但富有诗意的情绪。在电影院里用诗一般的语言向观众展示了一段动人故事,使得这部着力表现“女性觉醒”这一严肃主题的影片变得美丽生动起来。
(一)哑语的叙述机制
影片中女主人公艾达一直处于“哑语”或“沉默”的状态,而这种女性失语的叙述机制折射出在男性霸权社会中,女性被压抑,无法发出声音,或是因为自己的声音不被重视,女性自动选择沉默以示抵抗。
在《钢琴课》中,简·坎皮恩正是运用女性哑语的叙述机制来表达女性的话语权:在男性为话语主体的世界里,女性看似无语与沉默的背后,对自己权利的表达是那样掷地有声。她规避和扬弃了“女性的困境,源于语言的囚牢与规范的囚牢,源于自我指认的艰难,源于重重镜像的围困与迷惑”[1]的现实传统。
艾达是“沉默”、“哑语”的,然而她的沉默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她通过各种“语言”表达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抗。她用钢琴弹奏出心声,从指尖之间窥望外部世界,用钢琴表达内心的情感,她那近乎木然的神情举止中隐含的是一种火一样的激情,既有对自由之爱的渴望,也有对不满现实的强烈抗议。因为这种失语叙述机制,使得女性的沉默“已经不再意味着弱势和被动,而是成为一种神秘而富有潜能的抵抗行为,在这种行为下,隐藏的是作为女性默然而强有力的抵抗,是不可遏制的女性冲动和生命力”[2]。
(二)象征
影片的名字直译应该是《钢琴》,在这里钢琴是影片的核心,它不仅作为一种优美的乐器,还作为心灵的载体与感情交流的媒介,被赋予重要的象征意义。
钢琴是女主人公艾达的心灵与精神世界的象征,连接着艾达诉说的本能与艰难。钢琴总是孤独地摆放在那里,传递的却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在整部电影中,艾达的内心活动基本上都是通过钢琴来向外界传达的,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梦幻悠扬的琴声,恰是艾达压抑着的心灵独白。借助钢琴这件会“说话”的乐器,艾达没有感到自己是“哑”的。同时钢琴是爱情的媒人与见证,通过钢琴,艾达找到自己心灵的知音,寻找到爱情。但钢琴只是钢琴,它带给艾达的除了话语之外便是束缚,所以最后艾达“沉琴”意味着她告别自己痛苦的过去,告别寂静无声的世界,完成生命的蜕变,勇敢地走向新生。
钢琴同样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简·坎皮恩曾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从视觉上说,钢琴与新西兰土著居民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照。”[3]由钢琴引发的一系列波折以及最后钢琴沉入海底,不禁引发人们对工业文明及其带来的人际隔膜、人性束缚等后果的深思。
三、文化意蕴
影片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对女性主义的全新阐释,还在于它在描绘爱情与世俗的对抗、原始与文明的冲撞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影片重新聚焦真诚的爱情本身,寻找现代人所遗忘的那种为爱执着的情怀。此外,通过土著人原始自然的生命激情、亲近感人的生活气息与白人殖民者自私残酷、冷漠窒息的家庭氛围的鲜明对比,反思身处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中的我们正在日益远离生活的诗意与欢乐,表现出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一)重塑爱情信仰,寻找为爱执着的情怀
尽管像《钢琴课》这样备受争议的爱情故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它们往往难以逃脱道德的审判,难登大雅之堂。《钢琴课》就是要冲破种种误解和偏见,让人们真诚地关注爱情本身,并透过不合情理的表面看出其深刻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影片借艾达与贝恩斯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导演对现代人所遗忘的那种执着情怀的诗意呼唤。
艾达与贝恩斯的钢琴别恋传达的是一曲关于浪漫爱情的赞歌,讲述两个孤独的灵魂经由爱情获得救赎的传奇。正如导演简·坎皮恩在谈论《钢琴课》创作时,曾经这样说:“罗曼蒂克的激情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有时我们会为它而活。尽管我相信这并非是完全明智的生活方法,也明白它所带来的结果常常是危险的,但我仍会珍惜它,并且相信它是伟大勇气的象征。”简·坎皮恩作为一位女性导演,以她对爱情的细腻理解,旨在通过影片告诉人们: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是没有爱情的人生对于两性来说都是不完整的。抛开世俗的羁绊,关注真爱本身。爱情不是占有,而是聆听彼此心灵的倾诉,获得灵与欲的交融。正是这种爱情的信仰以及对浪漫情怀的追忆,使得《钢琴课》成为女性主义电影中的一首璀璨情诗,也使得简·坎皮恩在以男性为主导力量的西方电影界里成为一颗明亮的星。
(二)反思人类文明现状,回归人性温情
影片细腻描绘了新西兰的碧海蓝天、热带雨林以及淳朴的土著居民,以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讲述人与大海、人与自然的深情对话。以全新的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原始文化、愚昧、文明的三角关系”[4],暗含着人们对人类文明现状的深切关怀以及寄予的美好理想。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愈发地被所谓文明社会的繁文缛节、功利与罪恶所羁绊,逐渐失去自然的活力与真情。影片将场景设置在新西兰未经开发的毛利人居住区,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土著居民自由愉快的劳动场景,以及土著人之间弥漫的亲切感人的生活气息。父母与孩子们天真的戏闹此起彼伏,构成一曲耐人寻味的家庭交响曲。而这恰与文明人斯图尔特的沉闷冷漠的家庭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在艾达与斯图尔特、贝恩斯的三人感情中,艾达与功利的斯图尔特一相遇就产生交锋,相对而言,来自贝恩斯身上自然原始的激情、自然不做作的真情流露,一点点吸引着艾达。艾达经历土著文化的洗礼,最终选择贝恩斯,回归温情人性的怀抱,引发我们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性异化进行反思,呼吁自然淳朴人性的回归。
四、对女性主义电影的启示
《钢琴课》作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女性主义电影的成功之作,对于新世纪女性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打破了传统女性主义电影中片面展示的女性与客观世界的对抗,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女性的内心世界。此外影片一反强调两性对峙的“反抗美学”倾向,呈现温和改良的趋势,不断探索在平等前提下两性接近、对话和再度携手,开辟了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一)聚焦女性内心世界
简·坎皮恩将女性主义电影关注的焦点由客观世界转回女性的内心世界。主人公不再是酷辣英勇的“女英雄”,而是弱小却有着自我意识的女性。她细腻地刻画了内心封闭的柔弱女性是如何一步步逐渐自我觉醒,并寻求自我解放的历程。女性,不再只是银幕上供人娱乐的棋子,女性,在这一刻,有了属于自己的意志与世界。
此外,影片对女性解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历来人们更为注重女性解放的表面,即冲破外界的罗网,争取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却忽视了女性解放的内在含义,即打碎自身精神上的枷锁,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内心世界的解放。真正的解放是内外双重的,尤其是内在精神的解放起着指引性的作用。艾达正是通过心灵的解放才摆脱束缚,最终获得身与灵的自由。
(二)女性主义电影的出路
时代呼唤女性的声音,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也逐渐呈现繁荣之势,但是成功的作品很少。究其原因,部分女导演为了女性主义而女性主义的做法,使得塑造的女性形象往往走向极端:一部分是试图战胜男性却丧失女性气质的激进“女英雄”们;另一部分则是大量女同性恋题材作品的涌现。通过塑造个性前卫的女同性恋者,借以体现女性在情感上与男性的彻底割裂,却难免有夸大现实博取噱头之嫌。
《钢琴课》作为20世纪90年代温和改良女性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客观追溯了女性主义电影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摒弃最初大声疾呼式的激烈反抗,也不同于当下大量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而是注重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强调两性的和解,体现出更为理智冷静的女性主义。因此,同《女魔头》中暴力凶残的艾琳、《贵妇的肖像》中自诩为“独立女性”的亨丽埃塔,抑或《罗马的房子》中背离家庭的女同性恋者相比,《钢琴课》中的艾达在顽强反抗的同时依然保持女性的柔美本质,如此真实而生动的形象更加富有魅力。
《钢琴课》对于女性灵魂觉醒主题的细致刻画,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中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它给予当下以及未来女性主义电影发展的重要启示是: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既要摆脱被误读的局面,又要避免走入极端。脱离男性,而不是与男性敌对地建构自己,与男性相对,但要成为女性自己,以此来表达女性的话语权,这才是女性主义电影今后的发展之路。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220.
[2]杨玉卓.简·坎皮恩影片的女性形象再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15.
[3]王克勇,张竞.影视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6.
[4]文采.我愿看到女人是坚强的![J].电影评介,1995 (1):45.
[责任编辑 龚 勋]
J905
A
1008-4630(2015)01-0064-04
2014-12-09
孙玮(198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